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IPTV厂家纵横 |
IPTV概念成为市场追捧的宠儿,在纷纷转投于内的众多企业之中,盛大的IPTV战略的不断被暴光似乎使人看到了一个新的传奇的即将诞生,于是乎,一夜间,盛大成为了IPTV的民营代表者。但究竟是IPTV会成就盛大,还是盛大托起IPTV的天空,盛大的IPTV路究竟会怎么样?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市场动作目的:多方位经营 降低风险
作为典型的民营企业,盛大走过的路可谓坎坷而曲折。最后借助一款游戏成就了他的兴盛。但也从此在盛大的身上深深的刻上了游戏商的烙印,毁誉参半。而在中国的传统意识环境里,游戏一直是不务正业的象征,盛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经营者,整个市场地位也是非常尴尬的,甚至其公司的根基也是非常浅薄的,可能轻轻刮过的一阵政策风,就能把陈天桥的帝国给倾覆。所以,我想当盛大拥有一定规模后,如何来提升其社会地位并且实现企业的灰漂白过程,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做的。
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使得盛大拥有了上市公司的光环,在政策风险的抵御性上增加了一层屏障。可以对政策的波及影响力能有更多的承受能力。但就其公司业务来说,游戏代理的单一和薄弱性就好像是全部放在一只篮子里的鸡蛋,收获大但风险更大,所以收购边峰,收购起点,收购新浪,和环球唱片合作等等一切都是盛大想急于开辟除单纯游戏以外的第二战场的表现,能够使其具有更多的抗风险性,而盛大的娱乐梦想或可称之为IPTV,就是基于对所收购资源的整体应用性上的一个庞大而可行的战略结合。应该说是,收购实现战略、战略促进市场利好、利好导致收购资金的充足,这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链,而在利益链的运转过程中,企业也就达到了分散风险和企业转型的目的与结果。
IPTV战略:恰逢其时,而非刻意为之
本人认为,盛大目前的一切战略着眼点只在于家庭娱乐,游戏是他的先头部队,而IPTV只是在盛大的发展计划中,刚好与他目标相接近的一个热炒的市场概念,于是陈天桥用IPTV来诠释盛大现在所做的,即可以吸引市场目光,又能为盛大的网游身份上更罩上一层高科技外衣,所以我们看到了,在IPTV的热浪中,陈天桥的卖了股票也要做IPTV的豪言显得格外强势,为什么?因为他需要一个市场的切入热点,而IPTV这个市场大热门恰逢其时。
如果IPTV的发展顺如人意,则盛大可以借此顺利上路;但可惜目前IPTV的发展受到了来自政策的极大阻碍,阻力之大,是盛大所没有预料到的,于是,现在盛大在各种公开场合开始和IPTV划清界限。因为IPTV现在所遇到的无法规避的政策问题成了盛大发展的绊脚石 ,而IPTV本来只是盛大的一个宣传突破口,现在却使其陷入了一个风险的泥潭中。
一石二鸟之计:IPTV计划与抗风险本质
盛大的家庭娱乐梦想和目前的IPTV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就效果而言,IPTV只是家庭娱乐梦想中的一部分,而IPTV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如同盛大所设想的那样。任何推动产业发展的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利益目的,对于盛大,最简单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游戏人群从PC扩大到TV,而其所依托优势和IPTV的其他推动者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就导致了他在IPTV的计划实施中的独树一致性。整个的战略实施就展示出其独特性。
借IPTV的名气来推动市场,借网络游戏来切入市场。这是盛大在一开始所实施的,因为游戏是他的根本,这是他的发家本钱,而全国几千万的网络游戏用户和游戏发售网点是他的运营基础,没有这个,盛大就无所谓开始其迪斯尼梦想。
盛大在IPTV的实施中,一直都在规避着各种政策风险,并在不断的收购、合并中增强这自己的抗风险筹码。除了内容是自有外,其他的资源都是通过整合来的,从而把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点,他所收购的都是内容平台,即使IPTV做不了,凭借这些资源做其他的都可以。
他在IPTV方面的举动也是,规避了IPTV的电视节目的政策风险,盛大不提电视内容,只提游戏,从游戏入手,当游戏STB被认可的时候,他可以把视频内容作为一个必要补充集成进去,至于到时候是否喧宾夺主,那就看情形了。这和目前把视频放第一,游戏做补充的方式相反,但这也是盛大从自身实力出发的结果。包括现在在IPTV比较敏感的时刻,又规避了IPTV的名称,而以家庭的娱乐中心来代替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IPTV只是盛大的一则表面文章,在规避风险中不断前进的娱乐家庭是他的梦想。陈天桥是一个好棋手,IPTV概念只是他在实施计划中顺手拈来的一手棋,可视局势不同而可保可弃。
虚拟运营梦: 盛大胸口的三根鸡肋
盛大的运营模式是虚拟运营,以其内容为资本,整合为优势,来实施自我运营,这一点可以从他目前公司的SDG、SDO、SDS三大部门可以看出。但在中国这个梦想之路将很艰难:
1、 内容误区:多不等于优势。
盛大一直在致力于完善其内容,但内容的完善并不一定能在用户中一齐爆发,更在乎用户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毕竟是收费项目。而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不免受到硬件的限制, 因此数量并不一定演化为优势。一个小小的遥控器也许并不能承载多样化的操作方式,终端的局限成为内容扩张瓶颈,而且当终端越来越象PC的时候,PC的各种先天优势又会对盛大的盒子产生新的冲击。
2、终端局限:PC的先天优势以及终端的局限是盛大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为了满足更多的内容体验,把一个盒子做的更像PC的时候,这就成为了它的弱势:功能不如PC强,价格要比STB贵,而且又是出售的方式,这个时候的市场定位就很复杂:网络游戏迷会更偏向于购买PC,家庭用户会更倾向于赠送的STB,这唯一的购买人群就是喜欢XBOX,PS2的人员了,这其实就有带出了市场运营方面的问题。
3、 运营难题:游戏模式≠盛大模式
运营的几个关键点在于用户定位、市场开拓、运营模式和政策风险
用户定位:设想中的定位是明确的,但硬件的本质与尴尬性决定了会真正购买的这部分比例不是很高
市场开拓:当目标市场的人群过少的时候,硬件销售的推广就是一个难题,送不可能,卖又难卖。如何把盒子推到每一个用户客厅,是关系到梦想成败的关键,出90万来招聘销售高手,这对陈天桥来说,划算。
运营模式:盛大具备虚拟运营的基础,游戏为他积累了经验,点卡销售网络是其实施、售后的保证。但游戏的运营模式和IPTV的运营模式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简单的套用。游戏只是应用上的突破口, 盛大的游戏商的身份在推广IPTV的时候要适当减少光环。游戏网络对于盛大来说有可能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盛大所操作的方式的唯一的问题是盛大独占了这个蛋糕,使传统运营商只是处在了利润的边缘。这就使其的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盛大的运营策略能否受到运营商的认可是关键,单纯的企业化运营,置网络运营商于何处,这不是网络游戏运营,他们是不会愿意把运营权交给盛大的。这是盛大面对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所以盛大的游戏运营模式绝对不等同于可以推广成盛大模式。
政策风险:难迈的槛
在中国,虚拟运营还更多处于小打小闹阶段,盛大的举动,如果成功,对电信、广电的业务发展是一个打击。但在中国,宣传一直是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的,像盛大这样的民营资本如果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发展迅猛,万一尾大不掉,那这方面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国家对你的控制体现在那里。万一你通过你的视频网络去传播不该传播的东西怎么办,这个影响力如何控制,所以说现在的IPTV市场上,电信,广电之争,还是可控的,但盛大也进来争,那是很难允许的。在运营上,你只能是合作者,而不可能是真正的操盘者。
这一软肋 使得运营之路对于盛大来说是漫长的。
盛大的三大部门独立其实是为了完善盛大产业链上的三大要点,但其各自的不完善处,使其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难结。反而构成了软肋。如何解开这个亚历山大的神秘之结则是盛大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个人认为:在战略布局上,盛大立足内容可使其拥有可进可退的优势,但运营上,盛大试着整合广电和电信的资源,充分利用其政策上的优势,把运营开辟成有运营商参与的企业化运作这会是一个方法。
也许对于盛大,对于陈天桥,现在谈十年回首,登临意还为时过早,而“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有神州”可能更适合此时的他们。
2005.6
说明: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对提及的任何个人以及单位的观点只代表本人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市场动作目的:多方位经营 降低风险
作为典型的民营企业,盛大走过的路可谓坎坷而曲折。最后借助一款游戏成就了他的兴盛。但也从此在盛大的身上深深的刻上了游戏商的烙印,毁誉参半。而在中国的传统意识环境里,游戏一直是不务正业的象征,盛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经营者,整个市场地位也是非常尴尬的,甚至其公司的根基也是非常浅薄的,可能轻轻刮过的一阵政策风,就能把陈天桥的帝国给倾覆。所以,我想当盛大拥有一定规模后,如何来提升其社会地位并且实现企业的灰漂白过程,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做的。
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使得盛大拥有了上市公司的光环,在政策风险的抵御性上增加了一层屏障。可以对政策的波及影响力能有更多的承受能力。但就其公司业务来说,游戏代理的单一和薄弱性就好像是全部放在一只篮子里的鸡蛋,收获大但风险更大,所以收购边峰,收购起点,收购新浪,和环球唱片合作等等一切都是盛大想急于开辟除单纯游戏以外的第二战场的表现,能够使其具有更多的抗风险性,而盛大的娱乐梦想或可称之为IPTV,就是基于对所收购资源的整体应用性上的一个庞大而可行的战略结合。应该说是,收购实现战略、战略促进市场利好、利好导致收购资金的充足,这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链,而在利益链的运转过程中,企业也就达到了分散风险和企业转型的目的与结果。
IPTV战略:恰逢其时,而非刻意为之
本人认为,盛大目前的一切战略着眼点只在于家庭娱乐,游戏是他的先头部队,而IPTV只是在盛大的发展计划中,刚好与他目标相接近的一个热炒的市场概念,于是陈天桥用IPTV来诠释盛大现在所做的,即可以吸引市场目光,又能为盛大的网游身份上更罩上一层高科技外衣,所以我们看到了,在IPTV的热浪中,陈天桥的卖了股票也要做IPTV的豪言显得格外强势,为什么?因为他需要一个市场的切入热点,而IPTV这个市场大热门恰逢其时。
如果IPTV的发展顺如人意,则盛大可以借此顺利上路;但可惜目前IPTV的发展受到了来自政策的极大阻碍,阻力之大,是盛大所没有预料到的,于是,现在盛大在各种公开场合开始和IPTV划清界限。因为IPTV现在所遇到的无法规避的政策问题成了盛大发展的绊脚石 ,而IPTV本来只是盛大的一个宣传突破口,现在却使其陷入了一个风险的泥潭中。
一石二鸟之计:IPTV计划与抗风险本质
盛大的家庭娱乐梦想和目前的IPTV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就效果而言,IPTV只是家庭娱乐梦想中的一部分,而IPTV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如同盛大所设想的那样。任何推动产业发展的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利益目的,对于盛大,最简单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游戏人群从PC扩大到TV,而其所依托优势和IPTV的其他推动者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就导致了他在IPTV的计划实施中的独树一致性。整个的战略实施就展示出其独特性。
借IPTV的名气来推动市场,借网络游戏来切入市场。这是盛大在一开始所实施的,因为游戏是他的根本,这是他的发家本钱,而全国几千万的网络游戏用户和游戏发售网点是他的运营基础,没有这个,盛大就无所谓开始其迪斯尼梦想。
盛大在IPTV的实施中,一直都在规避着各种政策风险,并在不断的收购、合并中增强这自己的抗风险筹码。除了内容是自有外,其他的资源都是通过整合来的,从而把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点,他所收购的都是内容平台,即使IPTV做不了,凭借这些资源做其他的都可以。
他在IPTV方面的举动也是,规避了IPTV的电视节目的政策风险,盛大不提电视内容,只提游戏,从游戏入手,当游戏STB被认可的时候,他可以把视频内容作为一个必要补充集成进去,至于到时候是否喧宾夺主,那就看情形了。这和目前把视频放第一,游戏做补充的方式相反,但这也是盛大从自身实力出发的结果。包括现在在IPTV比较敏感的时刻,又规避了IPTV的名称,而以家庭的娱乐中心来代替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IPTV只是盛大的一则表面文章,在规避风险中不断前进的娱乐家庭是他的梦想。陈天桥是一个好棋手,IPTV概念只是他在实施计划中顺手拈来的一手棋,可视局势不同而可保可弃。
虚拟运营梦: 盛大胸口的三根鸡肋
盛大的运营模式是虚拟运营,以其内容为资本,整合为优势,来实施自我运营,这一点可以从他目前公司的SDG、SDO、SDS三大部门可以看出。但在中国这个梦想之路将很艰难:
1、 内容误区:多不等于优势。
盛大一直在致力于完善其内容,但内容的完善并不一定能在用户中一齐爆发,更在乎用户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毕竟是收费项目。而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不免受到硬件的限制, 因此数量并不一定演化为优势。一个小小的遥控器也许并不能承载多样化的操作方式,终端的局限成为内容扩张瓶颈,而且当终端越来越象PC的时候,PC的各种先天优势又会对盛大的盒子产生新的冲击。
2、终端局限:PC的先天优势以及终端的局限是盛大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为了满足更多的内容体验,把一个盒子做的更像PC的时候,这就成为了它的弱势:功能不如PC强,价格要比STB贵,而且又是出售的方式,这个时候的市场定位就很复杂:网络游戏迷会更偏向于购买PC,家庭用户会更倾向于赠送的STB,这唯一的购买人群就是喜欢XBOX,PS2的人员了,这其实就有带出了市场运营方面的问题。
3、 运营难题:游戏模式≠盛大模式
运营的几个关键点在于用户定位、市场开拓、运营模式和政策风险
用户定位:设想中的定位是明确的,但硬件的本质与尴尬性决定了会真正购买的这部分比例不是很高
市场开拓:当目标市场的人群过少的时候,硬件销售的推广就是一个难题,送不可能,卖又难卖。如何把盒子推到每一个用户客厅,是关系到梦想成败的关键,出90万来招聘销售高手,这对陈天桥来说,划算。
运营模式:盛大具备虚拟运营的基础,游戏为他积累了经验,点卡销售网络是其实施、售后的保证。但游戏的运营模式和IPTV的运营模式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简单的套用。游戏只是应用上的突破口, 盛大的游戏商的身份在推广IPTV的时候要适当减少光环。游戏网络对于盛大来说有可能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盛大所操作的方式的唯一的问题是盛大独占了这个蛋糕,使传统运营商只是处在了利润的边缘。这就使其的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盛大的运营策略能否受到运营商的认可是关键,单纯的企业化运营,置网络运营商于何处,这不是网络游戏运营,他们是不会愿意把运营权交给盛大的。这是盛大面对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所以盛大的游戏运营模式绝对不等同于可以推广成盛大模式。
政策风险:难迈的槛
在中国,虚拟运营还更多处于小打小闹阶段,盛大的举动,如果成功,对电信、广电的业务发展是一个打击。但在中国,宣传一直是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的,像盛大这样的民营资本如果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发展迅猛,万一尾大不掉,那这方面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国家对你的控制体现在那里。万一你通过你的视频网络去传播不该传播的东西怎么办,这个影响力如何控制,所以说现在的IPTV市场上,电信,广电之争,还是可控的,但盛大也进来争,那是很难允许的。在运营上,你只能是合作者,而不可能是真正的操盘者。
这一软肋 使得运营之路对于盛大来说是漫长的。
盛大的三大部门独立其实是为了完善盛大产业链上的三大要点,但其各自的不完善处,使其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难结。反而构成了软肋。如何解开这个亚历山大的神秘之结则是盛大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个人认为:在战略布局上,盛大立足内容可使其拥有可进可退的优势,但运营上,盛大试着整合广电和电信的资源,充分利用其政策上的优势,把运营开辟成有运营商参与的企业化运作这会是一个方法。
也许对于盛大,对于陈天桥,现在谈十年回首,登临意还为时过早,而“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有神州”可能更适合此时的他们。
2005.6
说明: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对提及的任何个人以及单位的观点只代表本人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引用自:原创
前一篇:灯少看厂家---杭州网通
后一篇:CCBN归来话感受系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