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耍在綦江-两个人的旅程更浪漫05

标签:
好耍在綦江情感雪燃旅游 |
分类: 好耍在綦江 |
05、南华宫传奇,不变的是那一颗颗向善的心
南华宫天井里的水井,一年四季都没有干枯过,有一年东溪闹干旱,场镇缺水,居民就到南华宫挑水吃。
南华宫的排水系统也是一流的,不管天上下多大的雨,院内天井都不会被水淹,都会通过排水道顺利泄水,南华宫的建筑称得是上当时的顶级建筑,对今天仍有建筑学术研究价值,因此,说南华宫全身都是宝一点都不过份。
关于南华宫也有多个版本的传说,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南华宫守门老人讲的南华和尚修南华宫的故事。
老人说,南华因为家破,看破红尘,出家在广东一庙内当伙夫,庙内住持道法高明,掐指推算,不久将命归西天。便在庙内僧人中改选主持,他提出的八个问题,参加应答的和尚均未能圆满回答。
平时沉默寡言的南华在住持病重的当晚,轻松自如地回答了住持的问题,于是老住持就在当晚传法于他,并说:“南华啊!受法之后你必须在天亮之前离开,你的五位师兄均未得到我的真传,他们会追杀你,切记远走他乡,弘扬佛法”。老住持说完后就圆寂了。南华和尚未出家前是修文的,出家后只当伙夫,未能练到功力深厚的武功。当他逃到广东韶关时,师兄五人追来,险些被杀,他历尽艰险来到东溪。他欲在东溪化一块地盘来修南华宫,东溪的地主们问他要多大的地基,南华说只要他的袈裟那么大,众人不信,袈裟大的地盘怎么修庙?南华和尚朗声说:“诸位不管,出家人不打狂语,一言为定”。只见南华和尚将袈裟往空中一抛,口中念念有词,袈裟神奇般地随风变大,如一朵火焰般的红云,所罩之地甚阔,有四、五百平方米,即为南华宫庙基。
后来,南华和尚又到丁山去化修庙所需的木材,找到了财主赵家,赵家认为修庙是善事,不好推辞,但好的木材又舍不得,只好说:“凡是山中巅断的树木,你但砍无妨”。南华和尚说:“善哉!施主功德无量”。
当夜丁山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凡是大而直的树都被狂风折断了,南华和尚就叫人砍伐,赵家有口难言,但他还是没有食言。他心想:“丁山山高路陡,无车又无船,看你和尚怎样运走”。孰知,过了七天,夜里又是大雨倾盆,银河倒挂,第八天早上起来一看,所伐之树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南华和尚回到东溪,叫人到庙基内中央的井里捞出了砍伐的树木。
一年后建成了南华宫。
老人讲完后,阿梅就鼓起掌来。
阿梅说,好神奇的传说哟,不用多考证,从传说中我们就能证实南华宫悠久的历史了。
我说,传说只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个寄托,传说怎么能与历史混在一起?
阿梅说,亏你还是畅销书作家,你知道什么是无风不起浪吗?因为这个南华宫历史悠久了,一代又一代的老人都先后去逝了,那时候又没有现在这样的记录工具,都是口传记录,老一代的人死了,事实的真象就被越传越离谱了,最后连自已都不能自圆其说了,也就有了这样的神奇传说,传说也是古人自圆其说的秘密武器,你懂吗?
阿梅昂起骄傲的头,很得意地“嗯”了一声就转身冲到正殿去了。
正殿门口有一口大钟,跟过来的老人告诉我们说,这口钟是明代的产品了,他千叮万嘱,叫我们一定不要随便摸,怕伤了古钟的灵气。我们只好围着古钟转来转去,其实也没有看出个名堂,只是觉得这钟是一个难得的文物而已。
殿门右边的那面鼓很搞笑,阿梅围着鼓转来转去的看,越看越纳闷,最后只好张口问我了,雪燃,你看这鼓,怎么会是一面写个大大的佛字,一面又是画的太极图?佛教和道教怎么同时出现在一面鼓上了?更奇怪的是,鼓架上竟然还放着两只套红头的木鼓垂,这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只知道拜佛时要敲木鱼,却不知道还要敲鼓。老人也摇摇头说不晓得是昨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