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问:孩子心理上受到伤害后如何办呢?
答:现在最关键的应该说是你自己,你自己调整好了,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重新感受到你的温柔,他还是可以恢复的。你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也是没法解决的。所以,建议你把解决你自己的问题放在首位。当你下次再有这样的冲动的时候,最好是跑出去,自己一个人冷静地呆一会儿,也许等你冷静下来,就不会跟老公这样子了。
问:我孩子1岁2个月,什么都好奇,有时候他自己弄不了的动作,比如,今天他想把一个东西放到他的小铲子里端着,但是他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平衡,所以,一会那个东西就从铲子里面掉出来了,他在捡起来放进去,有掉出来,如此反复几次,他就开始着急了,嗷嗷直叫,我就握住他的手帮他平衡铲子,并告诉他铲子端平了东西就不会掉出来了,同时我还告诉他,“宝宝还小,等到宝宝大一点就会做这样的动作了,宝宝现在已经很棒了亚,不用着急”,一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都回这样告诉宝宝一遍以便安抚他的情绪,但是往往宝宝还是发急,妈妈只好转移他的注意力来结束这样的受挫场景,看了这个帖子以后,我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这样说法合适吗?该如何应对宝宝这样因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而发急的情况那?
答:如果总是跟宝宝说,你还小做不了什么事情,他以后就会以这个为借口,即便他能做的事情,他也不做了。而且,这样跟孩子说,会让他轻易就认同家人的看法,认为自己做不了,丧事自信心。建议当遇到他真的做不了的事情的时候,适当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将那些他做不了的步骤做了,那些他进过努力可以做到的步骤留给他做,这样的话,他就会慢慢在这样的实践中掌握这些技能,并且会有一种成就感,他就会更加乐意去尝试。
问:宝宝生病后怎么变化那么大?
答:宝宝生病之后,确实会有类似的这些表现,建议继续像以前一样跟他道再见,如果他哭闹,跟他共情,告诉他你知道他不想离开妈妈,但是妈妈要去上班,下班回来会陪他玩,然后温和地将他转移给奶奶。虽然宝宝哭得很伤心,你心里肯定会很难过,不过建议你控制自己的情绪,把这当成他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果你自己能比较镇静,他也会平静一些的。
问:请教林怡姐!
我家宝宝19个月了,最近听到打雷的声音或者突然的鞭炮声会吓的大叫起来,即使声音不大也会说拍着胸口说“怕怕”,然后就哭着要妈妈抱抱,在打雷的天气我就跟他说打雷是怎么回事,并抱他到阳台上看闪电听雷声,他又不说害怕了,并且还看得挺开心的。可是回家里自己玩的时候听见雷声又说害怕了要妈妈抱。平时孩子都是自己带的,抱他陪他的时候也很多的,林怡姐能帮我分析下吗?谢谢了!
答:这个年龄的宝宝有这种恐惧心理,说明他心智发育正常,不用担心。他说害怕,你就给他点安慰,抱抱他,告诉他那是什么,看得多了,或者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他自然就会明白这些东西并不可怕。
问:当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去引导孩子发泄自己情绪呢?我们该不该任由孩子发泄情绪呢?关于孩子喜欢扔东西的毛病,我该怎么引导呢?
不知道我的妞(十七个月)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喜欢扔东西的习惯,以前我觉得她可能是觉得好玩,想听听东西扔在地上的声音,或是想知道东西扔在地上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只要是摔不坏的东西我都没有过多限制她。可是这几个月,可能有两三个月了吧,妞一发脾气就喜欢扔东西,手里拿着什么扔什么。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妞因为急着想喝牛奶,在床上大哭,我把手里的钥匙给她玩,本想哄哄她,可是她在发脾气中,一把就把钥匙给扔掉了,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我也饶有兴趣地跟她一块玩扔钥匙的游戏,她扔一下,轮到我扔一下,我们玩得挺开心的。从那以后,她就一生气就扔东西了,现在为了改掉她的这个坏毛病,我费尽了心思都不行。因为这两天妞拉肚子,不吃东西,今天我给她买了一颗棒棒糖,她拿着不小心粘上了几粒土,我跟她说要帮她洗掉,她以为我不让她吃,又生气了,一把就把糖扔在地上,后来我也生气了,我跑过去捡起糖,一把就扔得老远,妞伤心地哇哇大哭起来。我抱起她,给她讲道理,她不哭了,只是静静地听,似乎听懂的样子,可是类似这样的问题也出现过,当时好像听懂了,可是一生气起来,还是一样扔东西。而且不仅生气的时候扔,平时她手里的东西,如果我们问她要的,她都不是递过来,而是扔过来,我的手机都被摔坏了两个了,真是心疼。
答:孩子在某个年龄段喜欢上扔东西原本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建议你通过玩扔东西的游戏来满足他的这种需求。但是在他发脾气时也通过扔东西来表达的时候,你的处理方式就需要改变一下了。首先,你不要在这个时候再接着跟他扔东西玩,这样处理相当于在赏识他的这种行为。而你后面生气了,也去把他的棒棒糖给扔了,又是给了他一个负面的榜样,也会导致他的这种行为被强化。在他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你再去给他讲不能扔东西的道理,他就会更加糊涂,不知道到底该扔还是不扔。所以,建议他生气的时候,跟他共情,把他的情绪表达出来,紧紧地抱他一会儿,然后把她扔掉的东西很平静地捡起来就行了。
问:关于情绪问题
林怡姐,你好!我女儿3岁8个月,已上了差不多1年的幼儿园,她是9月份入园的,一个月后就无哭闹情绪,而且很开心。但后来身体差,经常要去看病,在家休息了一两个星期后,回园哭闹的情绪又来了。直到现在还是断断续续地持续着。我知道,其实我一走她就不哭,整天都过得很好的,甚至放学都要在园内玩一会儿。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她的这种哭闹情绪不再发生。
答:建议跟他共情,把你对他的理解表达出来,不要试图说服他不哭,这样的话,他就会更容易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问:请教林怡姐,情绪化的孩子是被惯坏的孩子吗?
今天看了一本书,阿得勒写的《超越自卑》,里面说到情绪化的孩子是被惯坏的孩子。
晚上和朋友聊天,大家都谈到自己的孩子,说无论男孩、女孩,现在的孩子都特别爱哭,而且一不如意就大喊大闹。大家认为是太惯孩子了。
我发现我家孩子也很情绪化,在幼儿园不开心的时候就不做事了,尤其刚入园那一段时间是那样。而我发现周围有些成人也那样,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把工作停止下来,生闷气去了。这种情况是太关注情绪了,还是情绪不被允许表达造成的,还是溺爱造成的,还是自由和规则都给的不够造成的呢,请林姐帮助分析分析。
答: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跟成人不一样,缺少自控能力。最关键的是,我们怎么去应对他的这些情绪,帮助他通过正当的途径把情绪释放出来。如果他的情绪能通过有效的途径释放出来,那么这些恶劣的情绪就不会堵塞在他的内心,他就会变得阳光起来。比如宝宝哭了,那就分析一下,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哭,根据当时的情况跟他共情,在这个基础上紧紧都抱他在怀里,允许他哭一会儿,一旦他确认,他的情绪获得了你的理解,并且,他也通过哭几声,把这个情绪释放出去,他很快就会破涕为笑,变得阳光起来的。不管读什么书,都别过分深究,如果过分深究,也许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毕竟,每个人在写书的时候,他关注的只是某个方面,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不同,不能完全按照这些来套,有时候干脆就需要跟着感觉走,凭自己的感觉去处理问题。只要孩子因此变得越来越阳光,而不是情绪越来越恶劣,那么你八成就做对了。
问:孩子这样是缺乏安全感吗?
我家丁子一岁四个月的时候我把他送回老家了,计划待上个一两个月,因为姥姥在北京待的时间很长了,想回老家看看,我上班白天没时间带孩子,于是就同意他们回老家了。现在丁子在老家那边和姥姥、姥爷过得也不错,每天玩得很疯,很高兴!但是他现在是一会儿不见姥姥都不行,连姥姥上个厕所的工夫,他都要找姥姥。原来在北京不是这样的,能够自己玩很久,不用人管,可是现在必须姥姥在一旁看着。我觉得是不是因为我突然让他离开我了,离开妈妈了,伤害到了他,让他觉得没有了安全感呢?过几天他就回北京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让他恢复从前呢?
答:确实是因为他离开了妈妈,导致他缺少安全感,因为担心姥姥也离开他,所以就要一刻不离地看着姥姥。他这种状况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建议不要急于去改变他,而要给他时间,让他明白,不管怎样,你们都会跟他在一起,不会抛弃他,让他通过观察事实去重获安全感
问:因为工作的事,我到另外一个地方上班,不能带娃娃.应该说之前,在林怡姐和各位妈妈的帮助下,在带儿子这一年多,受益非常多。儿子也成长为一个开心快乐的孩子,应该一岁多点孩子,他算是可以的,开心快乐,很少时间哭,自立,而且关心它人,正确对待他人,不会打其它小朋友,对其它小朋友,主动接近,会给小朋友握手,拥抱,正确的方式的与人交往.总之,我觉得儿子成长很健康,固然可能不是特别优秀.可是工作调动,我接婆婆过来带儿子,应该说我婆婆是个极其自私的人,由于我自己姐姐的侄女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她很看不惯,两个小娃娃争一下玩具,她也要阻止,居然可以和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天天在家吵架哟,后来,她干脆就不要儿子和姐姐一起玩了,其实这过程中,深深伤害了儿子,我发现后来儿子开始变了,有点自私,也不那么活跃了,也没有从前爱笑了,,,后来她要求带回老家,我觉得在这边天天和小侄女吵也不是一个事.这样子对儿子的影响肯定更大哟,让她带了回去,现在连周末都没有办法看到儿子,我不知道,这对娃娃来说影响有多大.特别说明一下,我老公也不本地上班,以前我们都是周末回家带娃娃,现在我们两个都没有办法带娃娃,请教林怡姐,这样过几个月,会对娃娃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吗?我现在真的是很担心哟。
答:建议能自己带尽量自己带,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对孩子来说,这几个月也是十分漫长的,尤其在他还这么小的时候。不过,如果你实在没有办法,我想,你婆婆毕竟是爱孙子的,她一样也可以给他安全感,只要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意识到,他目前的这个抚养人可以无条件地爱他,他也不至于受到多大的伤害。
答:昊昊目前可能是处在执拗敏感期兼秩序敏感期,建议不要跟他对抗,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顺着他来,过了这个阶段,他的这种状况就会改变的。至于他越来越喜欢爸爸,可能跟爸爸玩的比较有创意有关系,并非是他情感上疏离了你和保姆
问:宝宝现在什么东西不如意或者说了一句重话,他就大哭然后就坐在地上,开始的时候我选择吸引他的注意,他喜欢读书,我就自己拿一本书读起来,他就会马上爬起来过来看,刚刚的事就忘了,可是一个月过去了,这种行为还是没有改变,我想是不是方法不太好,后来我就选择冷处理,不管他,可是他干脆就趴在地上了,这样也没用,我想是不是要打一打他,让他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他现在好黏我,要是我不在,他都好好的,只要看到我,就要我抱要我,因为我是专职带他,所以平时还是和他相处的时间比较多,但怎么还会这样了,晚上都是他自己睡,有时怕他踢被子,外婆会睡他旁边,可是晚上他如果哭得历害的话,就一定要我,不然怎么也停不了哭,真是伤脑筋。
答:我感觉主要是因为宝宝不懂得正确的发泄情绪的方法,所以才会这样。打他当然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让他感觉更压抑,同时也教给他另外一个错误的处理问题的模式,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现在最重要的是告诉他正确的方式,让他明白,当他情绪不好的时候,他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他不可以做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粘妈妈很正常,不需要焦虑,但是一定要多带他外出,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接触更多的人。你个人也要放开了,其实很多妈妈潜意识里都在跟其他家人争抢孩子,希望孩子对自己更好一些,这个好就包含了他对妈妈超出其他人的依恋,所以妈妈自己的心态也是需要调整的。
问:昨天晚上与端端一起看巧虎,有一集是讲圣诞老公公在巧虎与小动物们睡觉的时候给大家送圣诞礼物,大家醒了以后看到礼物很高兴.端端看完第一遍,说还要看,我又给她放第二遍,第二遍快要完的时候,端端的眼泪就悄无声息的流出来了,看到她流泪,很是震惊,看完她还要看,本来不想再给她看,可是她坚持要看第三遍,于是,等第三次看完的时候,她已经是泣不成声,没有小孩子那种闹事的感觉,只是很伤心的在我怀里,抽泣的哭,只有泪流,没有哭声.崩溃了,真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心疼又无助,我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哭的如此伤心,好象受了天大的委屈.后来再问她,她说不想让巧虎睡觉,我不知道她是否真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怕孩子受什么委屈我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想与林怡讨论一下
1.故事本身讲的是很高兴的事,怎么孩子看了以后会哭呢?是情绪发泄吗?
2.端端只有22个月,还有两个月才到2周岁,这么大的孩子一般遇到什么事情会如此伤心的哭?
3.端端平时由奶奶带,奶奶可能管的比较多,不象我给她的环境那么自由,而且奶奶总是说一些吓唬她的话,比如小朋友来抢你饭饭吃了,小狗狗来咬宝宝之类的,会不会有关系?
4.端端平时比较胆小,也很少哭闹,会不会心理真的有委屈的事,我们不能体会的?
5.如果再有这种事情,我该怎么做呢,或者说,从现在开始,我需要注意什么吗?
6.这种事情对宝宝以后的成长会不会有负作用?
很焦虑,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乐的成长.也想问下,有没有家长有过相同经历的?
答: 这么小的孩子有时候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最好是了解一下她看到的这个完整的故事,再根据他她所说的,结合这个故事去做些推测,给他多个答案来选择,或许你就能找到她伤心哭泣的原因了,然后跟他共情。当然,如果经过努力没有找到,那也没有关系,在她哭的时候,紧紧地抱她在怀里,摇晃摇晃她,让她意识到,当她伤心的时候,你会陪伴在她的身边,并且给他心理上的支持,她的情绪也就很快就好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