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水、饮食等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多加注意。
|
北京市环保委公布了一项调查资料:日前,西直门一带4个室内监测点的可吸入颗粒物平均监测数值为3.2毫克/立方米,瞬间最高值达到6.7 毫克/立方米,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定限量值的2至4倍。这是因为人体可吸入的颗粒物直径极小,即使是密封性能好的门窗也不能完全阻挡它侵入室内。
据环保专家介绍,北京市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生活废气,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燃料燃烧和室内吸烟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扬尘、细菌、毛发、头屑等与可吸入颗粒物结合,经呼吸道吸入体内,可能致癌、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
此外,据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日前刊载的一份研究报告,心脏病患者如果在空气污浊的地方运动,发病危险将会大幅增加。
这一报告说,瑞典和英国的研究人员选择了20名60岁男性实施了一项心脏病与室内空气关系的调查,这些人至少6个月前有过心脏病发作的经历,刚被疏通过血栓,并正在接受治疗以防再次发病。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测试者在含有汽车尾气的房间内运动时,其心跳强度比在有新鲜空气的房间内弱,这是心肌得不到足够血液造成的。
报告中还说,只要在含有大量废气的空气中运动一小段时间,血液中一种重要的抗凝结物质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局部缺血,引发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而这些变化将诱发心脏病甚至直接致死。
因此,专家提醒我们:在大风扬尘天气,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会明显增加,因此要尽量关紧门窗,减少开窗时间和次数,使用加湿器或经常擦地增加室内相对湿度,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恰当有效的通风换气方式,例如选购有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通风换气设备。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