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陷阱多多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的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大家一定要注意。
食品安全,包括微生物侵入、化学物污染和不合格的添加剂等。
我们目前的食品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如食品的细菌、病毒污染,超品种、超量、超时使用化肥农药,用化学物质加工食品,超品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等。在当今社会,食品风险无法彻底避免,但可有效降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消费者采取自我保护主要有三招:
第一,食物多样化,稀释可能遇到的食品安全风险;
第二,尽量选择有品牌的食品,最好到进货渠道比较可靠的大型超市购买;
第三,学习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学知识。“譬如消费者担心蔬菜上的农药残留超标,用洗涤剂长时间浸泡,结果是用一种化学物质处理另一种化学物质。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用流水冲洗,用手轻搓,这样就可以除去蔬菜表面大部分的农药残留。”
我个人认为,人不要犯懒,在健康上多花时间和精力,还是很值得的。
第一,尽量自己采集原料加工处理食品。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食品风险,
使我们吃的食品更安全。如尽量不要购买方便面、罐装、袋装小菜、各种熟肉制品、点心、果脯和各种小食品等,自己做饭菜。
第二,
注意选购。在当前市场经济社会,一点不买成品半成品也不现实,但对于外面买的食品,要注意食品标签,
看保质期。有些食品最好不要“开袋即食”,真空包装的熟食也会被污染,
要注意再加热一下。
第三,不要购买外表过于鲜艳、白净、好看的食品,因为很有可能加了较多的不合标准的色素添加剂,或用二氧化硫等化学物质处理过,
如用洗衣粉处理过的油条, 外表就好看。
第四,选择有“绿色食品”标识的食品,购买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等。
第五,不要受一些厂商的误导甚至欺诈。无糖食品,并不是不含有糖分,顶多是厂家没有另添加白砂糖。多喝牛奶也不像宣传的那样对身体健康有利,每天一斤牛奶,不一定能强壮中国人,牛奶喝的数量太多说不定反而会有害健康。“不含任何防腐剂”,往往是骗局,或欺诈或偷换概念误导而已,例如,为了防止食品变质,
在其中加入了抗氧化剂。还有,厂商故意偷换名称,以“山梨酸”标注化学物质山梨酸钾,给人以山梨成分的印象。说一些没用的废话抬高自己的食品,如在纯植物类食品上注明“本食品不含胆固醇”,因为只有动物类食品中才会含有胆固醇。
厂商诸如此类的行为还有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要多学习食品相关知识,学会看食品标签。
第六,多注意媒体、工商及技术监督部门和超市公布的不合食品下架信息。发现了相关食品,一定不要购买,若已经买了,就要及时凭销售小票退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