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情:狗不管你是不是穷苦的流浪汉)
(接上篇)
《易经》教导人们效法天地大公无私、克制私欲,培养“仁爱本性,博爱万物”。
正因为孔子儒学全面、科学地体现了“人道主义”,因此它才如此“神圣”,才赢得现今不仅是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备为推崇的地位。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各人身心的和谐,为人类社会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携手进入最幸福的大同世界指明了方向。
Z先生,看完您的文章,今早起床,我抱着我和先生奋力救下的流浪猫:雪儿和银宝,端坐床边良久,凝望着他们那劫后余生、哀婉忧伤的眼神,听着他们那从喉咙里发出的永远听不明、但心存感应的无限感激之声,我在想:有多少人能理解我们对这些弱小生灵的这份真情呢?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啊!就像造物主创造了人类一样。难道造物主在创造生命时,就是要让他们肉弱强食,以强欺弱,向弱示强的吗?不是!绝对不是!其实,人类的生命在自然面前,同样是十分脆弱的的,脆弱到一个小小的、看不见、摸不着的SARS就能夺去人的性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不难理解“生命都是平等的”的道理了。既然如此,生命和生命之间为何不能善待呢?
这里,我想给您讲一个故事:一个身患绝症,生命到了崩溃边缘的人,在她最需要关怀时,来自同类的朋友却弃她而去,而留在她身边的,却是这样一只与她无本无缘、无法用语言交流的异类朋友,就是这,在某些人眼里无论地位还是形象,都无法与‘人类’相提并论的动物或曰‘畜生’,在给这位身处绝境的姑娘以精神上的慰藉!那时的动物或曰‘畜生’,在这位身临绝境的姑娘眼中已不再是一只不懂人话的弱小生命,她(他)已化身为一种与天地同在与宇宙同辉的至善至美!试问,人世间能有几多这样的真情义?!
Z先生,如果您有如此这般的经历,我相信,您绝不会再说出“所谓动物保护主义理念,是一种对宠物的喜爱到了人畜不分的病态程度的理念……”等等的话题了。
先写到这里,以后有时间再交流。
祝您
五一节快乐!
菡 月
2006年5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