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生坐标

标签:
魏琼县一中 |
分类: 河水东流 |
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学校内外,红旗漫卷,花团锦簇,欢声笑语,歌舞升平。整个校园,浸沉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学校的庆祝活动由学校团委会、学生会与教师工会共同主办的。9月中旬,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魏琼副校长,负责后勤的郭远泽副校长,负责学校师生政治思想工作的章家宝主任,亲自主持召开了三个方面的联席会议,要求把国庆的文艺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活动的内容要融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
我是学校团委会的宣传委员,有机会参加了这次文艺演出的组织工作,因而也十分幸运地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县一中的主要领导。
——魏琼校长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还是在县四中读初中的时候,就耳闻一中的校长魏琼是浙江大学毕业。他的长篇小说《钱塘江潮》,在师生中传播甚广。小说中的主人翁,是以他自己大学生活为原形的。据说,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对大学生提出过“三个一”的标准:即“一口话,一笔字,一本书”。这个标准已成为当时大学生中的一种时髦,为“为一本书而奋斗”。小说《钱塘江潮》诞生,自然受到了众多学子的追捧和推崇。
我第一次见到魏校长是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当我代表新同学发言的时候,他就坐在主席台的正中间。发言结束时,他拉住了我,并肯定了我的发言。
我红着脸说:“发言稿是班主任陈榘老师修改了的。”
魏校长听了,点了下头。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他就是校长,是同学后来告诉我的。
魏琼校长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干瘦的身材,微驼的背,清癯的脸上挂着一付深度的近视眼镜,走路时步履轻盈,总是低着头,像是在思考着问题。他不苟言笑,讲话也慢条斯理。
在开学典礼上,全校两千多名师生集中坐在城隍庙里,听校长的报告。魏琼校长做报告时,整个会场上鸦雀无声,连同学翻动笔记本页面的声音都听得到。魏校长的报告中没有激昂的文字,也没有铿锵的话语,而是轻言细语,娓娓道来。他把枯燥的学校规章制度和中学生行为准则等,表述得干净利落,具体生动;分析得精辟透彻,入情入理。像春风,像夜雨,既发人深思,又扣人心弦。报告结束时,整个会场的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无疑,同学们已经被报告中的情节和内容所感染。高年级的同学们讲,听魏校长的报告就像是看小说、听故事,是一种快乐和享受。
——郭远泽副校长是民主人士,是一个典型的温和长者。他对待学生总是那样的热情,诚恳和善良。没有副校长的架子,衣著也十分朴素。第一次见到郭校长是在入学报到时的学生寝室里。我床上的竹垫和草垫是从他的手上领取的。我当时还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工友。
——章家宝主任是由县四中的副校长调到县一中任政治教导主任的,自然是我最熟悉的领导。可能是长期做学生思想工作养成的职业习惯,他特别善于和学生相处。全校几十名学生干部,差不多他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和熟悉他们的家庭情况。我进校时第一个碰到的就是他。他告诉我,县四中的刘训炯书记到学校来过,跟他谈了我的情况和家庭的困难。并告诉我,学校会帮助解决困难,减免学费,提供助学金的,要我静下心来,专心读书。
会议由魏琼校长主持。他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庆祝活动的目的、任务与要求。了了数语,提出问题,点明主题,然后让每一个与会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他归纳成几点,再按部门工作职能,分头去贯彻落实。他的这种三段式的会议结构,内容集中,目的明确,工作具体,时间紧凑,效率极高的形式和方法,在我后来几十年的工作中,差不多全盘地接收过来。
第一次参加学校这样高层的会议,又是魏校长亲自主持,我紧张而拘束。当轮到我发言时,显得十分腼腆而羞涩,近乎语无伦次。魏校长马上出来打圆场,笑着说:“郑锡章是从县四中来的,原是县四中的班长和三好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不要紧,慢慢来”。
——原县一中领导,从右到左依次是魏琼副校长、蔡伯衡书记、章家宝校长
确切地说,县一中的领导和教师的气质,才华和人品,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让我内心的佩服并肃然起敬。魏校长对一个学生如此的宽容和大度,让我记了一辈子,也感激了一辈子。而更加使我记忆深刻和难以忘怀的是这次国庆庆祝活动中,全校教师们所表现的艺术天赋和才干,让我增长了见识,更改变了我的人生坐标,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后一篇:六莺歌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