新西兰人生活中的仪式感
(2021-02-01 16:35:30)
标签:
新西兰人 |
分类: 大头妈的心情 |
大头妈的心情
新西兰人生活中的仪式感
第一次发现新西兰人在生活中的仪式感,还是在葡萄酒庄品尝葡萄酒的时候。一块桌布铺在葡萄酒桶上面,上面摆着几瓶不同品种的葡萄酒,还有一只高脚杯,里面斜插着一支花园里剪回来的花,而高脚杯脚下是几片葡萄叶子。非常和谐美观,就这个葡萄酒桶上的风景都可以拍成一幅油画。那时候就觉得,新西兰人真是很懂得生活中的美,一点都不随便,哪怕是不起眼的地方,都可以摆出乾坤来。这就是生活中的仪式感。
看新西兰人的下午茶,仪式感更足。即便是几块自己烤的饼干,也会用干净的布垫好,上面撒几片花瓣;如果自己的做的点心品种多几个,就会取出专门的两层到三层的点心架,把点心一个一个放上去。当然桌布是必须有的,鲜花也是必须有的。花瓶不一定就是花瓶,各种不用的空瓶子都可以当做花瓶,就那样长长短短的一插就美不胜收。在这样的氛围里和自己的朋友喝咖啡,那就是一种享受;即便是独处,这样的仪式感也会让自己的心情愉快起来。而这,都跟金钱无关。
有一次我们去酒庄吃午餐,隔壁一桌是七八个中老年妇女,她们给其中的一个朋友过生日,那桌子上摆的食物非常简单,但是摆得特别漂亮,花多,盘子多。那时候都不会想吃东西了,就看看眼前这些美丽的一切,都已经心旷神怡了。其中有一个朋友带来一个四方形的用包装纸包得特别漂亮的东西,专门送给过生日的朋友。我很好奇这个包装精美的四方形的东西是什么,就特别注意看。那个收到礼物的洋寿星马上揭开蝴蝶结,打开层层包装,原来里面是一幅画,其实就是超市里面经常可以看到的那种装饰画,价格不贵。可是看到这个礼物的寿星却欣喜若狂,一个劲地拥抱她的朋友。那时候我就想,这其实就是礼轻情意重吧。礼物不贵,但是包装要用心,仪式感要做足,这表明了对对方的尊重。
我收到过不少洋人送的礼物,都包装特别精美,舍不得拆开的那种,但是里面的礼物不过是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糖罐,可是收到之后依然开心;还有我们的合作公司每逢圣诞节给我们送的礼物,就是特别有仪式感的那种,木头盒子,用透明玻璃纸包好,里面摆好几件小礼物——通常是巧克力——外面用红色蝴蝶结扎好,漂亮得不得了,害得我每次都舍不得打开,感觉就是那样摆着就很美。
我很喜欢这样的仪式感,只有对生活特别慎重的热爱,才会对细节如此在意和细心。
其实仪式感不仅仅体现在礼物或者下午茶上,也体现在家居摆设,体现在花园的每个角落。
我很佩服新西兰人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我之前说的那个奥克兰大学毕业的女孩子贷款买了一栋房子,然后自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修缮整理,最后高价售出的事情,其实我最佩服的不是她的审美观,而是她的废物利用。她的很多家具摆设都不是新的,应该都是二手店淘回来的,桌子上的花瓶其实里面是一个罐头,外面用麻绳一道一道缠起来,特别淳朴;而几个吊灯是用玻璃瓶做的,别出心裁的美。
几年前在奥克兰南部地区有一栋房子特别美,里面的家居花园实在叹为观止。我没有去看,但是我写了这个房子的事情,一个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就真的找去了。回来之后告诉我:大头妈,这个房子太美了,里面的每个家具每个摆设都独具匠心,花园也美轮美奂,我都舍不得离开。我说你有没有打算买啊?她说,我买不了,因为这个房子必须配这些家居,配那些摆设,除非一切都买下来,如果只买房子,那么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找不到能够与之配套的,最为和谐的摆设,那个花园也是,需要真正懂得园艺的人才能做到。而这才是这个房子的灵魂。我找不到这些摆设,也不具备维护这个花园的能力,那么我买的只能是一个空房子。她是理智的。而我想的是,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每天的每个时间段,每个举动,都会有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的,因为喜欢美好的人,随处都是美。
新西兰人特别喜欢小动物,而这些在家里可以随便上床上沙发的小猫小狗们,也是新西兰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好的一景。
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并且把这些美时时处处都变成仪式感的人,都是幸福乐观的人。因为他们懂得生活。
新西兰人就是这样的。所以新西兰被评为世界排名第八最快乐的国家,也是全球排名第二最适宜居住的国家。
名副其实。
前一篇:像新西兰人一样生活
后一篇:像新西兰孩子一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