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菡月
菡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784
  • 关注人气:41,5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教学中有必要渗透生命教育

(2006-04-29 20:16:07)
分类: 生命教育

        中小学教学中有必要渗透生命教育 

    近几年来,生命教育的概念已逐渐被国内教育界所接受,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的完善和实施。伴随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推进,我们迫切需要重视并切实加强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即把生命是什么、我们对生命应该怎样看待等等,放到教育的课程中去,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

中央近期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开发人、培养人的伟业,而开发人、培养人的前提是要认识、理解人。人的生命是道德的载体,没有生命,自然就无道德可言;因而也可以说,不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自然也会落空,要改进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可见,教育的起点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级目标。

 

     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发生在我们身边轻践生命的事例不胜枚举。只因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口角,便举刀挥向四名同寝室的同学,其中一名竟是曾亲自和自己同来同往的老乡。这就是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案件。为什么一个大学生会成为杀人凶手?在曾经的品学兼优和现在的冷血凶残之间,是什么给它们划上了等号?一直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为此亲赴云南对此案进行全面调查,她得出的结论是,导致马加爵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是贫穷,而是对生命的疑惑和淡漠。

“敬爱的父母:您们好!我十分感谢12年来对我的养育,可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我只有一死……”一名年仅12岁的女生恬恬在留下这样一份遗书后,自缢身亡。

……

类似中小学生不堪各种压力而自杀、自残的新闻、一些各种校园血腥事件也不断见诸报端。

这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从小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