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耍在綦江-两个人的旅程更浪漫07
(2011-09-14 16:34:59)
标签:
好耍在綦江旅游雪燃情感 |
分类: 好耍在綦江 |
07、太平桥,寄托了多少和平安定的梦想
西汉刘邦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在东溪开辟了一条盐道,这条2200前的川黔古盐道,直今还竖卧在东溪古镇,成为古镇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
我和阿梅慢不经心地走在盐道上,想象着盐道两旁这些已经破烂的商铺店面当年的繁荣,搬运盐巴等商品的工人,就在这条石板路上来回行走。可以说这里就是当年东溪镇最繁忙的交通枢纽。
不知道我们脚下的石梯是不是那个年代保留下来的,有的石梯中间都被踩得凹下去了。阿梅问我,这些凹下的地方,是从古到今无数双脚踏出来的吗?我们现在是不是相当于是在踏着古人的足迹前进。
我说应该是吧,这些石梯也应该说是历史文物了。如果历史能够还原,这上面一定是人山人海,道路拥挤。
从古盐道往下,到丹溪河边的太平桥,竟由99999块条形青石板铺成,现在仍然是古镇正街通向水码头的必经之路。
太平桥始建于明太祖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30多年,全长30米,宽5米,拱开桥孔,桥两头都有石狮镇守,石栏上都由石雕兽头装饰,桥下中央处还有一把能随风自然转动的重达42公斤的斩龙宝剑。
但是,现在这柄斩龙宝剑已不知去向。
阿梅站在桥中央,出神地望着汨汨流淌的河水。莫非她又触境生情啦。
我悄悄地绕到她侧边,举起相机给她拍了一组特写,这个外表看起来坚忍不拔的气质女孩,原来内心竟然是这般柔肠如水,怀古的心情人人都有,但像阿梅这样触境生情,联想丰富的女孩确实不多。
太平桥掩映在黄葛树中,茂盛的黄葛树更为太平桥增加了一种怀古的气氛。
我静静地站在阿梅身旁,和她一起发呆。
阿梅这时候才对我说,雪燃,你知道吗?我在那碗豆花作料里吃出了特别的味道,那是关于你的,你那碗作料,在我没有作任何交待的情况下,你配出来的作料很适合我的口味儿,这就充分说明,你对我的性格、爱好都是非常了解了,很难得哪。
我说,这算什么,我们不是经常在QQ是聊天么?你喜欢什么,恨什么,不都在聊天时给我说过吗?
阿梅转过身深情地看着我说,关健的是你用心记下了,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我说你快别触景生情了,你先坐下来,喝点水,听我慢慢给你讲太平桥斩龙宝剑的传说,然后呢,我们就摄影,太阳就要下山了,摄影的最佳时期就要到了。
我学着古镇评书人讲故事的样子,清了清嗓子后说--
相传当年的丹溪河水流湍急,每到夏季时就会洪水患难,丹溪河上的几座石桥都要被淹没,两岸的民居住宅会被冲垮,货物被冲走,造成严重灾害,商业无法正常运转。有一年,来自贵州的大商人宋列在丹溪码头中转货物,突然遭遇洪水,货无法准时到岸,他便在码头上的客栈住下来。那晚他做了个很奇特的梦,梦中一白发老者告诉他,天将降煞星,他难逃劫难,他忙问老者如何避灾,于是,老者把他引到丹溪河边的太平桥前说,这座桥名为太平桥,可是年年遭受洪灾,洪灾过后灾星降临,老者说避灾只一条路。他忙请老者指明,老者交给他一张地图后就消失了。宋列梦醒后忙寻找地图,结果哪有地图的影子。为了避灾,他凭着梦里的记忆请人画出了地图,并按地图所指,历经艰辛找到了位居贵州北端的桐梓县尧龙山寺庙。
进得寺庙,宋列发现慧觉和尚竟然是自已梦中见到的老者,宋列惊喜若狂,但慧觉和尚认不得他,对他冷若冰霜。为了得到指点,宋列在寺庙旁边的山洞里住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夜里,宋列又做了相同的梦,梦中老者交给他一柄斩龙宝剑要他拿回去悬于太平桥下中央位置。梦醒后果然有一柄宝剑放于他身旁,宋列谢过慧觉和尚,扛着宝剑连夜下山。尧龙山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数十公里。诸峰突起,山脉众多,沟壑纵横,好似万千游龙。尧龙山到东溪有数千里之遥,宋列克服重重困难把宝剑带回东溪悬于太平桥下中央位置,从此,太平桥再也没有洪涝之灾,商贾往来,日渐昌盛。宋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成为富甲川黔的巨商。东溪的百姓也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