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燃走边城采访綦江支教老师(之三)

标签:
雪燃校园边城支教綦江 |
分类: 社会纪实 |
王吉会在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
王吉会和她的学生们
“王老师你有时候像妈妈一样温柔,有时候又像朋友一样可爱。”“王老师,你总是露出亲切的微笑,我感到学习比以前更快乐了……”前不久,记者在秀山县清溪镇中心校见到王吉会老师时,她正在整理孩子们写给她的信。王吉会告诉记者,这些信是她为了解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们用书信方式给老师说的心理话。“支教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我要把这些信带回綦江永远珍藏。”
王吉会是永新镇紫荆中心学校的小学老师。到秀山县清溪镇中心校支教后,担任三年级(1)班的数学课。“新接到一个班,我最想做的事情是尽快了解学生的情况,但由于自已对清溪镇不熟悉,到目前也只家访了几个家住镇上的学生。”王吉会说,家访每一位孩子,一直是她的心愿,但现在看来这个心愿很难圆满实现了。于是,她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本是想通个这种方式了解孩子们的家庭、学习情况,但一看孩子们写的信,她就被感动了。“读孩子们这些信时,我真的被感动了,53封信,就是53颗稚嫩的心啊!”
王吉会把整理好的信细心地装进一个文件袋里,孩子们的信大都是图文并茂,自制的信封,信封上有的画上花朵图案,有的用彩笔写艺术字,透露着天真烂漫的童心。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崇敬。一个叫曾乾的女孩写道:“王老师,我想和你交个朋友,我感谢你对我们的关心,要是我的妈妈也像你一样我就会很快乐了……”王吉会介绍说,这个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孩子,她知道留守孩子最需要心灵上的关爱,因此她从来不强求孩子们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从和孩子们交朋友开始,循序渐进,用真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他们最要紧的是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我的想法是,不要在学习上给孩子们施加压力,不能让孩子们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最好的结果是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在53封信中,记者发现一封很特别的信,信纸上只有“快乐家庭”4个红字,中间画了一棵小树,树的左边画了一位小女孩,右边是一位穿裙子的姑娘,分别写上“我”,“老师”字样。记者一看就明白了,小女孩是把老师当成了妈妈。信封是自制的,画了很多图案。记者好奇地打开信封看时,发现信封里层还写有两排字。王吉会也很惊奇,“我真的不知道里面还写了字。”王吉会急忙打开来看,“对不起,王老师,前天我不该和你顶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以后我再不顶嘴了,有了错误一定要改正,王老师请你相信我。”记者突然发现王吉会里噙了泪水。“这个孩子上课好动,总是静不下来,那次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批评了她……”孩子都承认错误了我还不知道。”王吉会自责道:“我当时真不该当着全班同学批评她,后来又担心这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最近这个孩子变了个样子,我一会儿上课时,一定要表扬她。”
王吉会说,她要在完成支教任务离开学校前,送每个孩子一张自制的祝愿卡,自画图案,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写一段鼓励他们的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孩子们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