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论坛一直都在讨论情商智商孰轻孰重以及识字阅读是否必要的话题,看了很多朋友的精彩发言,我突然想起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觉得有话要说了。虽然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起来跟这个话题无关,但是其中隐含的道理却是相通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涉及到两个很重要的人物,一个是西王母,一个是老牛,故事情节也是在这两个重要人物的“斗法”之中展开的。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天与地的关系——西王母代表天,老牛代表地。老牛帮助牛郎拐走了织女,西王母又把织女招回了天庭,牛郎披着牛皮上天寻找织女,西王母用簪子划出了银河,他们彼此胜一回,败一回,如果这么斗下去,终将永无止境。最终喜鹊作为天与地之外的另外一个人物出现了,于是他们每年七月七搭建了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得以相会,天与地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一切就都归于和谐与平静。
孩子的教育其实也是如此,智商情商品德教育体能训练好习惯好行为(我故意这么摞着,就是希望它能给我们一种拥挤感呵呵)之间的关系其实就如同这个故事里的天与地的关系,最终是需要取得一种平衡,才能实现和谐与统一,达到某个境界的。我之前发了不少关于识字阅读和双语教育的帖子,那并非我一定要鼓吹大家都去让孩子识字,对孩子进行双语教育,我说那些只是想要说明一个问题:识字、自主阅读和双语教育是可行的,并且确实会带给宝宝益处的,那相当于可行性的论证,至于是否必要,则要取决于你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孩子的状况。
比如识字,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你非要逼他去学,搞得他一看见文字都头痛,那不如不学。再比如阅读,你天天拿一本书在孩子面前烦他,他是不可能找到阅读的乐趣的,相反,他还会因此厌倦阅读,觉得阅读就是受人控制,毫无乐趣可言,这样的阅读也不如没有。双语教育也同样如此。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孩子有兴趣,二是父母引导的方法要科学有趣。孩子的兴趣可以经由父母的引导发起,并且与父母正确恰当的引导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有了这两个条件作为支持,那么孩子尽早接触这些肯定对他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父母也确实是可以引导孩子尽早进入另外一个更为广阔与丰富的世界的。
我比较认同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而每个孩子的智能优势也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非要逼着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一样去发展同样的智能,而要根据孩子的条件因材施教,发展他的优势智能同时也不要忽视了他的弱势智能,帮助他全方位的发展,这才是我认可的一种方式。一味地追求识字阅读学外语,不是我所赞同的,同样,一味地反对识字阅读和学外语,那也是我不赞同的。智商的开发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不是全部,情商或者其他方面的培养也同样。而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可以融合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辐射的形式各个渗透的,没有必要把他们丁是丁卯是卯地割裂开来。并且,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其实也是互相促进的,比如情商和智商的关系,一个智商很低的人,他是不可能发展出很高的情商的,情商需要依托智商来发展。同样的,智商也需要以情商作为支持,他的智商才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发挥到极致。其他方面也莫不如此。
看过我书的朋友也都清楚,在我的书里关于识字阅读的篇幅其实并不大,并且3岁前孩子的识字阅读,我也是主张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游戏才是孩子生活的重心,但是怎样游戏,怎样通过游戏去拓展,在游戏中挖掘出孩子的闪光点,进而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那是需要父母的智慧来把握的。我主张让孩子尽早进入文字和书本的世界,那么他就会获得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但是要讲究方式,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给宝宝搭建一座让他的各种能力和谐交汇的“鹊桥”,而不是让它们七零八落散落在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