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莺歌燕舞

(2022-11-04 07:54:16)
标签:

陈榘

郑思齐

郑学礼

逛新城

分类: 河水东流


 
1963930,星期一,国庆晚会占用了整个晚自习时间,全校师生参加,在校礼堂(城隍庙)如期举行。
第一个节目是由男女教师组织的革命歌曲大合唱而拉开序幕。由瞿定炽老师任指挥,周崇发老师朗诵。
接着,是教师与学生的文艺表演。第一个走上台的是郑学礼老师与一个学生的《逛新城》。
老师是我们年级物理教师,他讲课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如用“筷子夹鸡蛋”讲述杠杆原理;用奶奶“纳鞋底”的穿针引线解释物理课程的压力与压强。常常引用一些身边的事例来说明课文中枯燥乏味的原理概念,不仅通俗易懂,又能让学生容易记住。同样,郑老师的扮演逛新城中的老头,演得滑稽诙谐,惟妙惟肖。郑老师的精彩演出,使得整个大厅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我班同学万紫华与赵德平的新疆双人舞,也同样别开生面,使人耳目一新。她们两位同学都来自于大垸农场中学。当时的大垸是省属正团级军垦农场,是大批部队退伍军人创办的。不用说,资历较高,素质也较高。万紫华的父亲就是部队退伍干部,当时任农场的文教科长、中学校长。显然,她们在家里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后来,大垸农场又接收了一批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也接受了那个时代的最新潮流。这批知识青年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多才多艺,带来了上海大都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深刻影响了农场的文化氛围,对当时监利县的文化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的初中教师周尊诚,潘霏老师,就是从大垸农场的上海知青中,挑选到学校当教师的。那个时代,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更没有今天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可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新疆舞的演出,让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仿佛看到了天外来客。

晚会上,音乐,舞蹈,独唱,曲艺,各班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弹唱吹拉,各类乐器也各显神通。特别是教师们的才艺,使得整个晚会高潮跌起,群情激昂,掌声不断。

李尚镛老师的二胡《北京有个金太阳》,激情奔放;钱瑜老师的木琴独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豪情满怀;瞿定炽教师的手风琴独秦《铁道游击队之歌》,慷慨激昂;陈榘老师的扬琴《双手开出幸福泉》,热情洋溢;郑思齐老师的古筝《春江花月夜》,大气磅礴;还有高二年级谢雨润等同学的管乐合奏《东方红》、《北京有个金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情绪调动起来。

接着,节日主持人李振东老师走上前台,以他特有的声调,高声朗诵: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下面请听,由陈榘老师和郑思齐老师的乐器合奏《黄河船夫曲》。”

 

顿时,全场欢声雷动,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郑思齐老师的洞箫与陈榘老师的扬琴合奏《黄河船夫曲》,把晚会推入高潮。那铿锵的节奏,那激昂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梦幻世界

——在那气象万千的西北高原上,千山万壑,峰峦重重,黄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从极高极远的狭隘中呼啸冲出……

 

晚会还没有结束,全校师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整个校园在沸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人生坐标
后一篇:四荆江分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