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育儿会所教育目标及做法
(2014-04-16 08:00:48)经常有人问我关于林怡育儿会所的一些情况,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沉淀我做了如下的总结,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字恰当,姑且就叫做“教育目标及做法”吧。
林怡育儿会所教育目标及做法
考虑到目前我们的教育普遍存在的缺憾,结合林怡育儿会所的教育理念,在不排斥一切好的教育理念、内容与形式的前提下,林怡育儿会所将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注孩子身心灵成长,让孩子内心变得更强大,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数。
绝大多数人太容易被外境所左右,所以烦恼多多,内心脆弱,幸福指数偏低。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孩子抓起。林怡育儿会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获得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1.
只有当孩子获得足够的爱与关注,内心充盈,他们的心才会得到滋养,内心才会变得强大,而规则是保护孩子的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当二者均不偏废时,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给予孩子贴心的呵护与滋养,协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2.
积极正面的思维模式与阿Q精神不同,不是一种消极回避的模式,而是从负面事件、挫败经历中看到积极意义,寻找新的突破口继续前行的一种反应模式。积极正面思维模式的传递要融合到教学与日常生活中,于细微处着手,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
林怡育儿会所配备幼儿身心灵成长辅导员,负责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与表现,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及时通过一对一约谈家长、父母沙龙、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给予专业指导,会所与家庭配合,协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4.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要安全,让孩子内心稳定。人文环境侧重于各种关系——会所老师、哥哥姐姐们以及行政后勤人员与孩子们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与外部人员的关系,会所工作人员相互的关系等等。大家如何处理关系,如何互动,一切都在孩子的监视下,自然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会所的老师们、哥哥姐姐们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教育,妥善地处理好各种关系,于一言一行中带动孩子,影响孩子。
二、发掘孩子本自具足的潜能,启发孩子智慧。
孩子并非一张白纸,相反,他们都是有智慧的小人儿。我们最需要做的工作不是去教会孩子什么,让他们成为承载知识的容器,而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启发他们的智慧,不仅让他们获得生存的技能,更要呵护他们自主思考、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本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智慧,让他们后劲十足。关于这一方面,林怡育儿会所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主题课程。
首先,林怡育儿会所的主题课源于孩子,归于孩子,因为以孩子为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孩子喜爱的,因而也是最适合孩子的。孩子们不仅是主题课程的参与者,也是设计者。哥哥姐姐们更多的是协助者、启发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者。
其次,主题课仅仅是课程的一个大框架,是孩子喜爱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承载许多,涵盖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一切。如,音乐、艺术、体能、厨艺、阅读、科学……观察、模仿、表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切的一切,都以孩子们喜爱的形式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因而,它可以成为引领孩子们自我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当然,幼儿园教学大纲要求的一切自然也囊括其中。
2.微型课程。
微型课程的时间很短,10分钟,甚至三五分钟不等。这类课程利用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阶段性问题而设计,旨在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扰。如,通过微型课程让他们学会合理有效地处理情绪、掌握交往技巧、学会应对挫折、养成良好习惯等等。
3.潜课程
潜课程主要通过调整环境给孩子们施加不着痕迹的影响。如在某些时段提供背景音乐,灵活机动地插入某个小游戏,有意识地改变环境设置等。当孩子置身其中,他们自然会被环境所感染,顺应自己天性做出反应。而哥哥姐姐们将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如发现某个孩子对音乐特别敏感,可能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比较有天赋),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建议,协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总起上述 ,我们是希望通过关注孩子身心灵成长以及发掘孩子本自具足的潜能,使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