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锅头第二天草根众口八十年代娱乐 |
分类: 新闻及其新闻人物专访 |
春晚冯氏菜谱难满足众口
春晚最初的创立和开办春晚的前几期,回顾起来,不仅相声、小品语言类节目突出,更主要的是借助名演员,打开了局面,甚至一度成为春晚的一个习惯和传统。最近几年,春晚似乎不注意演员的影响力了,更加关注草根,拿草根做春晚的重要看点和支撑点,撑起春晚年夜饭,主打招牌菜。
过去春晚,尤其是八十年代的春晚,歌曲类的节目屡屡出新歌,第二天就红遍大江南北。如今歌曲类的节目因质量下降,鲜有一炮红了,不如过去,年年推出新歌,各个红火。曾的《黄土高坡》、《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等歌曲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开创了小品的先河,后继的赵本山、黄宏、郭达、宋丹丹等,虽说深受观众喜爱,但总觉得跟过去比,欠火候,总觉得少了一个味。小品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歌舞类的就是凑个热闹,看不出新意,凑数的,拖延时间的东西,给人新奇、一亮的感觉没有了。过去的春晚,杂技也是一个看点和热点,如今这里的节目少了,杂技水平也渐渐的有点淡了。
魔术火了,火了魔术,火了刘谦,年年刘谦,感觉仿佛还是去年的春晚。
当下,观众欣赏心理和要求高了,冯小刚这顿年夜饭估计压力不轻,预计会捡拾回不少春晚丢掉的宝贵东西,尤其是用知名、著名演员做春晚的柱子。这种手法多年不用了,再捡拾起来,估计也会有新鲜感,尤其是著名演员的台上互动性是不可低估的,曾经总上春晚的一些演员该知道,那效应是空前。不过也难说,现在观众欣赏心理素质高了,欣赏要求也随之增高了。十三亿人的一桌年夜饭,让谁做都不易,继承优秀的也会遭遇说三道四,全变也会遭遇唾液,众口难调。吃饱,不是吃华丽,估计会好一些。华丽总是有着更多的残缺,普通属于普遍,正象过年,有饺子就行,小酒可以是茅台,也可以是二锅头吗!有饺子过年,没饺子其实也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