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企业收购国家

(2007-09-17 21:13:44)
标签:

IT/科技

企业

收购

国家

经济

政治

社会

历史

分类: LEEFORCE COLLECTION
 
 
前两年讨论3G政策的时候,我国一些学者就提出过“国家被劫持”的惊人论调。而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扩散、渗透,企业资本在社会运转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里面,不仅包括中国移动这种具备3亿用户的国企,也包括腾讯科技这种同样具备3亿用户的民营海外上市公司。
 
在巨型企业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的政治正在变得越来越弱势。而这一点,士郎正宗在他90年代的漫画《攻壳机动队》中就已经将其揭露出来:在2029年的近未来假想世界中,跨国企业巨头已经在事实上取代政府而获得对人类社会系统的实际操纵权。
 
这本《当企业收购国家》中,通过列举多年来各种各样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对“企业操控社会”这一进化的征兆做出了预见性的描述。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寄希望于随着信息网络不断发达而崛起的消费者阶层的群体力量,并期待这种群体力量能够代表人类社会与巨型企业们达成一种相互制衡。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场权力的转移,也是人类进化的征兆。
 
至于传统的政治,那已经是落伍的玩具,不玩也罢。
 
以下介绍摘自豆瓣(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98661/):
 
本书是英国著名女学者诺瑞娜·赫兹在2001年创作的作品,也是她最具思想性的一部著作。本书一出版,迅速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荷兰文、韩文、葡萄牙文、日文、中文(繁体字)等多种文字,影响力巨大。
 
本书的适时出现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迅速扩大有其特殊背景。
 
今天,我们身处真正的“地球村落”。通过互联网络和新兴技术,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各种资讯,跟世界各个角落的陌生朋友沟通交流,这种便利性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隐患。诚如本书中所云:在目前全球100大经济体中,有5 1个是企业,只有49个是国家。当企业的势力、财力胜过国家后,全球化带来的到底是福是祸?我们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是未知数,但在这未知之中,隐隐藏着忧虑。
 
比较令人担忧的是,在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国家,由于受到优厚投资条件的诱惑而无法拒绝一家跨国公司的投资;而在这之后,处于消费地位的个体同样也无法抗拒跨国公司提供的服务,甚至在更多时候,总是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而在不对称的信息通道里,充满了欺骗、隐瞒和阴谋。因此,当媒体披露“耐克”、“阿迪达斯”的血汗工厂等丑闻事件时,常常令人愤怒不已。
 
这是全球化带来的明显弊端,就如同全球化的普遍性一样,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在发生类似的事件,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市场发生得更多。但正因如此,那里的消费者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这也是我们为何选在此时出版本书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书中的观点都表示认同。毕竟本书作者来自西方,其观察问题的角度及立场肯定与我们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对待不同体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时,作者的措辞不免有失偏颇;同时,对一些国家实施的政策,也不乏具有批判性的评述。为此,我们已作了适当的删减,同时也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保持批判和审视的态度,学会分析,加以鉴别。
 
诺瑞娜·赫兹(Noreena Hertz),现居英国伦敦,担任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商业中心副主任。
 
诺瑞娜·赫兹是公认的经济全球化领域的专家,她曾为《华盛顿邮报》、《新政治家》、《观察家报》、《卫报》等多家国际性报纸撰写专栏,亦常受邀于电视及广播节目担任评论员。
 
她还是俄罗斯事务专家,于1992年协助世界银行向俄罗斯建议经济改革之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她参与了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埃及等国共同进行的“中东和平进程”。
 
在学历上,赫兹拥有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及经济学学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华顿商学院企业硕士学位,后来还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Leeforce

LEEFORCE BOOKs

http://book.leeforce.com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