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电信3g互联网中国移动通信it评论数据业务增值运营 |
分类: LEEFORCE VIEW |
3G数据业务运营的新思维(2)
文/Leeforce
趋势:从电信到互联网
2007年6月18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清华大学作演讲,说道:“我们需要的是互联网疯子,他必须是那种整天想着互联网,心思都放在互联网上面。包括他回家、半夜里,整个思维都是互联网。我们需要这样的年轻人加入中移动。”这个演讲本身也许并不能证明什么,但至少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重点,那就是当今的电信运营商在思考自身变革的同时,也必需要广泛地向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看齐。
在这里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目前消费者对于无线数据增值业务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互联网应用的延伸。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发展,从最早的电子邮件、新闻传播到如今的个人博客、在线视频等等,已经培养了非常成熟的用户消费习惯。尽管手机用户的覆盖范围比互联网用户更广,但手机平台的数据服务始终受到GPRS等“窄带”的制约,在业务形态和运营模式方面都较互联网落后许多。但3G的到来,将使得手机平台也到达接近宽带的体验质量,而相关的业务形态和运营模式也必将随着带宽的提升而获得进化。
同时,无线互联网和VoIP技术的繁荣,也必将使得手机与传统互联网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并逐渐形成统一的融合业务生态系统。倡导自由、开放的互联网公司尽管在商业模式上与相对封闭的电信运营商有很大的不同,但彼此的用户却往往是高度重叠的。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各种业务也会逐渐融合,而对应的运营体系也会逐渐体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日本的电信运营商早已开始了这方面的业务实践。KDDI可以说是日本目前最成功的3G运营商,它在2006年就率先推出了名为“LISMO”的音乐下载服务,其前提就是同时支持手机下载和传统互联网类似苹果iTunes的混合业务结构。最近,KDDI更是做出宣告,将在2007年秋天将其旗下面向电脑的信息网站和面向手机的信息网站统一成同一品牌“au one”,并将在同时引进互联网巨头Google的Gmail电子邮件服务,支持在跨平台以统一的用户ID登陆访问。
从这些角度来说,3G时代的电信运营商要向互联网看齐,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那么,当今的互联网业务形态正在发生怎样的变革呢?
2007年9月,美国知名技术前沿网站Read/Write Web在专栏中提到了Web发展的10大趋势(10 Future Web Trends),包括语义网络(Semantic Web)、人工智能(Artificial)、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移动性(Mobile)、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网站在线服务(Web Sites as Web Services)、在线视频与网络电视(Online Video / Internet TV)、富媒体应用程序(Rich Internet Apps)、全球化网络(International Web)和个性化定制(Personalization)。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不在这里作完全的展开,但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全球的互联网业务架构目前正在经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这些变革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这些外界的广泛变革,统统会演化成具体的消费需求,进而影响到整个电信运营体系的进化。
(待续)
![]() |
LEEFORCE VIEW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