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IPTV厂家纵横 |
目前的IPTV领域,杭州网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新的亮点,从用户发展规模来看,已经逐渐走上轨道。虽然在杭州,该业务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一些行政指令的干涉的因素在内,但从目前的用户看,IPTV业务进入家庭后,用户对此还是能够接受和应用的,这也说明了,IPTV作为一项新事物,是符合市场当前需求的,主要在于如何使这个市场形成规模。
可以说,从目前的IPTV发展来看,各个地区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内容或模式的困扰,在推广效果上始终没有太大的起色。所以,我们分析杭州网通在此发展中的经验,对于IPTV的产业发展是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一、 背景:
杭州网通的IPTV能发展到今天的成绩和他的资本背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杭州网通的资本组成结构有:杭州网通,杭州广电、市政府、企业(数源电子等)、报社,我们来分析他的资本结构,是一个已经涵盖了IPTV产业发展所需的各大环节的产业链:网通(网络运营商)、广电(内容提供商)、市政府(市场推动者)、企业(产品供应商)、报社(市场舆论)、思华(技术提供商),这些构成了他在发展IPTV方面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保证。也是他能顺利实施项目计划的最大资本。
网通和广电的结合,是一种三网合一的模型,他为IPTV的发展解决了内容上的制约,而且在内容丰富和质量上提供了保证。
市政府的作用在于市场引导,在引导不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强行推广,新建小区和酒店必须安装,虽然这种方式显得过于粗暴,但在市场推广初期,通过这么强有力的方式,对于推广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可以迅速打开市场。而且通过政府,可以保证整个项目的资金链的流畅。
企业的加盟有利于产品线的畅通,尤其又是象数源这样的电视机厂家,在家电产品方面的经验使产品的家电化设计能更符合用户心理习惯,易于接受有助于市场推广。
媒体:捆绑媒体,真实把握市场舆论和市场导向。为推广添风加火。
思华:技术和服务提供商,思华在杭州网通项目上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他和网通签署的基本都是服务性合同,网通需要什么,思华就开发什么。在有强大的资金支撑下,暂时不考虑人力和利润,把杭州网通这快地彻底做深做透,不给其他任何厂家以立足之地。其中,思华光给杭州网通开发OSS的人员就达30多个。
可以说,杭州网通目前的资本结构是杭州网通在IPTV市场领域上能长驱直入的源泉,这种模式虽然不是各个地方都能直接套用的,但这种合作的思维很值得学习,如何在项目里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利益的手段将其牢牢把握住,借助各自的优势,形成市场强大的合力,把市场做大,做强。试想,杭州市政府,如果没有利益和政绩方面的考虑,何以会如此不遗余力的大力推广。
二、 内容:
在IPTV的今后发展中,随着价格门槛的降低,内容所起的作用将是关键性的,用户就是冲着你的内容而来。如果你的内容跟不上了,用户会毫不犹豫的将你抛弃。
杭州网通成功之处,就是在于他在内容资源的整合手法。光是视频内容,以新闻联播为例,他不仅是把其录下来,还细化分解其中的每一条新闻,单独列出,链接。这虽然是一个很细小的变化,但投入的人力成本是相当惊人的,但这种变化所起的效果就使每一个观众能更方便的领略到IPTV的与众不同,我可以直接选看我新闻联播中感兴趣的新闻,而不是为了其中一条新闻而把整个联播都看一遍,这就是一种很人性化的思考方式。只有真正站到了用户的立场去考虑,做出来的产品才会受到用户的真正欢迎。
对于内容的细化,重组,整合,适应不同观众的口味,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也才是一个真正运营级的系统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机顶盒的菜单列项中充分的感受到。
但就不足而言,还有遥控器的点看方式,菜单栏目的设置等方面。
当然,杭州网通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和他有广电的支撑是分不开的,起码在内容的提供和质量保证上,有着先天优势。
三、 产品:
从产品角度来看,杭州网通的STB在设计方面有其细致的地方,如,IC卡的插入尺寸,接口的预留,包装袋的设计等等,尤其是他们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产品今后的不同用途,如,预留了酒店用的外接遥控接口,在酒店内部的产品摆放等等,都是很令人称道的手笔。这就有专业家电企业参与和非家电行业的区别所在了。
四、 运作模式:
在内容的运作模式上,他采用的分散化经营,优势互补的方法,这也是他能把内容做得更广,更细致的保证,一些相关频道上,采用的是外包的方式,由更专业的网站或公司来负责该栏目的建设,保证了该栏目的质量和效果,而对于承接单位而言,能有这么一个面向千家万户推广自己的机会,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象其中的旅游是由tourzj来负责,医药方面由绿康网来承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这种方式不仅提升内容质量,而且分担了很多工作量,使整个内容建设成为一项社会共同建设的举措,打个不是很恰当的理由,就象PtoP,充分整合社会的力量。
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借助网通IPTV的平台,除了整合社会资源外,还可以从各类社会资源上面收取费用,从而形成 网通做的越大,加盟企业越多,收的费用越高,可以把网通做的越大的良性循环之中。
五、 推广:
在推广方面,除了行政干预外,整体安装外。最大限度的利用媒体优势来进行包装宣传是网通的宣传方式之一,他基本上做到了:在杭城主要报纸上,每天都会有一条有关杭州网通的软文广告,在杭城主要电视媒体上,每天晚上黄金时段都会有和数字电视有关的广告,在主要电台上,每个时间段也有广告播出,基本上,杭州网通的广告密度使你在杭城那个角落都会受到他的舆论影响。这是有媒体参与项目的资本优势。
其二,通过各类优惠活动来吸引中间派,这种方法对于购买行为受经济制约的人来说是很有效的方式。
其实,对于IPTV产业来说,他寻求的一个规模效应,只有在有了一定规模之后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象杭州的做法就是先圈地,把用户圈进来后,再慢慢挖钱。数字电视在刚起步的时候,是先采用免费送用户测试,了解需求,完善产品;在正式推广的时候,也是采用免费送或是半价送的方式,烘托市场气氛,打造市场用户基本群,通过用户间的宣传,配合媒体造势,才逐渐发展壮大的。这在资金和产业方向支撑上政府的态度有决定作用。
六、 售后:
一个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完善的售后,那只能说这个产品是失败的,。
首先:人员素质:专门的咨询服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
其次:反应速度;装机,申请后24-48小时上门服务,出现故障:最快速度人员上门解决。
第三:信息畅通:有专门的热线负责沟通。24小时在线。
七、 问题:
谈了这么多杭州网通的优点,我们来剖析他的弊端:
1、 杭州网通的运营模式,资本组成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可参考性,但不具备可复制性,并不能真正做到大规模的全国推广。
2、 家电化设计的网络欠缺性,家电化产品的设计能保证他在外观等方面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但在具体的使用上,因为毕竟IPTV不完全是家电概念,所以还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也许在一开始,用户还没完全注意,但在用户新鲜感过后,问题就会慢慢显露出来。
3、 内容的合法性,这是杭州网通最致命的问题,网通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电视节目,虽然有杭州广电做内容支撑,但也是有局限性的,从他现在的节目来看,是包含了很多频道资源,如“非常6+1”“我猜我猜我猜猜”等,虽然网通除了广电外还有文广的支持,但内容的版权合法,我相信还是不会面面俱到的。
4、 推广模式的一刀切作风:杭州网通的推广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行政干预的指挥棒指导着市场走向,有利有弊,虽然可以快速打开市场,但没有顾及群众的逆反心理,尤其采用强行入户,新建小区一律不接入模拟,要装只能装数字;新装用户,一装好就马上切断模拟的霸王行径,使得杭城老百姓也是非议不断。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其实并不利于一个产业今后的正常发展。后遗症很大。
5、 雄厚的资本,网通的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的长处在于有各大资本集团的共同支撑,而且现在的IPTV产业已经成为一项F1运动,前期投入相当大,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那就只适合冷眼旁观。
总结: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杭州网通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确的产业目标,一个利益一致的运营主体,一个集成了政府和舆论的市场推动力量。这些种种构成了他如今的成就。尤其是,他在整个推动过程中,由于结合了各方的利益,无论在技术和推广上,各个操作者如企业,媒体都会以一种主动的姿态投入进来,极大的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项目的结果。可以说:资本结构注定了杭州网通发展的现在。
但在实际推广中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我们推敲,毕竟做为一项长远的产业来看,绝对不能贪图一时之快
2005-3-2
说明: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对提及的任何个人以及单位的观点只代表本人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可以说,从目前的IPTV发展来看,各个地区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内容或模式的困扰,在推广效果上始终没有太大的起色。所以,我们分析杭州网通在此发展中的经验,对于IPTV的产业发展是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一、 背景:
杭州网通的IPTV能发展到今天的成绩和他的资本背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杭州网通的资本组成结构有:杭州网通,杭州广电、市政府、企业(数源电子等)、报社,我们来分析他的资本结构,是一个已经涵盖了IPTV产业发展所需的各大环节的产业链:网通(网络运营商)、广电(内容提供商)、市政府(市场推动者)、企业(产品供应商)、报社(市场舆论)、思华(技术提供商),这些构成了他在发展IPTV方面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保证。也是他能顺利实施项目计划的最大资本。
网通和广电的结合,是一种三网合一的模型,他为IPTV的发展解决了内容上的制约,而且在内容丰富和质量上提供了保证。
市政府的作用在于市场引导,在引导不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强行推广,新建小区和酒店必须安装,虽然这种方式显得过于粗暴,但在市场推广初期,通过这么强有力的方式,对于推广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可以迅速打开市场。而且通过政府,可以保证整个项目的资金链的流畅。
企业的加盟有利于产品线的畅通,尤其又是象数源这样的电视机厂家,在家电产品方面的经验使产品的家电化设计能更符合用户心理习惯,易于接受有助于市场推广。
媒体:捆绑媒体,真实把握市场舆论和市场导向。为推广添风加火。
思华:技术和服务提供商,思华在杭州网通项目上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他和网通签署的基本都是服务性合同,网通需要什么,思华就开发什么。在有强大的资金支撑下,暂时不考虑人力和利润,把杭州网通这快地彻底做深做透,不给其他任何厂家以立足之地。其中,思华光给杭州网通开发OSS的人员就达30多个。
可以说,杭州网通目前的资本结构是杭州网通在IPTV市场领域上能长驱直入的源泉,这种模式虽然不是各个地方都能直接套用的,但这种合作的思维很值得学习,如何在项目里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利益的手段将其牢牢把握住,借助各自的优势,形成市场强大的合力,把市场做大,做强。试想,杭州市政府,如果没有利益和政绩方面的考虑,何以会如此不遗余力的大力推广。
二、 内容:
在IPTV的今后发展中,随着价格门槛的降低,内容所起的作用将是关键性的,用户就是冲着你的内容而来。如果你的内容跟不上了,用户会毫不犹豫的将你抛弃。
杭州网通成功之处,就是在于他在内容资源的整合手法。光是视频内容,以新闻联播为例,他不仅是把其录下来,还细化分解其中的每一条新闻,单独列出,链接。这虽然是一个很细小的变化,但投入的人力成本是相当惊人的,但这种变化所起的效果就使每一个观众能更方便的领略到IPTV的与众不同,我可以直接选看我新闻联播中感兴趣的新闻,而不是为了其中一条新闻而把整个联播都看一遍,这就是一种很人性化的思考方式。只有真正站到了用户的立场去考虑,做出来的产品才会受到用户的真正欢迎。
对于内容的细化,重组,整合,适应不同观众的口味,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也才是一个真正运营级的系统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机顶盒的菜单列项中充分的感受到。
但就不足而言,还有遥控器的点看方式,菜单栏目的设置等方面。
当然,杭州网通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和他有广电的支撑是分不开的,起码在内容的提供和质量保证上,有着先天优势。
三、 产品:
从产品角度来看,杭州网通的STB在设计方面有其细致的地方,如,IC卡的插入尺寸,接口的预留,包装袋的设计等等,尤其是他们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产品今后的不同用途,如,预留了酒店用的外接遥控接口,在酒店内部的产品摆放等等,都是很令人称道的手笔。这就有专业家电企业参与和非家电行业的区别所在了。
四、 运作模式:
在内容的运作模式上,他采用的分散化经营,优势互补的方法,这也是他能把内容做得更广,更细致的保证,一些相关频道上,采用的是外包的方式,由更专业的网站或公司来负责该栏目的建设,保证了该栏目的质量和效果,而对于承接单位而言,能有这么一个面向千家万户推广自己的机会,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象其中的旅游是由tourzj来负责,医药方面由绿康网来承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这种方式不仅提升内容质量,而且分担了很多工作量,使整个内容建设成为一项社会共同建设的举措,打个不是很恰当的理由,就象PtoP,充分整合社会的力量。
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借助网通IPTV的平台,除了整合社会资源外,还可以从各类社会资源上面收取费用,从而形成 网通做的越大,加盟企业越多,收的费用越高,可以把网通做的越大的良性循环之中。
五、 推广:
在推广方面,除了行政干预外,整体安装外。最大限度的利用媒体优势来进行包装宣传是网通的宣传方式之一,他基本上做到了:在杭城主要报纸上,每天都会有一条有关杭州网通的软文广告,在杭城主要电视媒体上,每天晚上黄金时段都会有和数字电视有关的广告,在主要电台上,每个时间段也有广告播出,基本上,杭州网通的广告密度使你在杭城那个角落都会受到他的舆论影响。这是有媒体参与项目的资本优势。
其二,通过各类优惠活动来吸引中间派,这种方法对于购买行为受经济制约的人来说是很有效的方式。
其实,对于IPTV产业来说,他寻求的一个规模效应,只有在有了一定规模之后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象杭州的做法就是先圈地,把用户圈进来后,再慢慢挖钱。数字电视在刚起步的时候,是先采用免费送用户测试,了解需求,完善产品;在正式推广的时候,也是采用免费送或是半价送的方式,烘托市场气氛,打造市场用户基本群,通过用户间的宣传,配合媒体造势,才逐渐发展壮大的。这在资金和产业方向支撑上政府的态度有决定作用。
六、 售后:
一个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完善的售后,那只能说这个产品是失败的,。
首先:人员素质:专门的咨询服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
其次:反应速度;装机,申请后24-48小时上门服务,出现故障:最快速度人员上门解决。
第三:信息畅通:有专门的热线负责沟通。24小时在线。
七、 问题:
谈了这么多杭州网通的优点,我们来剖析他的弊端:
1、 杭州网通的运营模式,资本组成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可参考性,但不具备可复制性,并不能真正做到大规模的全国推广。
2、 家电化设计的网络欠缺性,家电化产品的设计能保证他在外观等方面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但在具体的使用上,因为毕竟IPTV不完全是家电概念,所以还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也许在一开始,用户还没完全注意,但在用户新鲜感过后,问题就会慢慢显露出来。
3、 内容的合法性,这是杭州网通最致命的问题,网通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电视节目,虽然有杭州广电做内容支撑,但也是有局限性的,从他现在的节目来看,是包含了很多频道资源,如“非常6+1”“我猜我猜我猜猜”等,虽然网通除了广电外还有文广的支持,但内容的版权合法,我相信还是不会面面俱到的。
4、 推广模式的一刀切作风:杭州网通的推广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行政干预的指挥棒指导着市场走向,有利有弊,虽然可以快速打开市场,但没有顾及群众的逆反心理,尤其采用强行入户,新建小区一律不接入模拟,要装只能装数字;新装用户,一装好就马上切断模拟的霸王行径,使得杭城老百姓也是非议不断。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其实并不利于一个产业今后的正常发展。后遗症很大。
5、 雄厚的资本,网通的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的长处在于有各大资本集团的共同支撑,而且现在的IPTV产业已经成为一项F1运动,前期投入相当大,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那就只适合冷眼旁观。
总结: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杭州网通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确的产业目标,一个利益一致的运营主体,一个集成了政府和舆论的市场推动力量。这些种种构成了他如今的成就。尤其是,他在整个推动过程中,由于结合了各方的利益,无论在技术和推广上,各个操作者如企业,媒体都会以一种主动的姿态投入进来,极大的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项目的结果。可以说:资本结构注定了杭州网通发展的现在。
但在实际推广中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我们推敲,毕竟做为一项长远的产业来看,绝对不能贪图一时之快
2005-3-2
说明: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对提及的任何个人以及单位的观点只代表本人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前一篇:灯少看厂家---UT
后一篇:灯少看厂家—-盛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