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说 |
第二卷 《粉红嚣尘》之二十七
钢材合同签定的很顺利。
经过谈判,依万公司同意先发钢材到中国,胡愈以现汇汇到纽约银行再中转到依万工厂的帐户上。
胡愈他们定完合同就回到中国绥芬河口岸。
王清给家里打电话,是她母亲接的说她父亲病了,是肝癌,已经是晚期。她伤心地上路了,回家照顾她父亲。
王清在和胡愈在一起的时候时常打电话回去,总是遭到他破口大骂,死活不认她了。
听她母亲讲,在他住院期间,他总是叨咕王清。她是家里最小的。前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其实,他爸爸最爱她,是处于爱护和关心,他才骂她。现在已经是这样了,他只有思念和盼望了。这个胡愈是理解的。
她走后第七天胡愈得到依万的电传,说货物在十五天内到口岸。他抽时间去了河北,到王清家乡。王清在火车站接到他。把他安排到宾馆,她的母亲和姐姐来看望他,对他还是很喜欢的。他就是着女人喜欢的那种男子,会来事。
姐姐和母亲对胡愈的喜欢,使王清感到安慰。只是不能进家门,她怕她父亲骂他。
胡愈苦笑说:“我又不是偷人。光明正大的找对象,结果象底下工作者。”
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是他考虑没有必要和一个将死去的老人争什么。
解释有些时候是没有用处的。
他住了三天,给王清两千元千人民币,这是他仅有的了,希望她给她父亲买一些可口的东西吃。王清知道他目前的处境,坚决不收。最后在胡愈的坚持下,她含着泪收了。
胡愈回到口岸的当天,她的父亲离开了人事。
在电话里他安慰王清节哀,并在朋友处借了四千元钱寄给她,让她在家乡给父亲做丧事。丧事做完,她在家安慰自己的母亲,想多陪她几天。胡愈表示赞同。
俄罗斯来电传说钢材比较紧张,再推迟一段时间,并一再表示一定按合同履约。
胡愈在口岸已经靠借钱等货了。
他找了两家接货单位都已经备好资金,货一到立即支付。
王清来电话要来口岸,胡愈考虑费用紧张就让她在家多陪陪母亲。
王清知道胡愈遇到困难了。她很担心他。
王清在街上看到一家美容院招美容师她就走了进去。
通过交谈女老板就以一个月两千月的工资待遇招聘了王清。
王清的想法是分担他的负担,给母亲一个稳当的依托。她给胡愈打电话,胡愈没说同意也没反对,让她看着办。
这样一来,胡愈忙于事物有半年没和王清见面。
钢材终于到货了。扣除成本,足足赚了一千三百多万。
处理完销售事宜他当天就去了河北。
他没有告诉王清钢材的实际收入。原因是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女老板坐东,在喝酒的时候,王清不想喝,女老板说了一句,你那天和强哥不是喝了一斤多吗?胡愈听了一怔,看看王清,王清正给女老板眼色。他没说什么,但是心里有了一思疑虑。
胡愈住了七天,给她留下三万元钱就走了。
胡愈回到公司组织了一大批货物,主要是女士内衣和羊毛衫价值一千多万。
货物到的当天,周经理去货场接的。
在货场南方来的货主罗经理让秘书小毕陪着周经理看样品。
周经理点完数目当天和罗经理去了夜总会。
夜总会总是和肮脏联系在一起。
小毕是个标志的南方女孩,二十三岁,青春活力焕发,人也机灵,很着人喜爱。
在漂亮的女人面前,没有男人不动心,除非他有病。
女人欣赏男人用一生,男人喜欢欣赏女人是天性,但是不一定总藏在心里。
小毕在舞台上唱歌。歌声很动人。特别是感动的是周经理。
因为歌是唱给他的。
他在专注地听,心境却有一种渴求的火在燃烧。
罗经理看看周经理说:“怎么样?我的秘书可以吧。要不要她今天晚上伺候伺候你啊?她可是个尤物,懂风情啊!”罗经理淫荡地暗示周经理。
周经理舔着嘴唇说:“用那么客气吗?”
罗经理说:“不必推辞了。潇洒潇洒吗?”
小毕扭着杨柳的腰走了回来,罗经理使了个眼色,小毕就坐在周经理的身边往他怀里靠。
周经理早已经不能自持了,一把搂过她来。
罗经理对周经理说:“你们玩,我头有点痛,我先回房间去休息了。小毕啊一定陪好周经理啊。他可是我们的财神爷。”
“你放心吧。”小毕痛快地对罗经理说。
罗经理走后,小毕从包里取出五万现金放在周经理的包里。周经理推辞了一阵就收下了。
小毕说:“钱给你了我这个人今天也是你的。我们罗总够意思吧。以后多关照啊,我们可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啊。”周经理兴奋地说着,手在小毕的裙子里摸起来。
小毕喘着女性特有的激动是的气息,娇滴滴地说:“周大哥,我们也回房吧,我受不了了。”
胡愈因为法院传唤,他没能去货场。
他担保的那笔款人家又催促法院了。
法院找胡愈要求他偿还那笔款。
没办法他只有全额支付了。
第二天,胡愈问周经理货物质量有问题吗,周经理拍着胸说没问题。
胡愈召开了会议,让大家一起行动去报关,尽快把货物给安那朵里发去,一是偿还木材款,二是继续进口木材,三是去给济南的客户搞化肥。
很快一切报关手续办理完了。
在报关的时候商检局的一个主管来了一个电话,让胡愈去一趟,胡愈因为忙就派周经理去了。
周经理去了一会就把商品检验单拿回来了。
胡愈根本不知道他在走向一个质量的陷阱。
一个使他一无所有的陷阱。
胡愈先行去了俄罗斯。
他找到安那朵里,让他准备接货,自己去了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签定化肥的合同。
当时化肥还是很紧张的。胡愈在宾馆里认识一个俄罗斯商人,在讨价还价后,胡愈给他两万美圆,那个商人才同意引见化肥厂的销售总经理。
见到那个化肥的总经理后,经过谈判,勉强同意给胡愈三千吨化肥,合同规定陆续交货。第一批是一千五百吨。
当时中国人在那里买化肥的人好多。化肥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就产生了价格和数量、时间上的竞争。
有竞争就要有腐败的根基。
合同一签定,胡愈马不停蹄给家发回去,让济南方面准备货款。
他也在时时关注着俄罗斯化肥厂的动向。俄罗斯催促多次了。没办法,胡愈给销售总经理三万美圆的好处。证明自己真的要货,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卷 《粉红嚣尘》之二十八
胡愈对化肥销售经理承诺,在有一个月款不到位他可以将计划给别人。
胡愈多次督促家里的钱经理和济南方面联系。
因为自己周转困难,济南方面一直未支付化肥款。
胡愈住了医院。
俄罗斯药剂用的量大,三天病情就好转了。他问护士要多少医疗费用,护士说是免费的。他自己擅自离开了医院。他刚到化肥厂,医院的急救车就来了。护士直埋怨胡愈说他自己擅自离开医院自己的奖金都没了。他觉得奇怪,不要钱自己走还不行啊。后来才知道,感冒发烧必须在医院呆七天观察,直到彻底好了才允许你走,走也要办理出院手续的。
俄罗斯女护士怕他再跑了,干脆在门口放了一把椅子,边看报纸边看着胡愈。胡愈觉得好笑,但是还是牵挂着化肥的贸易。
等他好了去化肥厂的时候,销售经理已经换人了。
原来销售经理收受中国商人贿赂的事情被揭露了,他竟然收了中国商人一百多万美圆,被俄罗斯内务部门逮捕了。
新上任的销售经理以胡愈违约为名取消了合同义务。如果在要,可以在下一年度来定,每年的十一月。
临走,那个新销售经理神秘地问胡愈:“你给那个经理好处了吗?”
胡愈哪敢承认啊!他灰溜溜地走出化肥厂办公大楼。
回到宾馆里,他躺在床上想,钱这玩意成全人,也害人。
钱就是有了睡不消停,没有也睡不消停。
钱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
钱本身没罪,也不肮脏。肮脏的是人,是心。
自己的接近五十万的钱没了。来的快去的也快。
认了。不认有什么办法。
有的损失可以降低,可以挽回,有的就是个永远的失去。
他只有认了,就一条道。
他准备离开这里。他到机场买了飞机票。刚进房间里安那朵里就来了电话。
安那朵里在电话里焦急地对胡愈说,出麻烦了。
一夜。胡愈没睡好,他不知道出了什么麻烦。知道也就有思想准备了。
安那朵里在电话里说的很急,很快。他没听太懂,安那朵里知道他明天来到,就放下电话了。
安那朵里使用的是投币电话。胡愈在打回去的时候,他已经走了。电话是一个俄罗斯女孩接的,告诉他,安那朵里已经走了。
安那朵里接到湖愈,握着胡愈的手,他就哭了。
好半天才高明白,发来的货百分之八十是假冒伪劣产品,俄罗斯海关要求烧毁。
胡愈一听也急了。但是胡愈就是有一个让人佩服的优点,遇到大事不慌。他安慰安那朵里,说如果有问题他愿意再给补偿。
两人来到海关,胡愈亲眼看到货物的确存在质量问题。只好和海关协商,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经过三天的努力,挑出来的商品除了还安那朵里后,只剩下价值三万八千美圆的货物了。
安那朵里给胡愈一个手续,答应继续合作。
胡愈到钢材厂找依万,先问先期的货款收到没有。依万愉快地告诉他收到了。有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是,他们将停止想中国供货,改向日本了。他一再声明,只要有机会还和胡愈合作。
胡愈请谢廖莎和瓦西里吃了一顿饭。胡愈告诉他们,他不能给他们好处了,货被烧毁了。希望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给他们。
瓦西里说:“我们看电视新闻了,没想到是你们的货物。酒不是你们的吧?”
当时酒事件在俄罗斯很有影响。不知道哪家公司给俄罗斯商人发去了一车皮酒精,竟然是甲醇。俄罗斯远东商人用甲醇沟兑成引用酒卖,结果毒死好几十人。
酒精在俄语里就是能沟兑的可以饮用的酒。中国不是,酒精分工业和民用两种。也不知道是翻译搞错了,还是被误用了,还是商人为利害人。
胡愈刚开始去俄罗斯自己去买酒,结果买回来的是醋精。
还有一次,他给王清买了一双意大利皮靴,结果到家才发现是中国和意大利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地是中国。买了一件红裙子是韩国的,到家看也是中国产的。不过质量的确很好。
安那朵里在处理商品,否则他没钱在给胡愈发货物了。
胡愈考虑到要再找机会发展,就在俄罗斯租赁了房子。他没天都出去谈判。
市场是变化的。
商业机会往往只给你一次机会。
胡愈感慨:错过了。
错过就是过错。
过错就有谴责和内疚,甚至悔恨。
我能恨谁?恨周经理?
只能恨自己。自己是这个公司的法人代表。
怨谁?还不是怨自己。
当时,俄罗斯和中国的贸易非常火。一夜暴富不是神话。但是,机会已经过去了。
他善于总结,最后还是自己承认自己用人不当。自己也太相信属下了。
他不知道周经理收到了五万元钱和美女的诱惑。
就是知道了有能怎么样。
周经理是他的姐夫。把他法办了,姐姐和孩子怎么办?他们本来生活就紧张。
问责是有充足理由的,他多次嘱咐过周经理,并且和周经理有关于这批货出现问题,周经理要负全责的命令。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你尽心了,未必尽了力。
他不是那种很看种钱的人。但是他看种自己的失败。
没有人安慰自己。他只有自己给自己解脱苦恼。
好在年轻。
年轻就是资本。
失败是经验。经验是财富。有些财富真不是钱来衡量的。
罗经理在公司知道货物出了问题。他很急。因为还千他三十万货款。
罗经理领着当地几个社会上的人找周经理索要三十万货款。
商人翻脸为了利。
周经理里也是没办法,理亏,将那五万元好处如数还给了罗经理。他想挽回什么。但是,一切都不可能了。
罗经理威胁说:“不给货款就给颜色看。”
在周经理的家里,罗经理威胁说:“我们不去法院,我们自己解决。胡愈不给钱我们就卸了他。”
周经理针锋相对:“他会找你们的,你们给我们造成一千多万元的损失,还好意思管胡愈要钱。你们就等着上法庭吧。”
罗经理命令人拿刀威逼周经理,希望在胡愈回来前拿到货款。周经理家人报案,警察将罗经理带走。他们三天没露面。第四天的时候,他们突然到公司拿走了传真机和电视。等公安赶到的时候,罗经理已经象蒸发了。再也没出现过。直到现在。
钢材合同签定的很顺利。
经过谈判,依万公司同意先发钢材到中国,胡愈以现汇汇到纽约银行再中转到依万工厂的帐户上。
胡愈他们定完合同就回到中国绥芬河口岸。
王清给家里打电话,是她母亲接的说她父亲病了,是肝癌,已经是晚期。她伤心地上路了,回家照顾她父亲。
王清在和胡愈在一起的时候时常打电话回去,总是遭到他破口大骂,死活不认她了。
听她母亲讲,在他住院期间,他总是叨咕王清。她是家里最小的。前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其实,他爸爸最爱她,是处于爱护和关心,他才骂她。现在已经是这样了,他只有思念和盼望了。这个胡愈是理解的。
她走后第七天胡愈得到依万的电传,说货物在十五天内到口岸。他抽时间去了河北,到王清家乡。王清在火车站接到他。把他安排到宾馆,她的母亲和姐姐来看望他,对他还是很喜欢的。他就是着女人喜欢的那种男子,会来事。
姐姐和母亲对胡愈的喜欢,使王清感到安慰。只是不能进家门,她怕她父亲骂他。
胡愈苦笑说:“我又不是偷人。光明正大的找对象,结果象底下工作者。”
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是他考虑没有必要和一个将死去的老人争什么。
解释有些时候是没有用处的。
他住了三天,给王清两千元千人民币,这是他仅有的了,希望她给她父亲买一些可口的东西吃。王清知道他目前的处境,坚决不收。最后在胡愈的坚持下,她含着泪收了。
胡愈回到口岸的当天,她的父亲离开了人事。
在电话里他安慰王清节哀,并在朋友处借了四千元钱寄给她,让她在家乡给父亲做丧事。丧事做完,她在家安慰自己的母亲,想多陪她几天。胡愈表示赞同。
俄罗斯来电传说钢材比较紧张,再推迟一段时间,并一再表示一定按合同履约。
胡愈在口岸已经靠借钱等货了。
他找了两家接货单位都已经备好资金,货一到立即支付。
王清来电话要来口岸,胡愈考虑费用紧张就让她在家多陪陪母亲。
王清知道胡愈遇到困难了。她很担心他。
王清在街上看到一家美容院招美容师她就走了进去。
通过交谈女老板就以一个月两千月的工资待遇招聘了王清。
王清的想法是分担他的负担,给母亲一个稳当的依托。她给胡愈打电话,胡愈没说同意也没反对,让她看着办。
这样一来,胡愈忙于事物有半年没和王清见面。
钢材终于到货了。扣除成本,足足赚了一千三百多万。
处理完销售事宜他当天就去了河北。
他没有告诉王清钢材的实际收入。原因是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女老板坐东,在喝酒的时候,王清不想喝,女老板说了一句,你那天和强哥不是喝了一斤多吗?胡愈听了一怔,看看王清,王清正给女老板眼色。他没说什么,但是心里有了一思疑虑。
胡愈住了七天,给她留下三万元钱就走了。
胡愈回到公司组织了一大批货物,主要是女士内衣和羊毛衫价值一千多万。
货物到的当天,周经理去货场接的。
在货场南方来的货主罗经理让秘书小毕陪着周经理看样品。
周经理点完数目当天和罗经理去了夜总会。
夜总会总是和肮脏联系在一起。
小毕是个标志的南方女孩,二十三岁,青春活力焕发,人也机灵,很着人喜爱。
在漂亮的女人面前,没有男人不动心,除非他有病。
女人欣赏男人用一生,男人喜欢欣赏女人是天性,但是不一定总藏在心里。
小毕在舞台上唱歌。歌声很动人。特别是感动的是周经理。
因为歌是唱给他的。
他在专注地听,心境却有一种渴求的火在燃烧。
罗经理看看周经理说:“怎么样?我的秘书可以吧。要不要她今天晚上伺候伺候你啊?她可是个尤物,懂风情啊!”罗经理淫荡地暗示周经理。
周经理舔着嘴唇说:“用那么客气吗?”
罗经理说:“不必推辞了。潇洒潇洒吗?”
小毕扭着杨柳的腰走了回来,罗经理使了个眼色,小毕就坐在周经理的身边往他怀里靠。
周经理早已经不能自持了,一把搂过她来。
罗经理对周经理说:“你们玩,我头有点痛,我先回房间去休息了。小毕啊一定陪好周经理啊。他可是我们的财神爷。”
“你放心吧。”小毕痛快地对罗经理说。
罗经理走后,小毕从包里取出五万现金放在周经理的包里。周经理推辞了一阵就收下了。
小毕说:“钱给你了我这个人今天也是你的。我们罗总够意思吧。以后多关照啊,我们可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啊。”周经理兴奋地说着,手在小毕的裙子里摸起来。
小毕喘着女性特有的激动是的气息,娇滴滴地说:“周大哥,我们也回房吧,我受不了了。”
胡愈因为法院传唤,他没能去货场。
他担保的那笔款人家又催促法院了。
法院找胡愈要求他偿还那笔款。
没办法他只有全额支付了。
第二天,胡愈问周经理货物质量有问题吗,周经理拍着胸说没问题。
胡愈召开了会议,让大家一起行动去报关,尽快把货物给安那朵里发去,一是偿还木材款,二是继续进口木材,三是去给济南的客户搞化肥。
很快一切报关手续办理完了。
在报关的时候商检局的一个主管来了一个电话,让胡愈去一趟,胡愈因为忙就派周经理去了。
周经理去了一会就把商品检验单拿回来了。
胡愈根本不知道他在走向一个质量的陷阱。
一个使他一无所有的陷阱。
胡愈先行去了俄罗斯。
他找到安那朵里,让他准备接货,自己去了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签定化肥的合同。
当时化肥还是很紧张的。胡愈在宾馆里认识一个俄罗斯商人,在讨价还价后,胡愈给他两万美圆,那个商人才同意引见化肥厂的销售总经理。
见到那个化肥的总经理后,经过谈判,勉强同意给胡愈三千吨化肥,合同规定陆续交货。第一批是一千五百吨。
当时中国人在那里买化肥的人好多。化肥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就产生了价格和数量、时间上的竞争。
有竞争就要有腐败的根基。
合同一签定,胡愈马不停蹄给家发回去,让济南方面准备货款。
他也在时时关注着俄罗斯化肥厂的动向。俄罗斯催促多次了。没办法,胡愈给销售总经理三万美圆的好处。证明自己真的要货,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卷 《粉红嚣尘》之二十八
胡愈对化肥销售经理承诺,在有一个月款不到位他可以将计划给别人。
胡愈多次督促家里的钱经理和济南方面联系。
因为自己周转困难,济南方面一直未支付化肥款。
胡愈住了医院。
俄罗斯药剂用的量大,三天病情就好转了。他问护士要多少医疗费用,护士说是免费的。他自己擅自离开了医院。他刚到化肥厂,医院的急救车就来了。护士直埋怨胡愈说他自己擅自离开医院自己的奖金都没了。他觉得奇怪,不要钱自己走还不行啊。后来才知道,感冒发烧必须在医院呆七天观察,直到彻底好了才允许你走,走也要办理出院手续的。
俄罗斯女护士怕他再跑了,干脆在门口放了一把椅子,边看报纸边看着胡愈。胡愈觉得好笑,但是还是牵挂着化肥的贸易。
等他好了去化肥厂的时候,销售经理已经换人了。
原来销售经理收受中国商人贿赂的事情被揭露了,他竟然收了中国商人一百多万美圆,被俄罗斯内务部门逮捕了。
新上任的销售经理以胡愈违约为名取消了合同义务。如果在要,可以在下一年度来定,每年的十一月。
临走,那个新销售经理神秘地问胡愈:“你给那个经理好处了吗?”
胡愈哪敢承认啊!他灰溜溜地走出化肥厂办公大楼。
回到宾馆里,他躺在床上想,钱这玩意成全人,也害人。
钱就是有了睡不消停,没有也睡不消停。
钱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
钱本身没罪,也不肮脏。肮脏的是人,是心。
自己的接近五十万的钱没了。来的快去的也快。
认了。不认有什么办法。
有的损失可以降低,可以挽回,有的就是个永远的失去。
他只有认了,就一条道。
他准备离开这里。他到机场买了飞机票。刚进房间里安那朵里就来了电话。
安那朵里在电话里焦急地对胡愈说,出麻烦了。
一夜。胡愈没睡好,他不知道出了什么麻烦。知道也就有思想准备了。
安那朵里在电话里说的很急,很快。他没听太懂,安那朵里知道他明天来到,就放下电话了。
安那朵里使用的是投币电话。胡愈在打回去的时候,他已经走了。电话是一个俄罗斯女孩接的,告诉他,安那朵里已经走了。
安那朵里接到湖愈,握着胡愈的手,他就哭了。
好半天才高明白,发来的货百分之八十是假冒伪劣产品,俄罗斯海关要求烧毁。
胡愈一听也急了。但是胡愈就是有一个让人佩服的优点,遇到大事不慌。他安慰安那朵里,说如果有问题他愿意再给补偿。
两人来到海关,胡愈亲眼看到货物的确存在质量问题。只好和海关协商,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经过三天的努力,挑出来的商品除了还安那朵里后,只剩下价值三万八千美圆的货物了。
安那朵里给胡愈一个手续,答应继续合作。
胡愈到钢材厂找依万,先问先期的货款收到没有。依万愉快地告诉他收到了。有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是,他们将停止想中国供货,改向日本了。他一再声明,只要有机会还和胡愈合作。
胡愈请谢廖莎和瓦西里吃了一顿饭。胡愈告诉他们,他不能给他们好处了,货被烧毁了。希望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给他们。
瓦西里说:“我们看电视新闻了,没想到是你们的货物。酒不是你们的吧?”
当时酒事件在俄罗斯很有影响。不知道哪家公司给俄罗斯商人发去了一车皮酒精,竟然是甲醇。俄罗斯远东商人用甲醇沟兑成引用酒卖,结果毒死好几十人。
酒精在俄语里就是能沟兑的可以饮用的酒。中国不是,酒精分工业和民用两种。也不知道是翻译搞错了,还是被误用了,还是商人为利害人。
胡愈刚开始去俄罗斯自己去买酒,结果买回来的是醋精。
还有一次,他给王清买了一双意大利皮靴,结果到家才发现是中国和意大利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地是中国。买了一件红裙子是韩国的,到家看也是中国产的。不过质量的确很好。
安那朵里在处理商品,否则他没钱在给胡愈发货物了。
胡愈考虑到要再找机会发展,就在俄罗斯租赁了房子。他没天都出去谈判。
市场是变化的。
商业机会往往只给你一次机会。
胡愈感慨:错过了。
错过就是过错。
过错就有谴责和内疚,甚至悔恨。
我能恨谁?恨周经理?
只能恨自己。自己是这个公司的法人代表。
怨谁?还不是怨自己。
当时,俄罗斯和中国的贸易非常火。一夜暴富不是神话。但是,机会已经过去了。
他善于总结,最后还是自己承认自己用人不当。自己也太相信属下了。
他不知道周经理收到了五万元钱和美女的诱惑。
就是知道了有能怎么样。
周经理是他的姐夫。把他法办了,姐姐和孩子怎么办?他们本来生活就紧张。
问责是有充足理由的,他多次嘱咐过周经理,并且和周经理有关于这批货出现问题,周经理要负全责的命令。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你尽心了,未必尽了力。
他不是那种很看种钱的人。但是他看种自己的失败。
没有人安慰自己。他只有自己给自己解脱苦恼。
好在年轻。
年轻就是资本。
失败是经验。经验是财富。有些财富真不是钱来衡量的。
罗经理在公司知道货物出了问题。他很急。因为还千他三十万货款。
罗经理领着当地几个社会上的人找周经理索要三十万货款。
商人翻脸为了利。
周经理里也是没办法,理亏,将那五万元好处如数还给了罗经理。他想挽回什么。但是,一切都不可能了。
罗经理威胁说:“不给货款就给颜色看。”
在周经理的家里,罗经理威胁说:“我们不去法院,我们自己解决。胡愈不给钱我们就卸了他。”
周经理针锋相对:“他会找你们的,你们给我们造成一千多万元的损失,还好意思管胡愈要钱。你们就等着上法庭吧。”
罗经理命令人拿刀威逼周经理,希望在胡愈回来前拿到货款。周经理家人报案,警察将罗经理带走。他们三天没露面。第四天的时候,他们突然到公司拿走了传真机和电视。等公安赶到的时候,罗经理已经象蒸发了。再也没出现过。直到现在。
前一篇:第二卷 《粉红嚣尘》(13)
后一篇:第二卷 《粉红嚣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