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择校

(2007-03-07 08:34:02)
标签:

教育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写给年轻的妈妈和未来的妈妈

14、关于择校

 

可以说,大部分中国的家长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学校,如果孩子成绩好,靠自己的本事上了重点那最好,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分数线,那家长千方百计或走后门或花重金也要让自己的孩子挤进重点的。似乎只要进了重点,自己的孩子就一只脚已经踏进大学的门槛了。很多重点学校因此人满为患,一个班里挤进了超过编制的学生,造成活动都有困难。我不知道在这样拥挤的环境下,学生能有什么好心情。

 

不仅如此,重点学校最大的特点还是竞争激烈,每个学生都在分数的前面分出了优劣高低。如果原来成绩就是好的,他会时刻担心自己的分数被后面的同学超过因而精神紧张;而靠后门或重金进来的学生则更是举步维艰,心理负担重不说,还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在这样的没有人性人情的环境中长大,你怎么可能要求他是个心理健全有爱心和责任性的人呢?他没有那么大的心理空间可以容纳竞争以外的东西。而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精神的和肉体的——更使他们度日如年没有快乐。集体无意识的混乱实在是很伤害人心的。

 

我有一个在国内的朋友的孩子,去年考重点高中没有考上,来电话问我该怎么办,我说:上不了重点就上一般的学校好了,这样他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如果他的成绩还不至于太烂,那么到了一般的学校老师还有可能把他当作宝贝看呢。可是,我的朋友最终还是没有听从我的意见,花了多年的积蓄把孩子送到了重点高中。结果,现在那孩子学得十分艰难,一度还精神压抑,经常回家来对老娘大发脾气。这就是强迫下的结果。最可怕的还是这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送到重点学校一路读过来的,但天不遂人愿,到了考高中的重要关头,成绩过不去,这时候就是让他到一般学校去读他也不愿意,自尊心受不了,他已经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是重点的料。但心里愿望实在和客观的成绩相违背的,心里的苦痛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为孩子选择上什么重点学校,就近入学最好。孩子没有重点的概念,他和同样的孩子一起学习,如果他天资一般,也不会有天资一般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如果他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那就更不用担心。《围城》里那个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那段关于学校和教授的关系的话我觉得可以用到这里:好的学校并不因为好的学生而出名;而一般的学校却可以因为出了好的学生而出名,所谓人以校贵,校以人贵,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出色,那在这样一般的学校里,他会被当成学校的骄傲,而他自己也有非常好的荣誉感。

 

随着海外华人的增多,国内的很多习惯也被带到了华人所在的国家和城市。在奥克兰也是这样。早在大批华人来到之前,这里是没有重点学校之分的——其实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分——只有私立和公立之分。大家就近入学,到了该毕业的时候,选择上大学的上大学,不想上大学的则去读技术学院,然后参加工作。很简单。但华人一来,马上就自己给自己分配了重点学校,比如:出了名人的学校、洋人多的学校、高尚住宅区的学校等等,一来这里就往那里挤,造成那些所谓的重点学校附近的房地产价格直线攀升——因为这里是学区制,不管成绩好坏,只要是这个学区的就可以上,但不是这个学区的,成绩再好也不收。洋人也不是傻瓜,一看华人原来是因为这个学校的原因才来高价买房子,所以纷纷抛售,现在那些重点学校的周围基本上都是华人占领了,而在重点学校里,洋溢的全是黑头发,有的学校一半以上甚至百分之八十都是华人。最终的结果如何呢,孩子在这里上了几年高中英语还是很烂,因为他天天接触的还是中国人。

 

但就这样,华人还是不断地往里挤,买不起房子就租,等孩子报上名以后就撤,害得那些学校老师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核对地址的真实性,前段时间电视台还专门就这一问题采访了那些学校的负责人,他们实在无可奈何。

 

我有一个英文老师告诉我,他的家就住在重点学校的旁边,他都没有想到他的房子会涨得那么快,现在还不断有华人来问他:卖不卖房?他对中国人这么看重学校很不理解:既然你已经到了这个国家,就应该和当地的社会熔融到一起,怎么还挑来拣去?

 

而那些每年学校的排名也是华人先搞起来的。

 

可见,补习和择校是华人一种根深蒂固的概念,走到哪里都不会改变。

 

我们刚来新西兰的时候,房地产的朋友就告诉我们:这里学区好,那里学区不好。那时候感觉很奇怪:怎么到了外国还有这样的事情?就问以前有没有这样的区分,回答说:没有,华人来了以后才有的。我儿子前后上过三个小学,第一个就是所谓的重点小学,一个班级里有5、6个华人——这里的学校都是小班,一般不超过20个人——还没有待几天就被他们欺负打得不可开交,后来转学到了教会学校。一年以后又买了新房子,我原来的房子因为学区的原因房价涨得飞快,所以我可以用这栋小房子换一个大房子而且环境更好,实在很合算——可能很多洋人都跟我想的一样,所以纷纷搬出学区之外吧。至于儿子以后上不上重点中学,无所谓。到了外国还在挑学校实在很可笑。

 

然后我儿子都是就近入学了。他最后那个小学非常小,全校只有一百多个学生,但里面只有很少的几个韩国的和泰国的学生,所以我的儿子在那里英语长进飞快:除了老师的细心之外,没有人跟他说中文也有很大的关系。

 

等他以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的时候,有朋友就来跟我说:你应该让你的孩子去上重点学校了。我没有同意。还是就近入学上了初中。等他以全优的成绩从初中毕业时,其他班上的中国学生都纷纷转移到重点高中去了——其父母卖了房子到重点学区去租房子,而我儿子还是就近上了高中,这是一所被中国人看不起的高中:因为那里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南区过来的毛利学生岛民学生还有其他种族的学生。看不起有色人种是中国人的通病,尽管自己也是有色人种。而可笑的是,我们喜欢跟白种人混在一起希望被他们认可,但他们还偏偏不喜欢理睬我们,他们有自己的习惯和自己的群体。其实你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怎么可能叫人家看得起你呢?话扯远了。

 

其实上这所高中之前我们也跟儿子谈过的,听听他的意见,他对我们说:他不在乎学校怎么样,关键还是靠自己。他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当他告诉他的老师和同学他将上这所高中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很惊奇:那些没有你优秀的中国学生都走了,你却留下来了?为此他的同学跟他的关系更好了。

 

而事实上,这所高中并不象许多中国家长说得那么差,他们拥有非常出色的管弦乐队,经常到澳洲去演出,最近他们还准备成立交响乐团,我儿子也报名了。哈,他当初想上这所高中也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出色的乐队!(他的音乐老师也建议他到这所高中去,说,这所高中不注重考试,更活,更适合他的发展)。我们一直认为,一个喜欢音乐的学校,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至于黑皮肤什么的,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和我们有同样的血和肉和智慧,我们有什么权利看不起他们呢?我儿子就有很多毛利朋友,他们相处得非常好。不因为种族的关系去选择学校选择朋友,他反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学习生活得很开心。

 

只要你的孩子自己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是可以把握自己的,那么把他放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快乐,没有精神负担就可以了。当然,家长不要把重点啦名校啦总挂在嘴上不断宣传不断比较是最重要的,孩子没有什么重点的观念,他也不会有重点的虚荣心和自尊心。他将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的学习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新腐败
后一篇:肥黄的名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