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命教育 |
中央近期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开发人、培养人的伟业,而开发人、培养人的前提是要认识、理解人。人的生命是道德的载体,没有生命,自然就无道德可言;因而也可以说,不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自然也会落空,要改进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可见,教育的起点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级目标。
“敬爱的父母:您们好!我十分感谢12年来对我的养育,可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我只有一死……”一名年仅12岁的女生恬恬在留下这样一份遗书后,自缢身亡。
……
类似中小学生不堪各种压力而自杀、自残的新闻、一些各种校园血腥事件也不断见诸报端。
这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从小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