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胜负 |
分类: 早教杂谈 |
跟沙弥在msn上聊天,沙弥突然说:
“那天看了一部佛经~里面讲到有关为什么人会有自闭、自卑、怨~等等情绪~都缘于胜负心。我就突然明白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心态很不好~老有自杀或冲动的行为了。都是缘于现在的竞争压力,从小就心存强烈的胜负心,家长和社会也是这样教育的~学习要第一,什么什么都要第一~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学习努力,成绩好其实和挣胜负不是一个概念呢。
如果从小培养孩子的精进进取精神~但不是为了胜负~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很有意义的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都是第一~但心理却非常自卑自闭~很小的事就崩溃了~自杀率标升。咳~~~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都是第一~但心理却非常自卑自闭~很小的事就崩溃了~自杀率标升。咳~~~
现在家长教育孩子大都是:要多学知识才能有出息,以后象谁谁谁那样~别象谁谁谁那样~孩子从小就养成的胜负心。如果变一种方法:努力,精进学习是为自己负责,不为挣胜负而努力。显然这得首先改变父母的观念~如果父母都在挣胜负~也很难不这样教育孩子。”
沙弥的话很有道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能不自觉地就这样去做,结果搞得孩子不堪重负。我想我们需要传达给孩子的不是他一定要名列前茅,而是要做得更好。如果孩子有了要做得更好的心,他自然会不断地求上进。一个想要做得更好的人,他只是在跟自己竞争,而不是在跟别人竞争。这样他就会对周围一些名利的东西看得比较淡漠,他才会有更多的心思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最终收获更多。但是,如果他一辈子都在跟别人竞争,他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他关注的重心就会从自身的进步转移到别人身上,进而嫉妒比自己强的人,严重的甚至会想法设法去给别人设置障碍,这样下去,他不仅自己无法进步,还会给别人带来妨碍,最终落得个孤家寡人的境地。或者他好胜心太强,最终无法承受自己不能争第一的心理压力而变得自卑自闭,甚至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要防止孩子的未来变得这么阴暗,我们就要从现在起注意我们的教养方式,一点点引导他健康地成长。比如跟孩子玩竞技游戏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地让着孩子,要让他从小就体验有输有赢的感觉。当孩子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要随便就说:你看谁谁谁比你强多了。谁谁谁比你爱读书。谁谁谁又比你有礼貌。而要说:你现在也爱看书了。你比以前做的更好了。拿他自己跟自己比较,他就不会有压力,也不会有被否定的感觉。
当然,并不是说就不能拿别的小伙伴来说事儿了,只是要注意说事儿的方式。比如,某个孩子在某方面比他强,那就不要拿他去比较,而要以另外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假定豆豆喜欢看书,但是你家孩子不喜欢看书。如果你想要调动他看书的兴趣,那就这样跟他说:豆豆喜欢看书,真不错。他喜欢恐龙的书。你想看什么样的书?我们一起去买吧。带着他一起去挑选他喜欢的图书,他也就会慢慢地爱上读书。但是如果你说:你看,豆豆多好,特别喜欢看书,你怎么就不喜欢看书呢?那就完蛋了,别再指望你的孩子会爱上读书了。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会有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因此,即便我们内心羡慕死别人家的某个孩子在某方面表现突出,也不要强求孩子也在这方面有所建树。让他做他最擅长做的,最愿意做的,他才能做得更出色。让他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与别人较量的一个砝码,他就会发展得更好。
先写到这里吧,临时想起什么再接着写了发论坛。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贴出来一起讨论吧。
前一篇:给赞赏“孟母三迁”的人泼点凉水
后一篇:另类涂鸦造就创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