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娱乐/八卦阿弋官方网站阿弋影视社会/纪实随笔/感悟阿弋 |
分类: 杂文 |
|
|
可以肯定的说,春晚在成熟,无论从转播技术还是表演都比以往进步。为什么观众的热情没有以往高了?那是因为观众的欣赏层次提高了,欣赏水准高了。所以要求就各不相同了。 我这里要说的,不是春晚的整体。而是个体。以往的春晚都有经典的作品让人过目不忘,甚至有经典的句子,歌曲、舞蹈,让人百听不厌,百看不烦。 譬如,赵本山的“围着你转,你是太阳啊!耗子给猫都当伴娘了。脱了马甲我也认识你。”舞蹈千手观音和部分相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 从春晚对社会开播以来,培养了无数的艺术家和表演人才。现在的春晚很少出新人,很少有好歌,好曲,好舞和经典作品出现。 “一炮走红”的现象没了。为什么? 因为,用的新人少了。就是有新人也是在“XXX”奖赛里出来的。 过去没那么多的“赛”,也红了好多人。 春晚只要上去就“红”,所以功利思想就占据了部分人的心,挖空心思上春晚,不是想出经典作品了。 多少好歌都出自春晚,让我们耳熟能详。可是,最近就是少了。 笔者以为,出现以上的情况,完全是创作人员脱离了生活。 艺术被生活里的其他事情占据了。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升华的生活。这谁都明白。可是,但是,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功夫在“外”。 当然,不能把春晚不出经典作品归咎于中央电视台,其实他们也梦寐以求地出好作品,杰出的人才。也不能说一点没责任。 经典作品出来有很多的因素,不仅要有好的素材,还要写好本子(策划),还要表演好,还要有恰当的表演人才,还要有团结敬业的精神。 能上去就是胜利! 能上去就是成就! 能上去就是一切! 工夫在外,怎么能出作品? 想导演们也是矬子里拔“大个”了。 萝卜一筐,要一个,还是要比较的。 再有,老面孔太多。 老面孔多有好处,也没好处。 老面孔有观众缘,这虽无可厚非。但是,别忘记了,春玩本身就有相当大的观众缘。 新人新作品,新气象,没什么不好。 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 晚会就是娱乐! 娱乐是主旨。 过年吗?就该开心。 小品的增加,似乎体现了晚会求乐的本意。 求乐也要讲层次。 春晚是过年的“大宴席”。“满汉要全”。 再一个,春晚似乎总照顾“老人”。 一个小品一帮人,有的就一两句台词,有必要吗? 谁都想露脸。露脸也要脸啊!混个眼熟,有意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