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革纪(阿弋):“小时代”影响了大时代

(2013-06-30 00:05:18)
标签:

原因

部分

精神

建设性

青年人

娱乐

分类: 新闻及其新闻人物专访

胡革纪(阿弋):“小时代”影响了大时代

    电影《小时代》两天过亿的票房,引起人们的热议,吐槽的多,盛赞的少。为什么在一片骂声中《小时代》票房飙升呢?我们不能以骂或讥讽看待问题,尤其是不能以妒忌的心理和眼光看待《小时代》。文艺需要、鼓励百花齐放,你想要满园春色,想要姹紫嫣红就该容得下各种花开,家花野花都开才是春天。

《小时代》的“火”会在哪里?是值得深思的,如果该片真的一无是处,就是“烂片”一定没有人花钱去看,为什么人们会骂骂咧咧地走进影院,不值得深思吗?不值得探讨吗?批评是以建设性的才是良性的文艺评价,骂粗口不是文艺精神,也不能是文艺精神。大时代的背景之下,出现了“小时代”。小时代里的人不是少数,而是多数。这个小时代里,都是什么人?为什么被人认为是带有扭曲的心理和素质?为什么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喜欢《小时代》?其实,大时代中的小时代,恰恰是一些人,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也不知道为什么努力着,不知道为什么奋斗着,为什么就颓废着,为什么无目的的生存。

一个时代里,人的心理决定未来的路。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样的青年心理和青年理想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和前途。看一个时代,时代的心理很重要,要知道,青年人喜欢什么,就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对于《小时代》,业内人不认为是“电影”是“PPT”,中老年人认为是没用脑子编故事,看不懂。思想的断层,生活追求的断层,让《小时代》不被看好和得意。但是,绝对不能轻视,《小时代》确实有人喜欢,有人看。每一代人的想法和心理、思想、思路不一样,很难在艺术里统一。《小时代》之所以有人看,甚至得到一些人的热捧,绝对不是出于看看“烂”到什么程度才去验证的,一定有一些内容符合了某些人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欣赏需要。所以说,看长处,看短处,一个公允的评价才是合乎道理的,也是有着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事情要一分为二看

当下,谁的理想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书都不好好读了,别说生活了。生活无望的时候,指望就空了。没有指望的希望着,只能是绝望中挣扎,懈怠生命,懈怠尊严,等待着,等待着。谁的理想离开了残酷的现实?房子、车子、票子,对于青年人是梦想,是可望不可即的,似乎很遥远。然而,这些都是生存只需,都是体面所要。谁都有呢?只有在嬉皮士的娱乐里,找一点心灵的安慰,这才是《小时代》迎合一些观众所需,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