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问:训斥真的对孩子伤害很大吗?
我发现我家孩子很脆弱,我们嗓门稍高一些、严厉一些,她就受不了。邻居家有一个小男孩,5岁了,父母说什么都没事,满不在乎的样子,很阳光。
答: 孩子尽量不要训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在父母的训斥声中长大的,这些带给我们什么呢?父母在训斥孩子的时候发泄的是自己的情绪,并没有考虑孩子当时的感受,于是,他的感受就不可避免地被压抑了。想想自己当年的感受,就明白孩子现在的感受了。与此同时,父母这种发泄的方式给了孩子一个效仿的模式,他将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处理同样的事件。如果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对待孩子的很多方式其实都是从我们自己父母身上学来的,并且是下意识地就那么去做了。当然,有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确实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尽可能用比较好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事情吧。比如,孩子磨磨蹭蹭不出家门,在发火前,先冷静下来数到10,然后对他说:“妈妈着急要去上班,如果你能快点,我就能节约点时间了。来,我们一起加油吧!”
问
求助林怡姐
我孩子现在一周七,上金宝贝的早教课。第一次上育乐课试听课的时侯,孩子表现得很活跃,很投入,这让我们选择了金宝贝。从一周四起,每星期上一次,但由于生病和其他原因,没有每个星期都坚持。现在孩子上课的状态真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首先是我和我老公之间为了该不该教孩子有了矛盾。我老公一直认为该教孩子一些东西,可我却一直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感受。比如育乐课教室里有一些可以让孩子钻的隧道,圆形的滚筒,平时有很多孩子喜欢在里面钻进钻出,似乎很好玩。我老公每次都想让他学会钻隧道,就把孩子硬往隧道里推,说“来,试试这个”,可孩子每次都不肯,非要站起来,只好作罢。有小孩子钻这些隧道的时侯,我就让他在旁边观察,说“看,哥哥穿过隧道了,”可是他好像还是没感觉,让他试试他还是不肯。上节课,老师正好是讲“穿越”的概念,先是在地垫上立了很多圈圈,让孩子体会穿越的感觉,别的孩子大都会在老师或父母的引导下穿越那些立着的圈圈,可我孩子坚决不肯,后来就跑到后面去了,我们也只好跟着他走。后面的一个桥上,也有一个软体的隧道,我老公说让他试试,我觉得孩子不会肯,就说算了,可我老公不同意,说:“你这样不行,要让他学点新的东西,不然他老是学不会”。结果孩子抱上去后,很反抗,又只好作罢。就这样,上课的时侯他常觉得我搞不定孩子,因为孩子总是到处跑,也觉得没给孩子教什么东西,可我觉得我不能总强制孩子,也强制不了孩子。另一方面,我孩子上课的状态又确实让我担心。我们一直只上育乐课。最开始几节课的时候还可以,每节课都还能带着他跟着老师做的玩一玩,但是现在上课的状态是他常常不听老师讲课,在教室里面到处跑,或者到后面去玩那些游乐的设施,最近的一节课他甚至不肯下来玩要我一直抱着,只要一放地下他就大哭,还不能靠近老师讲课的地方。别的小孩子也有跑开的时侯,但都没有像我孩子离开的这么多。林怡姐,为什么孩子现在这么排斥老师上课呢?看到旁边别的比他小的孩子都能跟着老师玩得很开心,我心里就很着急,我该怎么办呢?让孩子完全自由的玩个够不听老师的吗?那这种状态又会维持多久呢?如果下次去上课孩子还要我抱着不肯下来玩那我又该怎么办呀?孩子这样,是不是跟他上课的次数少有关,虽然从最开始上课起到现在有几个月了,但因为没有每个星期都坚持,所以总共只上过十来节课而已,是因为孩子上课次数少,孩子对那个环境一直没有脱敏吗?那为什么别的跟他上课次数差不多甚至比他还少的孩子又能上得很好呢?林怡姐,希望你能帮我解答这些问题。
答:孩子生病之后会短时间出现一些“退化”现象,建议这个时候不要逼他。过些日子,他就会好转。每个孩子的气质特点不一样,有的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会更慢一些,他需要先在一边旁观,直到他确认他可以控制这个环境,他才会融入进去。所以建议你不要急着让他去参与,而要给他一个准备的时间。况且,即便孩子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没有参与,他也会通过观察与模仿学习到很多东西,也许某一天,他自己就会去尝试了。
问:宝宝爱哭闹,怎么办?
我儿子两岁了,哪儿疼或者摔跤都不哭,就是不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就会哭个没完,而且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我天天上班,在我跟前儿我还能扳着他点儿(没有别人还可以,只要多一个人,他就越哭越来劲儿),我一上班,就得老人看着,我也跟妈妈们讲了许多道理,可她们怕孩子受委屈,哪个也不肯听,我该怎么办?
答:孩子这么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太好,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有效地表达出来,因此,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哭是很自然的事情。问题是,家长一定要把握原则,能满足他的尽量满足他,并且对他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反应。如果可以立刻满足,那就立刻满足他。但是不一定每件事情都要立刻满足,也可以恰当的方式延缓一下。比如,你正在炒菜,那就在他提出要求时立刻做出反应:“你想……好的,妈妈把这个菜炒好(或者正在做的别的事情),马上就……”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满足他就是个错误,那就一定不要满足他,不管他怎么哭都不能满足,否则他将来就会养成以哭来要挟家长的习惯。当然,他哭的时候,家长可以跟他共情,让他意识到,你并没有忽视他的需求,只是这是个原则性的问题,没法满足他。用非常简单的话语跟他共情(最简单的共情方法就是把他想法说一遍“你很想……”)之后,可以抱着他悠悠,但是不再多说,通常他过一会儿就不再哭闹了。
问:请教林怡姐
林怡姐你好,我家有个20个月的男宝宝.一直是白天由奶奶带,我下班后就由我带.奶奶非常溺爱孙子,可能比一般奶奶更强烈些.以前我们在家说宝宝哪不好都听不得的那种.由于爷爷在家什么事也不干,性格也非常孤僻,生活上又随意得很,在孩子的问题上一点忙也帮不上,有时还帮倒忙.所以奶奶对他一直非常不满,每天总是在不停数落他.烦了会出手打几下,孩子慢慢也学会动动手,奶奶不但不制止,反而在旁边好笑.这样现在儿子很有点喜欢出手打人,和别的小朋友玩,抢东西或被别人抢时就会发生伸手推别人或打别人的情形.在家,有什么事不如他意,也会伸手打我们.我发现他这苗头后,一直想制止.起初我会打他,但后来知道这样的方式不对,所以不对他动手,只是严厉批评,凶他.他倒是怕,立马哭起来.我不让他找奶奶或其他人撒娇,就让他哭,他往我身上PA,要我抱,我就抱着他,也不理他,只轻轻拍拍他.等他慢慢平静下来.或者让他哭会,再找什么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这样的方法做下来.我感觉他动手的次数稍有减少,但有时还是会旧病复发.我当然知道一个习惯不会立马纠正.但也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否会最终对他有效果.必竟我要上班,他和奶奶呆的时候更久些,他的奶奶肯定是不会象我这样来管教他.而且他奶奶是个很要强的人.同时心里也希望自己孙子能强势,免得受人欺负.以前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外面和小朋友玩,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子,两个男孩子都去摸女孩的脸,一个是用手拍,我儿子是轻轻摸.他奶奶回家后居然会感慨自己孙子太温和了!
我也看过一些书,了解到男孩的性格上是有些喜欢动手动脚的.但如果养成动手打人的习惯肯定不好,我不知道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改正方法呢.
还有个问题就是.我儿子特别爱撒娇,我其实我不是个很溺爱孩子的人,这当然和他奶奶有关系.我觉得他实在是太撒娇了些.象个小女生一样.比如抢东西吧,抢不赢会哭,抢赢了还是一脸不高兴.有一次喂他吃东西,他咬了我的手,我只是提高了声音说他把我咬痛了,他居然立马大哭起来了.在外婆家,他推了弟弟,外婆故意发脾气说了他几句,他也是哭起来要开门去找奶奶.平时也是,一不顺他意就会哭.在我面前还好点.因为我一向不是事事顺他,在其他人面前就不同了,要玩的东西不准玩立马哭闹起来,我曾经让他奶奶别事事顺着他,但奶奶总推孙子身上,说他哭没办法.这样的性格实在是让我有些头疼.必竟我还要上班,孩子总还是要给他奶奶带.你如果说让我和他奶奶沟通,真的好难,他的性格太要强了,我尝试和他沟通过一次,那态度强硬起来实在是....我爱人都说老人是无法改变的.可和孩子的事挂起沟来我肯定不能视而不见.我和我爱人都算那种偏内向性格的人,我一直希望我的儿子能外向,乐观,大气点.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影响到他.有了儿子以来.我还是一直在改变自己,尝试给儿子做出榜样,给他以影响.但目前的家庭环境就是如此.我有时不知道该如何来做.不知道你有什么好建议吗,等待倾听.
答:这么小的孩子,批评确实不管用,而且,批评多了,反而会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降低他的自我价值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奶奶不让说孩子是有道理的。建议遇到他出现一些你认为不好的行为的时候,最好是淡看它,需要制止的,就温和而坚定的制止,然后立刻用别的事情去转移他的注意力。遇到不能干,但是他非要干的事情,最好是跟他共情,让他意识到你理解他的需求,这样会让他好受点。与此同时,你一定要坚持原则。当然,这个原则怎么制定是个很难界定的事情,有很多事情,孩子只是好奇,所以才要去做,而且,他的很多行为也只是阶段性的,不需要去制止。这个话题太大了,建议你多看看论坛的一些帖子,相信会对你有帮助。孩子还是要以赏识为主,你赏识他的某个行为,他就会更多地通过这个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力,获得你的认可。相反,如果你总是对他的某些行为反应激烈,他的这些行为也会得到负面的强化。从这点来看,你本人也是有需要改变的地方。
问:容易发脾气,喜欢让别人代劳
就这几天的工夫,忽然就这样了,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国庆期间,我们带他的时候给他的环境很宽松,他的要求我们也能领会,而现在奶奶代他,一般老人很喜欢限制他,不让他做这个不让他做那个,而且他的要求,奶奶可能也有时候领会不了,有时候即使领会了,也不满足,故意顾左右而言他,比如他想让奶奶画画,奶奶可能不会,就说来玩球,他就不愿意了,这样造成孩子的不适应,心理产生焦虑、烦躁和不知所措造成那?我该如何引导那?
答:发脾气,喜欢别人代劳,这跟他目前能力有限有关系,所以不要试图在短时间内去改变他。他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尽量温和地面对他,哪怕只是温和地看着他发脾气,然后跟他简单共情。如果出现打人等行为,那就控制住他的小手,防止他伤害到别人,然后根据他发脾气的原因跟他简单共情。只要你心态好,不因此焦虑,不因此着急,他这个阶段就会很快过去的。
问; 前段时间妈妈带着女儿回老家呆了20天,女儿回来就特别恋我,第一天上班时我提前就开始和女儿好好说,告诉她妈妈去上班,虽然嘴上不同意,但还是勉强挥手说再见,今天再次离开时,任你怎么劝都不行,怎么都不肯离开你的怀抱,哇哇的大哭不止,妈妈似乎还比较生气,还一直在说,你以为我愿意看你呀!跟着你妈妈走吧!心里真的很酸,一是感觉妈妈她不应该这样对待孩子,二是女儿那,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我怎么才能让女儿放开心让我开心的去上班?怎么让妈妈不觉得看外甥是不寒心的?心情特别郁闷....求助林怡姐,在此表示感谢!
答:孩子离开家20天,这对他来说是个考验,毕竟,一个陌生的环境会带给孩子严重的不安全感,尤其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这种不安全感就会加剧,这就是她现在如此依恋你的原因。不过,过些日子,当她意识到,即便妈妈去上班,也不会像之前一样离开他那么久,而是每天下班之后都会回家陪伴她,她的安全感就会重新建立起来。建议每天上班去的时候,平静地跟她道别,并且,明明白白用最简短的语言告诉她,你在什么时间会回来陪她,而外婆会一直在家陪着她,然后你就非常平静地离开,不要表现得很担心,很焦虑。另外,建议跟外婆私下沟通一下,叫外婆千万不要说不想看他之类的话,这样会让他觉得妈妈走了,外婆也不可靠,他就会觉得非常恐慌。
林怡姐,我孩子现在一岁八个月,男孩。最近这一段时间脾气很大,想请林怡姐帮帮我。
比如,吃饭。以前一直都是做在餐椅里吃饭,最近,每次喂饭吃几口就不要了,然后就开始发脾气,哭闹,用一双手拼命的拍桌子,然后我让他出来,他又不肯,抓住餐椅的板子不放,不肯出来,我只好又把板子放好,他还是不肯,拼命哭闹,最后只有强行把他抱出来。
比如,睡觉。以前吃完牛奶后就睡觉,现在喝完奶了又爬起来,扑到我身上然后就要下去,我哄他让他睡觉他不肯,我就把他放到地下去,他又大哭,抬一只脚非要上来,把他抱上来,又拼命哭,要下去,明明是想睡觉,可他就不睡,怎么哄都哄不好,就只好强行抱着他去看VCD.,因为从小到大他都爱听歌,只有这一招能哄到他。每次一听要听好久才睡着,弄得我们都精疲力竭。
而且现在动不动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练地,坐到地上或者躺在地上拼命哭,你要抱他哄他他都不肯,经常都是拼命抓你,踢你,要是让他躺在地上不理他,他就更加哭得厉害,每次也都是强行把他抱起来哄好久。
林怡姐,孩子这样问题严重吗?每次他哭,我既心疼又无奈,总有哄不到他的感觉。他晚上睡眠一直不太好。晚上没睡好觉,白天就更容易发脾气。我们也因为哄他觉得精疲力竭。林怡姐,我该怎么办?
问:女儿是不是分离焦虑?如何应对?
林怡,你好!最近发现2岁8个月的女儿好像出现了分离焦虑。女儿大部分时间是奶奶带她,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早出晚归,奶奶是个很有耐心的人,负责女儿的吃喝拉撒睡还有陪她玩,从来也不烦。所以女儿对奶奶特别依赖,她无所谓我们上班,她会很开心和坦然的在每天早上和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上班呀?bye-bye了啊!”然后拥抱再见。但是她不让奶奶离开她半步。晚上我们陪她玩,只要奶奶离开她的视线她就不安,哭闹,耍赖,口口声声叫奶奶。我觉得这种现象是不是就是分离焦虑呢?我应该如何处理呢?这种现象会不会影响她顺利上幼儿园呢?请给我些建议。谢谢!
答:我感觉这不是分离焦虑的问题,而是安全感的问题。其实孩子很敏感很聪明的,所以她比我们想象的要“成熟”得多,她很容易通过观察就得出一些结论,并据此确定自己的行为。因为你们俩工作很忙,很少陪她,她明白她不可能依赖你们,你们必须去上班,于是她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奶奶了。一旦奶奶远离她的视线,她就会有一种恐慌感,怀疑奶奶也会离他而去,让她变得孤零零的。这可能就是导致她这样的原因。所以建议你们现在开始给她讲道理,让她明白,虽然你们要去上班,但是你们下班一定会回家陪伴她。奶奶会陪着她,即便离开一会儿,也会很快就回来,不会把她一个人丢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要你们有时间,你们就要尽可能多花些时间来陪伴她,还要多带她外出玩耍,尽可能接触更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展她的社交范围,减弱她对奶奶的依赖性,帮助她将来顺利度过入园难关。
问:请教林姐
答:对孩子来说,妈妈是他最亲爱的人,所以,他在妈妈面前就会变得更难缠一些。实际上,这很好理解,我们成人其实也一样。比如,在我们最亲近的人面前,我们不会考虑那么多,有时候就会显得比较无礼,不会像在同事朋友面前考虑那么周详。孩子也一样,他与妈妈连接最深,最了解妈妈的底线,所以在妈妈面前变得更难缠些就很正常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除非那些爸爸带得更多,跟爸爸感情更深,或者跟家里其他主要抚养人感情更深,依恋更深的人,他们才不会在妈妈面前这么难缠,而是会在他最依恋的那个人面前变得比较难缠。
问:林怡姐,请帮忙支点招。儿子快3周岁了,已上幼儿园,在幼儿园很乖巧,但在家总是表现得让人生气,主要是他一遇到我们不让做的事就耍脾气,还打人,打得挺用力的。
比方说,吃饭,每次吃到一半就下桌开始玩了,不管好说呆说让他回到座位上吃,总说不理,我生气了就开始大声吼他,把他拉回座位,然后他就大哭并打我,他打我之后我马上就打他手心,说“谁让你这样打人的,让你打”,但他脾气就是倔,不肯服输,哭着再还手。
再比方说,睡觉时间到了,但他还不想睡,总找各种理由,我还要看书,还要画画来拖延时间,关了灯就开始哭,不依他是没办法,有时来硬的就打他几下,吼几声才肯罢休。
平时都是不让做的事他偏要做,又说不理,每当这时骂他打他,儿子就开始还手打人,打得还挺痛的。事后我跟他说对不起,以后不好这样打人,打人不好,他会说好的。但过后又会忘记,改不了。我的心真的很痛,我知道我这样的处事方法不对,会影响宝宝的脾性,可是有时真的忍不住,事后总后悔不该打骂孩子。又或许我们夫妻俩有时当着儿子的面有点小争吵,对他也有影响吧,但我们现在都试图在改变,希望儿子很改变这个坏习惯。
林怡姐,我该怎么办,怎么教导儿子不好打人。当然我早就意识到,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处事态度。
答:恕我直言啊,我觉得你儿子之所以这样,跟你们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建议你们:第一,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执,你们一争执,他就会很恐慌,就会制造点“事端”来吸引你们的注意力,帮助你们化解矛盾。第二,不要打他。不管他有什么样的行为,你们一打他,他就觉得自己受到关注,虽然这种关注是负面的。同时,你们虽然一再强调不能打人,但是你们自己就在打他,所以他会认为打人本身就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或者他因此感觉很困惑,妈妈明明说不能打人,为什么还打我呢?他内心越困惑,就越是不知所措,越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第三,如果他不想做某件事情,那就跟他共情。比如他不想睡觉,你就说:“你不想睡觉,你想玩,还想做很多别的事情。”但是,与此同时,你还是温和地拉着他去睡觉。在孩子睡前,最好给他讲讲睡前故事之类的,这样可以帮助他安定下来。另外,这个年龄的孩子害怕睡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害怕与你分离。如果你能给他讲讲故事,他就会有一种还跟你在一起的感觉,就不会因为担心与你分离而焦虑,也许你讲着讲着,他就睡着了。如果大人能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孩子通常就会变得很配合,你试试吧!非常有效的!
问:1周岁孩子提出无理要求哭闹时,将孩子放置一边任其哭闹是否合理
我家女儿1周岁,最近一旦有不满足的事情就大声哭闹,有些是明显不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她放在一边让她哭而不管她,这种做法是否可取? 请有经验的妈妈讲讲,谢谢拉!
答:这要看他提出的是什么样的要求了,实际上,孩子的很多要求不见得是无理的,可能只是他处在那个年龄段的一些比较特殊的心理需求,所以要视情况分别对待。如果是可以满足的要求,最好尽快做出响应,当然,做出响应不等于立刻就满足他的要求,而是指对他的需求给予回应,让他意识到你没有忽视他。如果确实是你认为无法满足的要求,在温和地拒绝的同时,建议跟他共情,表示你了解他的需求,懂得他的情绪,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哭闹不休了。希望能有一些实际的事例,这样才好帮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