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这样调好了一位朋友困扰了多年的消化不良症

(2010-04-27 22:58:20)
标签:

美容

越桃

彩妆

越鞠保和丸

色调

脾胃

中医

分类: 养生保健

      近几个月,一位朋友来咨询身体情况, 说是吃的不少,可一直不胖;晚饭时,常常不觉得饿,时而腹胀、嗳气。而且,他还有便溏的症状。以前吃了一阵参苓白术丸,便溏不明显了,也就不吃了。

     此人较瘦,身高1米7,体重只有58公斤,脸色白中带黄。

 

     此人脉弱,弦细。舌苔白胖而有齿痕,像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显示体内有寒湿,湿气较重,痰饮多。

 

    接着,简单问了他个人生活工作情况。此人系公司管理人员,是脑力劳动者,经常要写讲话稿、计划、总结, 起草管理章程和项目策划方案等,很费脑力。他还长期坐着工作,加班是常事。老板对他时好时坏,他又是个内向的人,有时很郁闷。

 

   他还不爱吃冷饮,甚至不爱喝水,有时一上午不喝一杯水。下午喝点热水。饮水少,小便不利。

 

   显然,此人为阳虚寒湿体质。

 

   脾主运化,主统血。而湿困脾,思伤脾。脾弱,则肝显强,因木克土,现在则是木伤土了。

 

    西医认为,是消化不良。食物不能被很好地消化,消化道中有食物,不感觉饿;食物与水混合下行,营养不能在肠道中被身体所吸收,故体瘦;残渣与水不分离,直接就下去了,大便自然不成形。

 

   看来,他的病,光是健脾益气,利水渗湿,还是不行的。还要舒肝解郁,理气化痰。为此,建议他去买成药——越鞠保和丸(这是OTC——非处方药,药店直接售)。

 

   越鞠保和丸,由越鞠丸加味而成。越鞠丸是元代名医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总结的杰出方剂之一,是行气解郁之名方。该药由香附、川芎、栀子、苍术、神曲组成,将它加两味药:木香和槟榔,即成越鞠保和丸。

 

   鞠保和丸的组成:苍术(米泪浸三宿,炒)30克;抚芎/川芎(酒洗)30克;神曲(炒)30克;香附(童便浸,炒)30克;栀子(炒)15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

 

   鞠保和丸的功效是:疏气解郁,和胃消食。用于食积郁滞,湿浊内生。气、血、痰、火、湿、食诸郁,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饮食不化,嗳气呕吐,下痢等。

 

    具体来说,方中香附、木香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抚芎活血化瘀,以治血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理气化痰,燥湿运脾,以治痰郁、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槟榔下气、消食、祛痰。诸药合用,则气、血、痰、火、湿、食诸郁随之而解。

 

    晚上建议他多用艾叶水泡脚,以便升阳固脱祛寒湿。

 

    同时,还劝这位朋友,要多活动,不要老想事,周末去爬山,晒太阳,多让自己开心,少思虑事,轻松些。

 

     这位的朋友高兴地走了。

 

    通过一个多月的调理,他的消化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到时饿,也不再腹胀、嗳气了。

 

    中医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整体辨证施治。中医的阴阳五行说,脏腑说,很有价值。

 

    我国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治疗这些疾病多靠西药,如吗丁啉等。临床应用表明,这类药物均有一定副作用,而祖国医学对胃肠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有学者通过观察越鞠保和丸对动物胃肠运动、胃液分泌、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及胃壁结合黏液量的影响,得出了越鞠保和丸具有显著调节胃分泌、胃肠运动,对抗急性胃黏膜损伤及胃肠急、慢性炎症的结论。而且,中药副作用小,价格便宜,我们可在医生指导下参考使用。

 

    附:关于“越鞠”之名,有多种解释:一种认为“越”为发越,“鞠”通郁,所以有“发越鞠郁”(吴鹤皋)之说;

     认为“鞠”是古代一种皮球,“越鞠”喻将六郁如球般的一个个踢开;

     一种谓山栀亦名“越桃”,抚芎亦名“鞠藭”,本方取两药别名中第一字合名。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以后一种说法较为合理。

 

    

  

 

   点击进入当当网, 可购买 养脾胃祛寒湿相关图书.

 

 

    相关阅读:

        

          女人节:女人的第二张脸内外兼修——美甲篇

          女人节:女人的第二张脸内外兼修——护手篇

          春节让你十指闪耀打造靓丽美甲术

          素食,会使女人更漂亮

          韩国玉珠铉的瑜伽教练Nadia老师瑜伽问题解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