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什么是养生
什么是养生?养生是指养护生命,也叫摄生、厚生、卫生。古代从《礼仪》就开始有记载,人要厚爱生命,要保卫生命,所以咱们国家叫卫生部,日本叫厚生省。
养生内容很多,包括神养、气养、药养等等,食疗就是养生术里的其中一术,古代也叫食养。食养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谷、肉、果、菜代表全面的食物,你把它们都吃完,就能够达到不生病,这非常符合今天的营养学。而且中医认为在平衡饮食的基础上,因人、因地、因事、因病、因季节的不同,饮食的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但传统中医养生观非常中庸、和谐、不剑走偏锋。从来没有靠某个或某类食物“包打天下”的说法,讲究五味调和,历来提倡多样、平衡和适度的原则,而且在“太过”与“不及”这对矛盾中,更强调“太过”对人体的影响。
■在西周,“食医”是第一等的医生
我国唐代有一本《食疗本草》的书,收录食物和食药两用的食物共291种,介绍的都是食物对人体的补养作用,比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食疗这两个字,看来不是拿来治病的,而是用食物来充实身体、无病强身的意思,同时对病患者又起到辅助治疗的意义。没想到今天“食疗”二字被曲解和利用,变成了包治百病,意思全走样了。
由什么人来从事食疗工作?在西周时期,医生就分成四等,第一等叫食医,向王公大臣进行营养发布;第二等叫疾医,就是现在的内科医生;第三等是疡医,相当于外科医师;第四等是兽医,给牲畜治病的。《黄帝内经》有句名言,“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就属于病前养生活动。上工指谁?上等的医工,按照现在的资质来折算,最低也是主任医师一级,不是说像张悟本或者刘太医那样的,都不是干医生的,也没受过多高的文化教育。古代的营养师都是高级的医师。
■怎么吃?人现在反不如羊聪明
要我说现在人都不如羊了,不知道自己应该吃什么。你看那羊,除了吃一般的青草,还认识很多可食的植物,根据自己的生理需求自选,吃得又肥又壮。我们现在的人呢?乱吃的现象一直阴魂不散,从打鸡血、喝红茶菌到喝点豆腐的卤水和自己的尿液,最近又跟风吃生茄子。
食疗为什么能走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近年来流行的养生保健内容基本上有三大类,第一类是跟中医有关的一些传统文化,什么阴阳八卦、五运六气、风水命相等内容。不过这些内容一般老百姓不是看不懂、听不明白,就是觉得内容空虚。第二类是中医的经络调理学术和技术。虽然经络走向也看不见摸不着,但有挂图和模型人,再加上传授者示教,不少老百姓还能接受。听完讲座或看书以后,自己跟家里人每天掐掐这,捏捏那,大病虽然治不好,倒也能落个舒服。第三类就是饮食调理。这类养生法最容易接近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的事每天都接触,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最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最权威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名度不如张悟本
2008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出版,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宣传,让大家了解这个膳食指南。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花了很多心思、动员了很多专家参与,但现在的知名度远远赶不上张悟本。媒体宣传不够,
宣传机会不多——达不到媒体希望的收视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凡是和这些观点不一致的,你都应该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我们在编写的时候,对专家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科学性。以科学性为第一要求,然后才是通俗性。
■健康知识调查,3000高级知识分子平均分数才20多分
我们国家做过两项公众调查,一是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一是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健康素养达标者,100个人里面只有不到7个人。
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健康方面知识也差:关于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调查的,一共100个题目。我们调查了在科学院、研究所、大学工作的3000多人,满分是100分,结果平均分数才20多分!
■科学、真实的养生,不可能急功近利
高级知识分子都不懂养生保健,一般的老百姓更不用说了。而且,大家都在追求健康,可又不愿意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来进行改善,这是对健康知识的无知。现在,老百姓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觉得一蹴而就最好。来了就问怎么把血糖降下去,别让我改变饮食习惯、改变运动习惯。但是,要想身体健康,没有懒办法,没有捷径可走。它是一个慢活,是慢慢融到你日常生活当中、需要你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达到的,是从胎儿期间一直到步入老年一辈子都要不断平衡或调整的一个过程,必须从饮食、起居、运动、心理几方面进行控制。
例如,
除了饮食、起居,养生学还会讲“休娱养生”,钓鱼、爬山、下棋、放风筝,都有养生效果。我们讲康复,会讲“作业治疗”,做木工、做车工、陶艺、园艺甚至游戏,都能改善身心功能,养生的关键,是养心,七情不和谐,吃什么也不能保证健康。
说明:近日,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宏扬正确养生传播科学营养——张悟本现象”专家研讨会。营养、中医界专家,如程义勇(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常翠青(运动营养学博士后,北医三院运动营养学研究室主任)、谷晓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翁维健(教授,主任医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主任)、林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养生康复系主任)等,一起研讨张悟本伪科学的现象。上面的内容,就是专家发言的精彩概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