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篦陵驿

(2005-09-24 06:28:37)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篦陵驿

 

“一日,行到篦陵驿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辞谢朋友后,自己在船上埋头写家书。写到宝玉的时候,“抬头忽见船头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蓬,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辑,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父子俩还未交谈,“只见船头上来了两个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留给贾政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旷野。

       每当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黯然神伤。宝玉似喜似悲的最后神情和飘然消失在茫茫大雪中的决然,尤其叫我感动。篦陵驿,宝玉人生的最后一站,成为记忆里抹不掉的深痕。站在书中描写的兰陵篦陵驿,望着许多年以前曾停泊着贾政家船的码头,我总是要想,宝玉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贾政恍然大悟时的泪水,许许多多错综的感情,此刻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那曾经经历过的恩恩怨怨又怎能象宝玉身后的大雪“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俗缘是尽了,俗情未必了了。这样一想,又觉得那高僧仙道太残酷了些,让宝玉下凡历劫,当然在劫难逃。这情也是难逃的一劫啊。

       篦陵驿如今是常州的一景,只是注意的人不多。注意不多的原因,一是《红楼梦》很少有人能够坚持读到最后(我就是这样的人,心情越读越萧条,不忍卒读),因此对篦陵驿没有什么印象;二是现在的篦陵驿早就不是过去的篦陵驿了,喧闹不说,几栋白墙黑瓦的楼房是近年的产品,连“篦陵驿”牌坊都新鲜得不真实,在这样的环境下重温《红楼梦》的最后一章,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只能视而不见。视而不见一是因为见不到自己想见的东西,二是模糊眼前的情景,替代自己的想象,想象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于是,风是那时的风,雪是那时的雪,船是那时的船,人是那时的人。贾政的泪还未被风抹去,宝玉的红斗蓬还没有融化在苍茫之中。从容而悲壮,掺喜又半忧。时间在这一刻固定成永恒,旧日重来,无论它是真实的故事,还是书上空撰的奇谈。毕竟很有些东西是和我们的心路历程相似的。无论是谁。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也算是一种解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练农场
后一篇:长巷回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