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说起吃元宵,有个颇具来历的故事。
相传汉朝有个智慧而善良的朝廷大臣叫东方朔,有年冬天大雪天他奉命去御花园为君王摘梅花,不料还没见到梅花先就遇到一位泪流满面的宫女要投井。东方朔赶忙出手相救并好言劝慰。宫女见来者善解人意,就倒出心中苦水。宫女名叫元宵,自从进宫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父母,更别说侍奉双亲了。眼见又是一年梅花开,新春即将来临,寂寞深宫年华逝去,父母亲人生离如死别,元宵触景伤情了无生趣,意欲了断思亲之痛。东方朔一时感慨,承诺想办法让元宵见到父母,劝她好好活下去。想到元宵正值青春年华,来日方长,须得有个长久的法子才能绝了她轻生的念头。
东方朔用他的智慧开始了周密的计划。他先是找机会到宫外摆了个占卦的摊子,很多人在他的摊位得到相同的卦签:“正月十六火焚身”。一时满城人心惶惶,求解的人络绎不绝。他向前来求解的人解释说:“火神君最近会派一位赤衣仙女下凡来查访,她是奉旨火烧都城的使者。你们大家想办法把我抄录的偈语传进宫去,只有天子的威仪才能解除这场灾难。”在他的“指引”下,天子终于见到了那份偈语:“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古人对“天意”是非常敬畏的,这种“神灵旨意”也许是那个时代制约极权的一种法则。总之,天子果然拿这偈语来向东方朔讨教消灾的办法。
东方朔乘机献计,叫天子降旨,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全城开禁,城外人可以入城,大家点灯笼,放花炮,吃汤圆,欢乐通宵,让火神君以为人间车水马龙是已经起了大火,就不会再来生事了。天子很中意这万民同乐的消灾办法,欣然应允。宫女元宵的父母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得以进城与女儿相会。见民众一夜狂欢带来翌日平安,天子大悦,下令每年正月十五都办灯会。宫女元宵有了盼头,每年精心研制汤圆等待那个幸福的夜晚与父母相见,把亲情思念揉进那甜美的汤圆,由于她做的汤圆最出众,后来的汤圆就用她的名字命名叫做元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