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只麻雀落下来

(2012-02-28 11:09:10)
标签:

郑晓红

文化

分类: 自然手稿

一只麻雀落下来

 

/郑晓红

 

一只麻雀骤然落在我前方,径直落下的速度,像一块高处坠下的石头。我继续行走,三两步就迫近它,几乎比邻摩擦。它丝毫不以为意,甚至没有歪着脑袋,用警觉的圆豆眼瞟我一眼,它完全被那些食物残渣吸引,柔软而有弹性的颈子,被有节奏的琴弦牵引着,兀自一啄一啄。

我脚下,是被行人踩了一冬的残冰,一层又一层雪覆盖过,又一次次消融过,最后就留下这些肮脏、坚硬、凹凸不平、光滑的残冰。旁边是大马路,被车流和车鸣罩住的大马路,无论昼夜,宁静从不曾降临,也或者正因为喧杂已成为常态,喧杂也就变身为宁静,连最警觉敏感的麻雀都在这诡异的宁静中适应为大隐隐于市的智雀了。

前面,又有一些食物残渣,在这条喧闹的大马路两边,从不缺少这些东西。而这里,还多出一些汤汁,泛着腻腻的油花。它们吸引了一群麻雀,纤细的爪牢牢抓住地砖,所有的小脑袋都按着统一的节奏点点啄啄。行人很多,有蹒跚迟缓的,有敏捷轻盈的,有急促快跑的,在这样芜杂的人类腿脚森林里看到一群安然寻食的麻雀真是奇异的景象。面面相对却彼此视而不见,人类的视而不见大约有不屑或悲悯的意思在里面,而麻雀的视而不见呢?是对警觉的懈怠?还是来自那对圆眼的冷静洞察?连小孩子,蹦蹦跳跳的,也只是掠过一眼而已,诱惑他们的是什么?冰冷的荧屏是否比温热的活物更有吸引力?

而乡下的麻雀,断然不是这样的。

这种与大地浑然一色的,如同由土里生长出来的小鸟天生谨慎,天性卑微,它警觉的与世界保持着距离,高阔的天空是禁区,不可涉足,深厚的大地也充满不定数,不能驻留,它取了一个中间数,天空与大地之间的树冠上,那些交错纷繁的枝条像一张安谧的大网,连最高处的枝子,虽随风曳动,却也是最安全的歌台。在觅食的时候,它们听从头鸟的召唤,聒噪着飞起,警觉地低掠,短暂地停留和啄取,即使在荒无一人的雪野,它们也保持着卑微的警觉,只有唧唧喳喳的聒噪成为存在的符号,而它们的身形,卧在枝上的、在低空飞掠的,都似乎要无限地融入风,融入树。

有时候,乡下的麻雀也会因食物所困,不得不落到院落里。它们先在屋檐、墙头上激烈地争论,跃跃欲试,即便下面是空无一人的院子,它们也总被人的危险气息困扰,不肯贸然落下。有胆大的麻雀鼓起勇气飞下去了,伶仃的细腿快镜头地闪换,颈子才点三两下,翅膀已上了发条似的张开,扑棱一下飞起来。仿佛有人蹑手蹑脚拿着网子走来一般,在雀儿眼里,院落就是个危机四伏的世界。

实际上,乡下人真是很淳厚的,在田野萧瑟的冬天,他们是不介意麻雀与鸡群争食的,连看门的狗也大度而慵懒地卧在一边,暗自好笑麻雀们在狗盆周围寻食的过分警觉。

只有在盛夏和整个秋天,农民和麻雀才会公然的相互愤恨。

整个田野都在发光。成熟的光芒如此炫目,整个大地都激动地抖颤起来,绿的波浪,红的波浪,金的波浪,深与浅的波浪,五彩的波浪,在这海洋的漩涡中心,无比芬芳的香气螺旋一样扩散出去。在麻雀的圆眼睛里,这确是一个奢侈的食物的世界,还有什么能抵得上一场盛宴的欢乐呢?

然而,成熟的海洋里很快竖起桅杆,歪歪斜斜的木头,钉成不合规矩的十字架,庄稼人匆忙地连稻草都懒得捆扎了,给它套一件小丑也要捂嘴偷笑的烂衣衫。这些被风吹得飘飘荡荡的木头人早已吓不着麻雀了,倒是夜里,走夜路的人要被这鼓鼓涨涨扑来的黑影吓个半死。

秋天是麻雀最胆大妄为的季节。似乎要为往日的卑微雪耻,它们一边洞察和破解农民的诡计,一边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褐色的影子由远处掠来,激动地聒噪着,在一片茂盛的庄稼地上方插进很多条斜线,就像一头扎进了大地,倏忽间消失了,叽喳声也随之消失,田野陷入沉寂。

愤怒地农民举着镰刀赶来,举着木棒和树枝赶来,或者用力拍着巴掌,拣一块土坷垃用力投出去,口中发出尖锐的“嗷——嘘——”。呼——麻雀们一同惊飞起来,径直飞向庄稼地的另一头,凌乱地鸣叫,似乎在用咒骂回应咒骂,倏忽间又一头扎下去。

每个秋天,农民和麻雀,都会重演一次雷同的仇恨。和解要等到大地成熟的香气散去,初冬来临。一场又一场西北风带走了一切引发亢奋的事物,万物的粉饰全部剥离,繁杂化为单纯,简单的线条画,单调的用色,一切都寂静下来,包括麻雀与农民曾经的怨恨。

可是,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上演的闹剧让我感到宁静,而在城市街道上麻雀在腿脚森林间寻食的安谧,却叫我心生不安,感到忧伤。

 

2012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