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弋:中国编剧小抄多精神病多?

(2008-11-30 13:43: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及其新闻人物专访

            阿弋:中国编剧小抄多精神病多?

 

 

         打开电视看电影看电视剧都是雷同类似的题材作品,而且一窝蜂,那些标榜名编剧的作者,制造的都是复制品,都是类似小学生小抄的作业。好在这些作品还被修改过,还是有一定市场和价值的。精神病编剧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很多自以为是的编剧,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编剧,自己像小偷一样编剧出一个本子,不肯拿出来让人检验,说是怕被抄袭,侵犯版权。实际上,拿出来也没有多大的价值,你能想到的枪手早就想到了。

        现在的剧本打上包装、创意的外包装,实际是换汤不换药。精神病编剧表现在自己的最好,故事好,人物可塑性强,能立住脚。编剧就是拿剪子、报纸、电脑复制、粘贴剧本?这样的人太多了。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剧本,再加上俗气的演员,一部剧不砸才怪。

      小抄们一窝蜂,一阵风军旅题材,一阵农村题材,一阵儿童题材,一阵历史剧改编,无用功太多。有眼光的制片人和导演、投资商是不会跟风的,会清醒地回避题材集中的。有些编剧就是和裁缝一样,什么衣服款式时髦就做什么样的服装,美其名曰时装,不过是抄袭版的山寨版的跟风之货色。

      精神病编剧自以为是,自己的最好的,别人都不行。有些作品的确有点市场,专了个空挡,算自己成功,于是大肆标榜自己,谁的都不行,睁眼说瞎话,鸡蛋里挑骨头,找别人的毛病,自己的毛病比谁都多。没有自律、自尊,只能用妄自尊大、目无一切、自以为是来形容他们。

         有些编剧自己包装出来的,挂个名字一部作品就是名编剧了,漫天要价不可一世,俨然没有他中国影视界就会倒闭关门,不可一世的架子,实际上是可有可无的人,可有可无的人实际就有废物的一面。

       什么都能编,什么都能写的精神病更多。殊不知什么都能编,什么都能写的编剧是最危险的,因为抄袭的东西太多。高明的抄袭者抄袭国外的,不高明的抄袭国内的,更损的精神病编剧直接骗创意,把别人的东西拿来东拼西凑成自己的,结果投资商一看就恼怒。

        聪明的编剧要掌握生活的本原内容和生存哲学,通过影像语言来表达一种生存状态,能够把时代里的主旨精神把握的到位,无论什么题材都是可以讲述一段历史和记录一段生存时光。特别聪明的编剧是知道写完剧本谁要,谁来演,谁来投资。投资商不惯着编剧和导演,必须是赚钱的本子。所谓的赚钱的本子就是观众喜爱的。有的编剧不明白操作之道,认为自己的本子无可挑剔,的确也是好本子,但是投资商为什么就不要呢?原因是投资商考虑成本,你搞的都是场面,谁肯拿钱啊!室内情节、北京跟讲相声似的剧本谁要啊!有时候编剧也考虑运作成本问题,想用故事吸引人,再好的故事我敢说没人敢拍摄。因为投资商面临市场,面临电视台和影院、观众,要解决的不是故事,而是市场问题。

     投资商不和电视台、发行商沟通就自己制造电影电视剧,那肯定是废品,不是废品也是危险品。再好的剧本发行商不认,发行商只认得班底,谁导演,谁主演,都有哪些大腕,其次才是故事,再次是卖点、看点。这些都不是精神病编剧所知道的,今天我就做回精神病鉴定专家和精神病医生,告诉你们这些良方药剂,写剧本光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是走死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