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之间宝宝妈妈 |
分类: 父母智慧 |
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语言的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另一个则是妈妈和宝宝之间的行为、情感等非语言方式的“对话”。很多时候,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对话”并不是民主的(也就是不是适合宝宝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只是一厢情愿地按照妈妈自己意愿进行的),这种不民主的对话会让妈妈和宝宝对彼此变得越来越不敏感,越来越没有忍耐性,继而出现亲子之间的沟通梗阻。
母亲是宝宝最早的信息传递者,是外面世界与新生儿之间的纽带。母亲对宝宝的态度会对宝宝表达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式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从宝宝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很多人误以为在学会说话之前,母亲对他情绪和交往方式就不会产生影响,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误区。
俄国心理学家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有个3个月的小女孩总是莫名地哭闹,看起来像是因为腹痛而痛苦不堪的样子。妈妈带着她去了很多医院检查,都没有查出任何器质性的问题。无奈的妈妈因此焦虑不堪,万不得已的情况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结论让这位妈妈大吃一惊,却也因此治好了小女孩腹痛的毛病。原来在小女孩出生后,这位妈妈因为和丈夫关系出现危机而焦虑不堪,心情总是非常糟糕,结果她在跟宝贝女儿交流的时候也无意识地流露出这种焦虑的情绪,于是她的焦虑情绪对这个才刚刚3个月的小女孩产生了不良影响,影响了他们亲子沟通的质量,这才导致小女孩出现了上述的问题。
这个小小的事例就足以说明母亲和宝宝之间不良的“对话”方式给宝宝带来的伤害究竟有多深。常见的不良“对话”方式通常有以下这些,需要引起妈妈们的注意:
1.把来自其他方面的怨气不自觉地撒在宝宝身上。
2.给宝宝购买太多的玩具,让他大多数的时间埋首玩具堆里消磨时光。
3.总是让宝宝平躺着看无趣的天花板,很少对着他微笑,和他说话,抚摸他,很少将他举高,让他观察周围的环境等等。
4.以为宝宝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总是当着宝宝的面肆无忌惮地和家庭其他成员争吵。
5.宝宝吸引父母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样,但是父母对宝宝的这种方式反应很迟钝。
6.妈妈总是能很准确地预期宝宝的需求,无需等待他“申请”就及时给予满足,结果宝宝无需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向妈妈提出要求,他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7.妈妈总是无法理解宝宝的需求,或者常常忽视宝宝的需求,导致宝宝产生挫败感,失去表达自己需求的欲望。
8.对于那些难养型的宝宝,如果妈妈能耐心地和他“沟通”,他就会慢慢地适应这种沟通方式,开始改变自己,但是这个改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有的妈妈在宝宝总是表现得那么难缠的时候,很容易对他失去信心,结果就会前功尽弃,宝宝因此有更多的挫败感,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需求,妈妈也一样面临这样的处境。于是最终就会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1.把来自其他方面的怨气不自觉地撒在宝宝身上。
2.给宝宝购买太多的玩具,让他大多数的时间埋首玩具堆里消磨时光。
3.总是让宝宝平躺着看无趣的天花板,很少对着他微笑,和他说话,抚摸他,很少将他举高,让他观察周围的环境等等。
4.以为宝宝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总是当着宝宝的面肆无忌惮地和家庭其他成员争吵。
5.宝宝吸引父母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样,但是父母对宝宝的这种方式反应很迟钝。
6.妈妈总是能很准确地预期宝宝的需求,无需等待他“申请”就及时给予满足,结果宝宝无需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向妈妈提出要求,他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7.妈妈总是无法理解宝宝的需求,或者常常忽视宝宝的需求,导致宝宝产生挫败感,失去表达自己需求的欲望。
8.对于那些难养型的宝宝,如果妈妈能耐心地和他“沟通”,他就会慢慢地适应这种沟通方式,开始改变自己,但是这个改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有的妈妈在宝宝总是表现得那么难缠的时候,很容易对他失去信心,结果就会前功尽弃,宝宝因此有更多的挫败感,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需求,妈妈也一样面临这样的处境。于是最终就会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9.很少和宝宝说话,或者很少和宝宝对视,很少抚摸亲吻拥抱宝宝,和宝宝之间缺乏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对话”,对宝宝的动作不够温柔。
前一篇:优秀妈妈需要灵机一动的智慧
后一篇:测测看,宝宝自我认识能力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