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燃的话:山县洪安镇位于是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交界之地,有一脚踏三省,“渝东南第一门”之称,也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原型。今年,綦江区有10名中小学教师到洪安镇支教。今年6月5至6日,《綦江日报》社派出记者专程到洪安镇采访。这里展示的是雪燃在洪安镇采访的4名老师的风采。雪燃采访的支教老师是:池祥敏、向春柳、王吉会、毛朝建。
池祥敏在上课
池祥敏在上课

(池祥敏放学后在宿备课)
==
池祥敏,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近日,中平乡中心校开展“相约名师、聚焦课堂”语文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一是由市骨干教师池祥敏以“同课异构”的形式执教了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一课;二是池祥敏畅谈“同课异构”的备课思路,并结合《与象共舞》这一课例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三是池祥敏就校本培训作了题为“促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分别从教师文化素养、教学艺术探讨以及调控课堂纪律策略等方面逐一展开。此次活动历时4个小时,教师们纷纷表示,池老师的课别开生面,不仅实效性强,而且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注入源头活水。
以上这段文字摘自秀山县中平乡中心校5月
29日编发的工作简报。文中提到的“市骨干教师池祥敏”就是綦江区派往秀山县洪安镇的支教老师。
池祥敏到洪安镇中心校后,学校安排他上4个学科4个年级6个班级的“豆芽学科”课程。不久,学校一位语文老师要去县里参加基本功大赛,学校临时安排他代一个月的语文课。池祥敏把綦江的教学方式带进课堂,教学一个月,该班学生就发生了变样,学校领导组织骨干老师听了几堂池祥敏的课后,决定安排他上语文课。“这是我最值得欣慰的事,刚到学校,别人不信任我这是合情合理的,我用实际行动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池祥敏在綦江南州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对教学工作充满信心,自从踏进洪安中心校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当成了学校的主角,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4月11日学校安排池祥敏上一节全镇语文研讨课。池祥敏知道,这堂教研课上的好不好,直接关系着綦江教育在洪安镇的地位。“我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挖掘主题思想,去过多过细分析文章内容,而是秉承綦江课改理念,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写作技巧的熏陶,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机会、展示的机会,合作的机会,表现的机会,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性格形成,品质养成奠定基础。”
课后,教研组给的评语是:“课堂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准确地把握了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和达成的技巧,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及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
池祥敏的课堂教学让老师们深受启发,通过交流拓展了老师们的思路。当时,洪安镇贵措小学的谭校长就邀请池祥敏去贵措小学授课,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把綦江课改的理念传达过去。
地处渝湘黔两省一市交界处,省市之间的学校经常互动调研,在洪安镇支教期间,池祥敏多次受邀请到省市之间的学校上教研课。
每周三下午是洪安学校老师们的业务学习,学校请池祥敏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支教几个月中,池祥敏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分别就“教师的文化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教学艺术感悟”,“綦江课改”对该校教师进行培训。
秀山县教委一位领导听了池祥敏的课后动情地说:“从綦江来的支教老师是我们秀山教育的一股清风,希望这股风刮得更猛一些!”课业时间,除钻研教材外,池祥敏还写教学日志,他有个想法,离开洪安学校时把这些教学心得留给老师们,“希望这些教学日志对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池祥敏说,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我倍感欣慰。支教工作更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洪安镇中心校大课间活动,是綦江支教老师编排的。

洪安镇中心校大课间活动,是綦江支教老师编排的。

和雪燃同去的《綦江日报》、綦江区教委工作人员和在洪安中心校支教的3名老师,洪安中心校的部分师生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