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子里的向往
标签:
房子 |
分类: 大头妈的心情 |
大头妈的心情
小房子里的向往
估计每个人在童年的时候都有一个小房子的向往,一个非常小的房子,但是里面什么都有,安全温暖,好像童话故事。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就是三四岁吧,在上海一个亲戚家里住着。这个亲戚应该是比较富裕的,那时家里就有电风扇,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因为我当时试图用手指头去戳这个电风扇的叶片,看看它会不会停下来。当然这一危险举动被大人大声制止了,那种大声是惊恐万状气急败坏的大声,所以我印象深刻。不过这个亲戚家让我至今都不会忘记的,是他们家有一个小阁楼,在通往二楼的楼梯的边上,门很小,是拉门,需要爬进去的。就是这个小阁楼让我痴迷。关键是,这个小阁楼里藏了很多很多小人书!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这个阁楼就是阿里巴巴的藏宝洞。那时候我天天都爬到里面去,然后打开电灯,关上拉门,找出一本小人书,迅速沉浸到里面去了。
那时候我都不知道时间的,也不知道饿,在一个四壁都是书的小阁楼里面——阁楼没有窗——我感到安全温暖,我觉得那个阁楼就是我的世界,我愿意一辈子都在里面。经常我早上进去,等我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黑了。家人看我冒出来,大惊失色道:到哪里去了?!让我们好找!
后来他们都知道了,只要看到我不在,去敲阁楼的小门就可以了。我一定在里面。
忽然想,我后来那么喜欢看书,一定是跟这个阁楼有密切关系,阅读,和一个非常适合阅读的环境,很容易给孩子烙印上一辈子的习惯。
我至今都记得我在这个阁楼里看的那些小人书,白雪公主,水晶鞋,还有虎口救弟弟的故事:姐姐追着老虎跑啊跑啊,老虎嘴里叼着弟弟在前面走走停停,最后姐姐追上老虎,用石头砸老虎,老虎害怕了,嘴巴一张,弟弟就得救了,老虎垂头丧气地跑了……这个虎口脱险的故事,让我在小阁楼里面有一种非常安全的紧张感:我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看着紧张的故事。
很多年以后,对一个小房子的向往依然没有改变。我甚至对一个小空间的安排有强烈的兴趣,比如我到任何一个地方,如牙医诊所的接待室,银行的接待室,美容院的单间,我坐到里面,就会开始东张西望,然后就想如果这是我的小空间,我会怎么安排……乐此不疲。
或许这就是童年的爱好留下来的后遗症吧。
新西兰的花园里都会有一个工具房,里面放花园里的工具杂物什么的。有的公司就把这样的工具房扩大了,变成9平方米的小房子(因为超过9平米房就需要申报市政厅了),里面可以随意布置,可以作为客房,也可以作为儿童房,作为工作间,甚至可以作为花园里的一个小客厅。
我很喜欢这样的房子,每次都会想弄一间来放到花园里。但是又不知道该放在花园里的什么位置。我家花园是一个斜坡,而小房子是需要放到高地的,后花园唯一的高地是小树林。如果放这个房子就要砍掉树,这个我肯定不愿意。所以向往依然是向往而已,但是如果以后我到农村去生活了,肯定要弄一个这样的小房子,里面摆上各种小人书和我的破烂,然后放上一个躺椅,我天天和我的猫狗在一起看书,欣赏破烂,然后喝咖啡,看小屋子外面的花园。一定跟小时候的感觉是一样的。
那么这样的房子如果放一个在花园里需要多少钱呢?纽币是6200元,相当于人民币三万一千元。一个九平方米的房子。便宜吧。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房子吧。
不能拥有,也可以设想拥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