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主题是“提高健康素养主动预防慢病”。这是2012年健康大讲堂的第一讲,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武留信研究员主讲。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白书忠教授致辞后,武留信研究员进行了主题讲座。

武留信研究员在讲座
武留信老师的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一、慢病背景知识,二、健康素养及影响;三、如何提高健康素养;四、如何预防慢病。武老师并且在现场示教了量血压等相关健康管理技能。
武留信研究员首先从哈医大一院医生遇害事件分析引入,患者缺乏慢病知识,医患间缺乏慢病知识的良好交流。慢医指出,近年来,急性传染性疾病逐渐得到控制,而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呼吸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每年造成41万亿美元的损失,而且这些慢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是要提高人的健康素养。
健康,以前仅指身体不生病,后来则扩展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拥有幸福感,
WHO(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有四个维度,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环境和谐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老年健康包括7个维度,日常活动、心理认知、社会心理、身体健康功能、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经过研究发现,广西巴马长寿村老人自然环境好,膳食营养绿色多样化吃46种食物,体力活动多,精神状态好,疾病负担小,他们每天早睡早起,108岁老人还上山打柴唱山歌。他们拥有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慢病负担小。
我国建国后由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贯彻施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推广广播体操等,使人均寿命从35岁增长到68岁,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却有了转变,一座座大医院拔地而起,转向了重治疗,人均寿命增长缓慢。健康素养没有得到很好提高。调查表明,目前人群健康素养较低,只有大约7%的人有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素养,包括获取健康信息的能力获得健康服务的能力,运用、交流健康知识的能力、稳定性等,例如知道器官开始衰老的时间(皮肤20岁、免疫系统50岁、大脑60岁等),拥有良好健康素素质,如不吸烟、饮食起居睡眠运动防病好、幸福指数高,无不良生活方式,寻医问药健康知识甄别能力强、知晓和干预达标率高等。
如何提高健康素养?可以通过有信誉的图书、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培训等六个方面进行。学会自我家庭保健,学会简单处理,例如,心脏病发作时要人要平放而不是躺在怀里等。要学会健康信息甄别。例如: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甲状腺癌;一次心电图正常不等于心脏没病;一次检查指标异常不等于有病。心前区疼痛憋服硝酸甘油等。学会倾诉病情,觉察不良反应,看药品说明书等。寻医问药,知道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专家号与普通号的不同用途,简单病情不要动不动去协和、阜外等医院看专家。了解过度检查与治疗,甄别健康医疗信息,如夸大宣传,100%治愈、首创、第一等,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
如何预防慢病?注意七个风险因素:吸烟,摄入酒油盐高,体力活动少,超重/肥胖,血压、血糖、血脂高。观察二便正常有规律没变化,三餐合理食物多样化,参加健康活动,多运动,测体重腰围保持正常,戒烟限酒减肥,心情愉快。注意九个数据:身高体重,BMI指数(18.5-23.9正常,超过24超重,超过28肥胖),脉搏(73左右),血压(80-120),呼吸(16-18),体温(36.3-37.2),腰围(男低于90,女低于85厘米),肺活量(男3500-4000,女2500-3000),视力(大于0.3)。
最后,武留信研究员介绍了测血压的正确方法。
2012年度健康大讲堂的主题是慢性疾病,主办单位是中华医学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协办单位是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北京晚报、健康时报、新浪网、健康管理杂志,特别支持单位是阿斯利康。
来源:贝壳阅读网
相关阅读:
专家和长期素食者谈如何健康地进行素食
吃鱼多吃6个部位更健康
老年人怎样才能健康长寿
用什么样的杯子喝水才最健康
家里养殖哪些植物损BB健康
六款辣味食物帮你祛湿保健康
首家社区“营养与健康科普馆”开馆
2012龙年:我们如何享受健康、智慧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