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家揭秘:人们天生该吃什么?

(2008-02-02 12:44:23)
标签:

健康

植物

食物

动物

素食

肉食

医学

分类: 转载分享

   http://ycyz.edu.qz.fj.cn/forth/ima/SW/SW006/SW00600042.jpg 

                                ——医学博士Ryde的讲演

 

    在食物并不匮乏的期间,大多数生物仅以很少的几种食物为食。例如狮子以斑马等野兽的肉为食,鸣鸟以蠕虫、蛴螬及浆果为食,牛、羊和马以各种草类为食,猩猩则主要以各类蔬果为食。仅仅在食物匮乏时他们才会超越这样的食物范围。然而人为了生长、活动和繁衍后代天生该吃什么?Boyd和Konner(1985)认为,从大约2400万到500万年以前人们主要以水果为食,自45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越来越多地吃肉。

 

   与其他灵长目相比,现代人大约由于知道使用工具切割和粉碎食物并进一步学会控制火的关系,食物的范围相对大的多。烹煮生肉以使其可口且易消化几乎无处不然,这显示学会用火之前的人们没有吃很多的肉食。烹煮使蛋白质变性,熔化脂肪,而且分解纤维组织。食肉动物吞下肉块,它们尖锐的牙齿像剪刀一样切开肉体以使其可以在胃中被消化。食草动物则用其较平的臼齿粉碎纤维质的植物细胞壁,它们口中的唾液淀粉酶(amylase)同时开始进行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过程。这种酶存在于牛、猪、兔和人类口中,但食肉动物却没有。

 

与较高的灵长目生物的比较

 

   人类牙齿的设计属杂食,但更类似于主要以水果和植物为食的灵长类牙齿。食肉动物的颌上下活动而食草动物和人的颌可以上下活动以撕扯也可以水平活动以粉碎,这显示我们更像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肠的长度大约是躯干长度的3倍,在食草动物中它是15倍,而在人类中它是10倍,再一次显示我们更接近食草动物。

 

   有研究显示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之间的DNA区别在1%以下,比不同种的马之间的差别还要少。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的消化道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拿了一份大猩猩的消化道图样去请教一位消化道外科专家,问他这是属于男人还是属于女人,专家回答说:“很难讲!”当被告知图样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时,他大为惊讶。这些高等灵长目,大猩猩和黑猩猩,被认为是食草动物和偶尔的食肉动物。他们主要以水果蔬菜为食,但如果就在眼前或者猩猩们十分饥饿也吃蛋、昆虫、蜥蜴和其他小动物。

 

   1978年Hamilton和Busse的研究显示:在21种灵长目动物中间肉食程度与体重成反相关,即灵长目动物越小,吃肉比例越高。灵长目动物中最小的体重约65克而其食物中70%为动物,最大的大猩猩体重为126千克而其食物中1%到2%为动物,稍小一些的人猿(orangutan)体重约58千克而其食物中动物的比例也是1%到2%。人类在此尺度上介于大猩猩和人猿之间,因而也暗示其食物中有1%到2%来自动物。

 

   在Briben和Cherfas(1982年)的报告中,Walker一直在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化石和现存物种的牙齿上的细微磨痕。他已证明粗壮南猿(4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的牙齿磨痕表明其主食为水果。

 

   以下猜测应是合理的:数百万年前,当气候变冷森林缩减之时,有一种高等灵长目动物有能力通过其智力与技巧在森林以外猎取食物从而增加了自己的食物种类。他猜想现代人作为食草动物比食肉动物更为有效,但粉碎与烹煮使肉类易于消化而且也使过度食肉变得容易。上新世(Pliocene)气候的变化如冰川期和干旱使得食物减少,早期人类为了生存大约在350万年前开始逐渐向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可能人类慢慢地从非洲迁移出来,并通过食用高脂肪的食物而适应了温带地区的环境。大约50万年以前,火的利用进一步增加了食物选择而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和营养革命。其后,大约1万年前发展起来的农业也是一样。

 

健康和耐力

 

   退化性疾病与大量动物类饮食有密切的联系,诸如肥胖症、胆结石、迟发型糖尿病、大肠癌、高血压、中风、心脏病、蛀牙、痔疮、消化道溃疡、憩室形成 (diverticulosis)和静脉曲张等。

 

   传统减肥饮食无效的肥胖症患者通过素食达到了很好的减肥效果,一位有15年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在改为严格素食一个月之后感觉“极好”,他的心绞痛消失了,体重减轻了20磅(9公斤,以下均换算为公制——菡月注),血压降低了55点(毫米汞柱)而且可以没有困难地走4英里(6.44公里)路程。

 

   一个反对严格素食的意见是其缺乏维生素B12、维生素D、以及矿物质钙和铁。大猩猩是食粪的 (吃自己的粪便) 而这种行为可能使在后消化道中合成却无法被吸收的B12,被转移到前消化道中以被吸收。

 

   如果我们不穿衣服,维生素D缺乏将不是问题。与食粪和裸体相比,服用补充剂是一种社会可接受的办法。(人可以多进行室外活动,让手、头、脸、颈等身体部位多接受太阳光,皮肤接受紫外线可合成维生素D和吸收钙;发酵食品如腐乳和豆豉中含有维生素B12——菡月注)。 

 

   Pritikin在1985年写到:“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高蛋白质摄取造成一种负面的矿物质平衡,即从骨骼中吸取钙质以中和蛋白质代谢产生的酸”。因此,吃肉(以及喝牛奶——菡月注)多的人需要额外的钙质。

 

   Fossey在1985年提出大猩猩在分娩之后大约两年再次发生月经,但这可能因为持续母奶喂养而再延迟两年。现存狩猎采集社群之一的康族人(Kung,生活在非洲南部)中,分娩也是大约每四年一次,而且哺乳至少持续两年半。由于哺乳期间极少发生月经,这样可以避免缺乏铁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大猩猩也吃胎盘以回收矿物质。(多吃紫菜、黑芝麻、黄花菜、绿豆、韭菜、荠菜、蛋黄等食品及用铁锅做饭可补充铁质——菡月注

 

   现代的食肉社会把反常的情形强加于素食者和严格素食者,但服用补充剂对他们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素食并不就是白菜萝卜,素食者如果能保证足够种类的食物,如谷物、水果、蔬菜、豆制品、菌类、海藻类、芽菜、坚果和种子等一般不会缺少营养——菡月注)

 

结论

 

   上新世的人主要以采集植物为食,运气好时偶尔也吃肉,并且可能食粪。气候变坏和学会用火致使人们转而寻求肉食。无论好坏,我们现在正在适应由于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造成的营养变化的过程中。现代人类的生活习惯具有破坏性且会上瘾(科学研究表明,吃肉时间越长越多的人往往越难以舍弃肉,原因不是生理需求而是心理习惯——菡月注),这种生活习惯以及将运动量减到最小的限度并不符合生理卫生,这造成体重过度、疾病以及早衰(自然状态的人或动物运动量很大,能消耗多余能量——菡月注)。文明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与已驯化的动物相比。如果人们可以减少动物蛋白、盐、糖和脂肪的消费并以适当的新鲜蔬果替代,就很接近NACNE(营养教育国际委员会——菡月注)的推荐了。“昨天的食物将成为明天的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吻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