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儿子花篮长蛇阵小脸 |
分类: 育儿心绪 |
每天一早去学校上学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儿子来说几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散漫惯了的儿子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因此,刚入学那些日子,每天接送儿子,我都难得见到他有特别高兴的时候。某个周末,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照例排着队唧唧喳喳地往校门外走。儿子东张西望地走在那条长蛇阵里,不时兴致勃勃地与小伙伴们闹着,根本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难得小家伙有如此好的心境。因为周末到了还是小家伙今天在学校受表扬了?我正纳闷呢,儿子突然从那条歪歪扭扭的长蛇阵里奔了出来,一边跑一边忙不迭地囔着:“妈妈,我得小红花了!”
“哦,真不错!”虽然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了儿子一句,但那个周末对于儿子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朵普普通通的小红花拉近了儿子与学校的距离。一听说要上学便有些愁眉苦脸的儿子从此有了很大的改变。“妈妈,我希望我今天还能得小红花。”周一早上,儿子红扑扑的小脸阳光灿烂起来。,
我完完全全可以想象儿子那天在学校的情景:为了得小红花,他一定竭尽所能地表现了一把。果然,正如儿子期望的那样,那天他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一朵小红花。放学回家的路上,儿子的小脸上洋溢着一种几近神圣的光芒。
经过半个多月摇摇摆摆的适应期,儿子终于在学校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同,并且这种认同被具体物化为一朵朵小红花,在一年级教室的一面墙上,在属于儿子的那个小花篮里堆积起来。期末,在统计完每个同学小花篮里的小红花数目以后,儿子众望所归地被评为了三好学生。小家伙高兴得又蹦又跳,我自然也欢喜不迭。看来,一切都是那么地令人欢欣鼓舞,实在没什么值得我担忧的了。
“妈妈,我又得小红花了。”我几乎已经习惯了儿子时不时地向我报告这样的喜讯。小家伙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他的那些小红花,并不时从书包里翻出来数一数。当他的小红花集攒到一定的数量,他会记得带上胶水,将它们仔仔细细地粘在写有他名字的花篮里。望着那只小花篮一天天地饱满起来,儿子的心也一天天地张扬起来。那是他的荣誉,那是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具体体现。儿子十分珍惜这一切,并且满怀信心地憧憬着下一个期末,他会再度捧回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我很理解他,对于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很自然、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心理。
“妈妈,老师发给我的小红花丢了。”某一天,儿子回到家,眼里有点点的泪光。那朵丢失的小红花使儿子的心情变得异常地沮丧。
“没关系,丢了就丢了吧。”我扶着儿子娇嫩的小肩膀,耐心地安慰着他。
“那我就比我们班长少一朵小红花了。”儿子不甘心地咕哝着,泪珠一串串地滑落下来,打湿了他的脸颊。无论我如何安慰,对儿子来说,丢失了小红花都是一件很令人心疼的事情。最后,我只有作罢。随他去吧,等他忘了这件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果然,第二天,儿子回到家已经是一副眉开眼笑的模样:“妈妈,今天我在课桌底下捡到了我的小红花,还多了一朵。”
“多的那一朵你给谁了?”我敏感地抓住问题的要害,逼视着小家伙的眼睛。
“粘到我的小花篮里了。”儿子小脸红了,明显地有些不好意思。
“那是你的小红花吗?”
“不是。”
“不是?那为什么粘在你的小花篮里?”
第二天,儿子将多出来的小红花揪了下来,还给了他的同学。关于小红花的事情,我没有再多说什么。既然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也没必要再罗嗦了。
“昨天我们班露露多做了十道数学题,老师表扬了她,给了她一朵小红花。今天我也要多做十道数学题。”为了能多得一朵小红花,儿子那天晚上放弃了他最爱读的《印地安神话》,整整多做了十五道数学题。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儿子预想的方向发展。当儿子将家庭作业交给老师,老师竟然丝毫没有要表扬他的意思。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虽然儿子一再地举手,但那天的语文课,他甚至没有获得被老师提问的机会。被提问的同学都获得了小红花,而儿子一无所有。毫无疑问,小家伙那天的心情自然是从未有过的沉重。更糟糕的是,儿子喜欢举手发言的积极性也被严重地挫伤了。
望着泪眼婆娑的小家伙,我的心也有些沉重起来。虽然爱惜荣誉是一件好事情,但像儿子珍惜他的荣誉若此未必是好事吧。我想起了居里夫人。她的奖章成了孩子们的玩具,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宝贝呀。荣誉是什么?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肯定而已。如果一个人一味地沉溺于过去的荣誉,他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的。
我不想让那些小红花成为儿子心灵深处的一种负担。看来,对于儿子的小红花们,我只有适当减少一些热情了。为了改变他那种几近畸形的荣誉感,我开始给他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他在学校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那一两朵小红花,而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品行,习得一种学习方法,获得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只要他尽他最大的努力去做了,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儿子望着我使劲地点着头,眼神里却透着一点点疑惑。我相信,不管怎样,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我所说的一切。
在我的诱导下,儿子不再把得小红花看得那么重要了。每天回到家,他不必再为了得更多的小红花而伤脑筋甚至耍花招了。老师没有提问他,他也不会再因此哭鼻子了。
到了二年级,儿子得的小红花越来越少了。他的小花篮里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几朵小红花。有的小红花被他丢了,有的小红花因为忘了及时粘上去被揉碎了等等不一而足。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儿子没有以前那么“乖”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不再盲目地追求赢得更多的小红花了。尽管儿子的小红花一天比一天少了,但我确信他仍然是个好孩子。
因为甩开了包袱,在完成家庭作业之后,儿子可以随心所欲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实验,在户外疯跑,玩电脑,学英语或者西班牙语,滑旱冰,读课外书……或许这一切对他收益小红花没有太多的帮助,但让孩子有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让孩子剔除那种过分功利的思想其实比他得再多的小红花都要重要得多,有意义得多。
事实上,在经历过那种为了一两朵小红花抛汗水洒热泪的过程之后,儿子渐渐成长起来。如今,小家伙的目光已经不再盯着那几朵小红花,而是已经开始盯着他的未来了。“妈妈,将来我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儿子虔诚地望着我,满眼都是梦想。我当然不能肯定儿子将来能如愿以偿成为科学家,我也不能否定他就注定成不了科学家。至少,儿子有了比得小红花更高的梦想,这总是一件好事。望着儿子捧回的那些奖项,听着儿子每天到家后见到我疲惫不堪的时候那声热切的问候;想着儿子全副身心玩电脑学外语啃世界名著的情形;我的心释然了。如果说有比得小红花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就莫过于让孩子以一个良好的心态看待荣誉和拥有一个更加远大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