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的感想
气候与健康相关哦~
今天是4月7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立的“世界卫生日”。
每年的世界卫生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
确实,气候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各种气候因素,如气温、气湿、降雨、降雪和刮风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健康。除了中暑和冻伤两类明显的危害外,冷热干湿不当,也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我们的正常生理活动,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从而改变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在严寒、浓雾、潮湿、骤冷的环境中,患者最易发病和加重病情,而其中气温的变化是影响发病和病情的主要因素。当气温愈低
(日平均气温低于0℃) 、气温变化大
(前后两天日平均气温差大于3℃)
、气压升高时,发病率增加或重病人增多;当气温上升 (日平均大于12℃)
、天气转暖后,病人的病情就有好转或较为稳定。
又如,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寒潮大风天气往往是心脏病、脑血管病、精神病加重和容易发作的时候,因为这种天气有诱发心脑疾病的因素。
还有,传染病很多传染病的流行都与季节和天气条件有关。气候不同,病菌、病毒种类和浓度量不同,使人生病的程度也会不同。在冬、春季多发生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感、流脑、百日咳等。在春、秋季则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等。在南方,夏季还有乙脑、疟疾发生。
由于气候和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注意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服,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同时,尽量维护好我们的共同的家园——气候条件。和大气候相比,个人的力量是有些微不足道。由于多年的积累,气候变化对于健康的整体影响数年或数十年后会很难扭转。然而,这些可能的影响中有许多因素还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卫生部门及有关方面要建立相关步骤以减少与气候变化接触的机会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控制疾病传播媒介,减少运输污染,有效地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等都会有所帮助。
温室效应造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使气候反常,导致我国北方夏季酷暑和南方冬季冰雪灾害,也影响了人的健康。我们应努力,减少温室效益。其实,如果我们共同努力,个人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进行垃圾可否回收的分类,以减少垃圾处理和重新生产制造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多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汽车,将能大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改善空气的质量,进而减少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肺癌等恶性肿瘤及过早死亡。同时,骑自行车和步行去公交车站,还能增加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肥胖症的发生及有关疾病。这些步骤都是利己利人的好事,行动的越早,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越有利,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也就越好。
还有,如果有机会,我们要尽可能参加栽树活动。
为了我们的健康,大家一起行动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