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菡月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时节,也是暑气最旺的时候,明天就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了,大暑节气有什么特点?我们应怎样应对这样一个节气,来调养自己的身心,做好养生防病工作?下面本博便就此一一介绍。
每年的7月23或24日,太阳黄经到达120度,为大暑。历书上记载:“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为中伏前后,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最炎热的一个节气。这段时期,我国许多地区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并常有雷阵雨光顾,其特点为暑气最重,最易夹湿。
同时,中医认为,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归脾所主,脾喜燥恶湿。而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天热下降,地湿上蒸,湿热交蒸之气乱于脾胃;夏日天气炎热,人易贪凉饮冷,也易受寒湿,阳气为阴气所遏,外则表气不宣,内则脾胃不和,容易出现身热、便溏、脘腹胀满等周身不适现象,因此,大暑节气养生,在遵从夏季养生的总原则:养长、养心、养阳的前提下,依据大暑暑热湿盛的特征,祛热除湿;其次就是要依据脾喜燥恶湿的特点,健脾益气除湿。
有关大暑养生的具体内容,请详见《一年四季说养生·夏》P19——P21,P144——P150
上期小暑节气的养生食谱也同样适合大暑节气调理脾胃之用。
下面再介绍1款适合大暑节气的养生食疗方:
1、荷叶茯苓粥
原料:荷叶一张(鲜品更好),茯苓50克,粳米、小米各50克,白糖或冰
糖适量。
制作: 荷叶洗净煎汤取汁;
再将洗净的粳米和小米还有茯苓一起放入荷叶汁中同煮成粥,待
粥快出锅前加入冰糖或白糖,待糖溶化即可。
养生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且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也都
有辅助疗效。
相关阅读:
大暑节气话养生
大暑“补药” 冬瓜笋干豆腐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