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问:宝宝性情大变,和上幼儿园有关吗?
我女儿三岁整,9月上了幼儿园.
我是全职妈妈,之前一直是亲自带孩子.应该说,上幼儿园前,贝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她认识语言能力强,中文会自己编故事,编编儿歌.会说一点英文对话和英文儿歌.数学能算10以内的加减.语文认识若干汉字,会简单的汉语拼音,能读简单的儿歌.运动能力也挺好,喜欢爬山和攀登.
上幼儿园前,她饭自己吃,手自己洗,对人有礼貌,爱清洁,懂得遵守社会秩序.
那时,我觉得她唯一的不足是爱开玩笑,还有偏爱漂亮的人----就是说,不论男女,只要是好看的人,贝生就想跟人家亲近.她脾气好,你跟她急,她不跟你急,她跟你笑嘻嘻,直到你也笑了为止.
自从9月她上了幼儿园,她的好脾气就一天天在消失.
其实她的分离焦虑只表现了一周.一周后,就能比较平静的和我说再见了.据她班的3个老师说,她聪明听话,适应能力强,不像新入园的孩子.而且她很快就交了好几个朋友.
按说我应该挺放心的,可是贝生嘴里说的幼儿园可不像老师说的那么平静.
首先,她说幼儿园老师打小朋友,具体的说出打的是谁,打了哪里.
第二,她说如果不好好吃饭,老师就说:"把你饭碗扔出去."
第三,她说她中午睡不着,老师让她站在教师门外.
第四,她问我"哇噻"是什么意思,她听老师这样说的.
作为家长,我听到这些很担心老师的行为对孩子有不良影响.但我也知道贝生很会编故事,上课时间去看几次,老师们也都挺好的.不管我信不信,反正贝生是肯定不喜欢幼儿园的.除了别的,单说老师的长相,她就不喜欢,三个老师都不好看.
越来越明显,她从幼儿园回到家里脾气越来越大.动辄为了一点小事大哭大闹.原来讲讲道理,她就能接受的.现在无论如何也听不进了.只能哄,不能管,管就大哭.原来她要面子,当着外人尽量表现的好.现在她不关什么场合,越有人越哭闹的厉害,只求轰动效应.她还和原来一样,喜欢玩拼音,学英文儿歌,喜欢做各种智力游戏.
但是自她上幼儿园,她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要么吃两口就不吃了,要么大人喂.洗脸梳头,穿衣服等原来能顺利进行的行为,现在全都成了问题,不哄着不能完成.可以说,她两岁半之前,我自己带的得心应手.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是否上幼儿园让她感到压力,需要发泄情绪?怎样安抚她呢?之前她曾上个一年多的亲子课,对幼儿园的一切都很熟悉了.现在的老师,其他家长也有一点意见,觉得她们确实有点工作不认真.我该怎么办?换班?还是继续坚持.真想抛开一切带贝生去旅游,找个海边住上一年半载,让倒霉的幼儿园见鬼去~
答:孩子性情大变,应该跟他在幼儿园受到的刺激有关。
问:我家宝宝3月份满三岁,因为附近有个大的幼儿园不收三岁以下的小孩子,所以就想送她到另个比较小一点的幼儿园,等到明年3月满了三岁时再让她转到大的幼儿园去上,可是又考虑到这样子转的话会不会对小孩以后有影响,所以不知道是现在就去上小幼儿园还是直接等到三岁送到大的幼儿园去?
问:女儿四岁,幼儿园小班。性格比较内向,谦和、敏感,情绪容易受影响,又很要强。没有攻击性,不会自我保护,即使小朋友打了她,也不会还手。喜欢静的事情,尤其是看书,自己可以看好久。买来新书就不看电视了。有时候觉得女儿较同龄孩子有点早熟,心思也重一些。和小朋友一起玩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追随者”,没有自己的主意。面对竞争性的活动不敢参加,回答是怕赢不了。在家和爸爸妈妈做游戏输了会不高兴。幼儿园老师也说让她参加运动会,她就有压力,情绪上也不能适应。请教林老师,该怎么教育这样类型的孩子呢?
答:孩子怕输,不敢竞争,可能跟你们对他的要求有关系。记得我小时候,我父母总是期望我在班上数一数二,常常叮嘱我要努力,他们这种要求实际上给我很大的压力。因为我很怕得不了第一,即便只是得了个第二,我也会十分沮丧,因为觉得我这样就会让父母失望。孩子小的时候,他试图取悦父母的这种心理是尤其强烈的,所以我感觉,想要改变宝宝的这种状况,首先要改变你们对他的期望,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引导他。其次是,孩子不太自信,所以增强他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环节。在他已经把输赢看的很重的情况下,劝他看淡,效果不见得好,最好是引导他去找到参与这些活动的别的乐趣,而不是赢的乐趣。 父母看待输赢的态度实际上会潜移默化地对他产生影响。很多事情不见得一定要有输赢,重在参与,参与了,你就可以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建议在家创设一些竞技游戏,这个游戏最好根据他的喜好来设置,尽量多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定出输赢之后,接着玩下一个环节的游戏,赢的人有赢的人的游戏规则,输的人有输的人的游戏规则,但是都很有趣,让他在这样的游戏中,不管是输是赢都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而不是输赢的乐趣,那么他就能慢慢地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输赢了。另外,也可以跟老师沟通一下,特意组织一些他擅长的活动,让他也有赢的机会,帮助他把自信心培养起来。也可以建议老师,最好不要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组织这种需要确定输赢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实际上才是最重要的。不过这是个教育理念的问题,可能很多人觉得孩子就应该适应竞争,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体验到其中乐趣远比输赢更重要,也更能激励他将来奋发向上。如果只是把眼睛盯在输赢这件事情上,他就会因此分心,招来更多不良情绪,反而会影响他的发展的。
问;
幼儿园的老师跟我说:宝宝似乎不太主动与小朋友一起玩,与小朋友玩中发生小小的矛盾时就显得特别急和慌,并问我平时带他与小朋友相处的多吗?
平时在家的话,确实很少有机会与其它小孩一起玩,最多就是与小表哥玩玩.
请教,林怡老师,如何更好地在人际方面引导宝宝!宝宝三周六了,上小小班了。
答:人际关系怎么处理也是需要经验积累的,他在家只能面对小表哥,而在幼儿园,他需要面对许许多多有着不同个性的孩子,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建议不要急于去改变他,而要在平时要多带他出去玩,多鼓励他跟周围的小朋友玩,哪怕是陌生的小朋友。其实家长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所以你主动去参与,绝大多数人都是欢迎的,走出去,主动出击,等他积累了足够多的社交经验,他的社交行为也会随之改变的。
问:幼儿园“跳级”?
贝生进入孙瑞雪幼儿园第三周了。
我和她对幼儿园都很满意。虽然离家远收费高,确实物有所值。老师能够把教育理念切实的实施到日常的每个细节,真的没话说!我很满意。
今天放学接她时,主班老师对我说想让她进入“大组”上课。
他们幼儿园都是蒙式混班制,年龄从三岁到五岁半。需要按年龄分别对待的课程就分“大组”“小组”上。3-4岁的是“小组”,4岁以上是“大组”。
贝生三岁五个月,一直属于小组。以前老师也向我反映过她聪明,动手能力强等。我也觉得小组内容比较简单,考虑过让她上大组课-----这个想法我没对老师说过。
她爸爸一向是“跳级”的坚定反对者,如今老师主动提出让她上大组课,她爸爸人在外地,电话里强烈表示:上!为什么不上!一定要上!敢情他以前是反对别人孩子超前教育,自己孩子就不反对了?!
说实话,听到老师对贝生的肯定,我真的觉得幸福极了。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呢?从知道自己怀孕,我的全副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她得到别人一句肯定,套句《红楼梦》里的话说:我就跟“吃了蜜蜂屁”似的,美得飞飞的。
不过的得意归得意,臭美归臭美。升大组的事情还得好好考虑。我也向老师提出我的顾虑。
首先自信心的问题。她在小组表现好一点,到了大组未必能再好下去。孩子的信心会不会受打击?
第二是升学问题。大组的孩子有的今年9月就上小学了,而贝生才刚上幼儿园不到半年。按她的生日,2011年9月才能入学呢!在此之前,如果她眼看着一起上课的小朋友一个个都上了小学,而自己老也上不了学,会不会烦躁焦虑困惑迷惘?
对于我的顾虑,老师也保证不会生硬的将贝生完全搁在大组。说是会观察她的反应,循序渐进。
我也同意老师的方法。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先观察一段再说。
我有段时间沉湎于打造“神童”,每天琢磨怎么把贝生送到心理所的幼儿超常班去---现在想想都可笑!好在当初没有用高压手段逼孩子认字什么的。轻松自然,反而最能令孩子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我觉得,如果孩子真的出众,他会自己向学,才能就像沙里的珍珠,埋是埋不住的(咱这儿不提学习条件,在这儿逛的那个家长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啊?)。如果不是珍珠,或者只是有点像珍珠,那串成项链也戴不出去的。不如踏踏实实当颗漂亮的沙子,风景一样很好。
请问各位专家和有经验的家长们,我的想法合理吗?
我的顾虑是否真的是个问题?我该如何面对呢?
答:如果小班那些课程对贝生来说过于简单,他有可能会厌倦这些课程,让他去大班也没什么不好。小孩子其实都是很喜欢跟大孩子玩的,因为大孩子玩耍的花样多,加上是混龄班,大孩子走了,小孩子来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他都有机会接触,对他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其实还是有好处的。
问:19个月的宝宝可以上托儿班吗
我跟妯娌住一起。她儿子比我女儿大4个月,她儿子经常没有原因打我女儿。现在我女儿看见他走过来就很害怕的样子。在外面别人动她一下她就会认为别人是在欺负她,不太愿意接触别人。我不在家女儿和她儿子都是让我婆婆一起带的,老人都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太管教她儿子。
我女儿很喜欢亲子班的老师。那里也开了一个托儿班,现在只有3个跟我宝宝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像这种情况我是不是可以把我宝宝送到亲子班去呢,我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上亲子班和托班还是不太一样的,亲子班有妈妈陪着,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但是托班就完全不一样了,孩子进去了,妈妈就离开了,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很可能因此产生分离焦虑的,所以如果你打算送他进去,事先最好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来作些准备,包括训练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让他明白妈妈的离开只是暂时的等等。否则,孩子会很难适应托儿班的生活的。另外,孩子之间的“打斗”不见得就是打斗,往往只是他们游戏的一种方式或者表达彼此情绪的一种方式,跟我们理解的打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如果家长总是在强化这个概念,孩子就会变得真的打人,以此来争夺大人给予他的注意力。碰到这种情况,最好不要跟他说不要打妹妹之类的话,而是告诉他,你喜欢妹妹,想拍拍妹妹,可以轻一点,否则妹妹会痛的。如果过分看重这个事情,还会从负面去强化孩子的这种打人行为,反而于事无补。
问:猪儿上幼儿园!!!差十天两岁!!!
在园长那儿通关很顺利....不过唯一的就是现在是中途去...小班中没得选了.只有小二班有名额了.本来以前是打算上幼儿园时先了解一下哪个班的老师最负责最有耐心爱心..现在没得选了.我妈不愿意帮我带孩子,猪儿爸我后来问过他N次他都回答我.因为我妈脾气不好.也不想让我妈帮我们带猪儿了...所以没得选...就去了...本来打算上蒙氏班.人家班不收两岁的孩子.要从小班读一年才可以读蒙氏班...
平时在家..猪儿有时候能够从头到尾吃饱.不过是洒得到处都是..幼儿园老师大概不会象我们这样允许猪儿浪费太多的...所以喂猪儿是可以理解的....
我妈一直给猪儿用奶瓶冲奶,我买回来的学饮杯也没用,我自己也没有刻意的要求他非得用杯子
猪儿刚刚去幼儿园时看见别的小朋友尿尿可好奇了..自己也乖乖的去尿..老师说拉他去尿尿都会自己尿..关于喊尿,我们对猪儿说过..不过不是时时都要喊.他多数时间是随地尿.偶尔会自己跑厕所去尿....对于这些人的本能方面的事.我都没有怎么去刻意训练过~老师说还是尿了两次在教室里...
不过闹的时候有时候可能影响到老师教学了...而且反复的念..你的妈妈在哪里?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你(猪儿仍然许多时候要把我说你.但他会说我们)
这是我觉得送去这个班我唯一觉得不够好的一点,当然也不可能什么事都想得太完美了...学校有学校的纪律.老师可不会让猪儿想出门就出门,所以我下午去接猪儿的时候,他正拿着一小姐姐的书包闹着要出去..他能拿着别人的书包在手上...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师还是没有过多的阻止他吧~~~自由要有,纪律还是要有的.只是这么小的孩子该不该接受这样的纪律,我心里一万个不确定~~~
我去接猪儿时,他脸色不太对劲..在往门这边挤....看得出来是想出来玩儿了...我一到来时,他并没有表现出妈妈来了他就很欣喜的那种表现..而且是一出门就好奇的看幼儿园里的这样那样....他看到教室外面别人做的手工..指指这个告诉我是什么.指指那个说说是什么.老师就告诉我,中午睡觉时被子上的一些小动物..猪儿什么都会说..知道得挺多的....
答:琛琛是2岁半上的幼儿园,也是因为没人看了,只好把他送进去。记得在我宣布要送他去幼儿园之后,我的很多朋友一口咬定像他这样的孩子肯定去了幼儿园会哭上至少一个月,因为我太宠他了,他也特别依恋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去幼儿园第一天就表现不错,没觉得他有什么不适应的情况。问题出在几天之后,因为受不了老师的那些约束,他才开始闹腾。当年送他去的是一个非常一般的幼儿园,因为我当时所在的研究所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周围就那么一所幼儿园,没得可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在家自由惯了的琛琛哪是那种能乖乖巧巧坐着听老师教这个那个的孩子?所以,他很快就厌倦了幼儿园,开始跟老师对着干。不过好在幼儿园的老师还不错,在我跟他们沟通之后,老师调整策略,把念儿歌、教小朋友搭积木等不少工作都交给了他,因为得到重视,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他后来也还算比较顺利地度过了幼儿园的那段时光。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能碰上比较好的老师,应该不算什么大问题。估计老师最头痛的问题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不好,这类的问题会给老师添加额外的负担,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孩子,所以建议你在猪儿去幼儿园之前着重调整他的生活习惯这些。比如你提到的尿尿的问题,如果他随地尿,时间长了,老师估计会受不了的。这类的事情也应该是属于社会规范的问题,可以从小就让孩子明白这些规则的,并且,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小,实际上还包含了性教育的内容,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某些部位不能当众暴露,某些事情必须在一个特定的场合才能做,对他的成长会很有好处的。还有吃饭,对于两岁的猪儿来说,他控制自己的能力已经基本成熟,也可以尝试鼓励他尽量在吃饭时保持整洁了。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他上幼儿园估计问题不大。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老师给他提要求的话,估计他需要一些日子才能适应。不过让孩子体验一下这些约束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我觉得你可以事先给他一些预警,让他明白幼儿园老师可能会给他提一些什么要求,需要遵守一些什么样的规则,给他一个心理准备。给孩子自由,同时也要让他知道有些规则需要遵守,这两方面其实都是不可以忽略的。
问:幼儿园超前教学,我是否该为孩子换班级?
回来查了《幼儿发展观察记录册》发现中班才要求双手交替拍15个!而他们班现在才小班第一学期!他们班最小的孩子刚两岁半,甚至单手拍球还不能完成呢!
老师显然没按步骤来教育孩子。究其原因,最近幼儿园把他们班列入了什么“幼儿学科学”的计划,小班组只有这一个班参加,或许是计划的要求。还有可能是因为班上大部分孩子都会单手拍球了,老师就急功近利,让孩子们练更难的。总之,如果班上多一半孩子练会了,就是老师的一件成绩。
说起这家幼儿园的老师,真是令人头疼。一般来说,他们收了家长的礼物才对孩子有好脸色。老师说让家长做手工玩具给幼儿园,又说让孩子带科学书籍互相借阅,我给贝生都准备的是质量非常好的玩具和书籍。结果孩子回来说,玩具老师就摆着,小朋友动了要挨批评。书也都被老师拿走了,根本不给大家借阅。班里提倡让孩子们带小零食给小朋友分享。贝生每周都带两次,我给的都比需要的数量多1/3,每次都没有剩下的。从孩子的话里听出,老师只拿很少的一点分给小朋友,其他就收起来了。甚至还有一次根本就没给大家分。一次我提供了40只棒棒糖,全班32 个小朋友,老师只给了8个人——说是他们会双手拍球的奖励。可以想象其他孩子有多难受多压抑——要想得到糖,就得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前,我曾经和幼儿园校长沟通过。校长的态度很明确,不管谁有理,他都绝对支持老师。家长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做。否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这样教育,长期下去,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呢?我非常担心。以前有些问题虽然也存在,但我以为,尽家长的能力和老师搞好关系,尽力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缓解矛盾。而且社会不是无菌培养皿,孩子总要适应。
我是否应该换幼儿园?
我也曾经考虑上孙瑞雪幼儿园。但太远了,自驾车不堵还需要40分钟。
而且谁能担保换了幼儿园不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林怡姐,我该怎么办?教孩子忍耐下去吗?
答:这个幼儿园确实有问题。听园长的意思,即便你们提意见,他们有所改观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公立园的老师压力稍微小点,私立园需要依赖招生来维持,所以老师的压力相对要大一些,管理也更严格一些,对于家长的建议也会更加重视一些,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幼儿园,换园也可以考虑,但是换园的话,也会有别的问题,毕竟孩子要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肯定需要一段适应期,所以事先一定要让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让他明白进入一个新园,他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去处理等等,这样会对他进入新园有帮助。如果你自己有时间带孩子,又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让孩子在家待着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家庭,不是幼儿园,包括上了小学也是,家庭其实远比学校重要,对孩子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希望贝幸福快乐!
问:孩子今年下半年入幼儿园。自入园以来,孩子的情绪都很良好,基本上是不哭也不闹的,在幼儿园里也能和老师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但是,最近1周来,孩子开始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我问他情况,他说是小朋友抢他的玩具,而从老师那儿了解到的是:孩子在园情绪很好,能很好地与小朋友游戏,老师问他为什么入园的时候哭闹,他的回答却是“妈妈晚上不陪他睡觉”。这让我大吃一惊,怎么他跟我说的与跟幼儿园老师说的不一样呢?我犯愁了。
其实,在家里我每天晚上下班后都会陪着他,直到他睡觉(睡觉前跟他讲故事,然后让他自己入睡,基本不陪他入睡,但晚上是和他睡一起的)。
因为我工作忙,下班接孩子经常会晚些,所以让家中的老人(以前没和孩子接触过,但经过一两天的接触后他们也能友好相处,友好游戏)临时来帮忙接小孩子,老人也就是在最近1周才来的。上周六,我因为要加班没有陪孩子上公园玩,而是让老人带孩子去的(这是我第一次加班,当时孩子还说“今天是星期六,妈妈不要上班”,我跟他解释后才勉强让老人带着去的)。还有一次,老人因为我工作辛苦晚上回来还得带孩子而提出晚上由她来带孩子睡觉,当时我拒绝了(孩子就在旁边)。这些会不会是导致孩子对老师说那话的原因。会不会是孩子内心没有安全感,总担心妈妈会不要他了。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不知对不对,请林怡老师帮我分析分析,谢谢。然而,为什么孩子对我说的不上幼儿园的原因却是因为幼儿园小朋友抢他的玩具呢?这一点我就不明白了。
猛然间想起来,孩子曾经也对我说过“妈妈不陪我睡觉”的话,仅一次,当时我也不知自己是如何对孩子解释的,忘记了,也许是我当时忽略了孩子的话。
林老师,请您帮我分析一下,我的孩子现在是什么问题?我该怎么办?谢谢您!
答:我感觉孩子只是1周来才有这样的表现,肯定跟老人的到来有关系,至于小朋友抢玩具,那只是一个借口。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外交手腕,所有他很明白应该怎样见人下菜碟。他真正的想法就是担心妈妈不陪他睡觉,因为老人已经说过这个话,而且你加班的时候把他给了老人,他就会很敏感地意识到,老人的到来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妈妈更多地离开,甚至有可能妈妈把他交给老人不管了。所以要解决他的问题,先要把他的这个顾虑给消除了。告诉他老人是来帮忙的,妈妈不会离开他,也不会不陪他睡觉,妈妈加班也会回来就好了。
问:林怡姐您好:我有件很头痛的问题想请教您,我女儿三岁半了,今年刚送幼儿园。去的第一天就让别的小孩子给抓伤了,现在还有条疤痕。当时我的情绪有点激动,可能是吓着孩子了,打那以后她老是坐最后一个位子,前面还得间隔两个板凳才可以做人,也不太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我和她的老师用了很多法子都不行,一直持续到现在。休息日在外面还可以和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一去幼儿园就变得很胆小,给我的感觉好像有点自闭。我该怎么办呀林怡姐,请您支个招帮帮我,也帮帮我的孩子。
答: 孩子在幼儿园被抓伤很正常的,但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没有父母不心疼,所以很多人都会表现得情绪比较激动,换了我也一样,琛琛也曾经被小朋友抓伤过,很多年都有一道疤下不去。宝宝肯定是在幼儿园被吓着了,加上你的反应更加深了他的这种恐惧感,所以现在最要紧的是要让他释放内心的这种压力。让孩子释放压力可以通过很多的途径,针对他的情况,建议你试着把他担忧的事情说出来,表达你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教给他一些应对类似事件的方法(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训练他,比如你假装是一个要袭击他的小朋友,帮助他学会察言观色,一旦发现苗头不对,赶紧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迅速躲开,想要远离他,也可以躲到别的东西后面,躲到别人后面等等,如果对方的侵犯继续,赶紧报告老师),如果他能很好地应对这类事件,他就会明白,不管谁袭击他,他都可以自己控制场面,让以往的事情不再发生,他在幼儿园是安全的,那么他内心的这种压力就不会有了,自然也就能在幼儿园正常地生活了。
问:孩子今年下半年入幼儿园。自入园以来,孩子的情绪都很良好,基本上是不哭也不闹的,在幼儿园里也能和老师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但是,最近1周来,孩子开始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我问他情况,他说是小朋友抢他的玩具,而从老师那儿了解到的是:孩子在园情绪很好,能很好地与小朋友游戏,老师问他为什么入园的时候哭闹,他的回答却是“妈妈晚上不陪他睡觉”。这让我大吃一惊,怎么他跟我说的与跟幼儿园老师说的不一样呢?我犯愁了。
猛然间想起来,孩子曾经也对我说过“妈妈不陪我睡觉”的话,仅一次,当时我也不知自己是如何对孩子解释的,忘记了,也许是我当时忽略了孩子的话。
林老师,请您帮我分析一下,我的孩子现在是什么问题?我该怎么办?谢谢您!
答:我感觉孩子只是1周来才有这样的表现,肯定跟老人的到来有关系,至于小朋友抢玩具,那只是一个借口。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外交手腕,所有他很明白应该怎样见人下菜碟。他真正的想法就是担心妈妈不陪他睡觉,因为老人已经说过这个话,而且你加班的时候把他给了老人,他就会很敏感地意识到,老人的到来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妈妈更多地离开,甚至有可能妈妈把他交给老人不管了。所以要解决他的问题,先要把他的这个顾虑给消除了。告诉他老人是来帮忙的,妈妈不会离开他,也不会不陪他睡觉,妈妈加班也会回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