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温茶经之三十五:器择陶简

(2016-01-30 12:04: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无故乱翻书

晉杜毓《荈賦》所謂“器擇陶㨂,出自東甌”,甌,越也。甌越州上口脣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

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夀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皆不宜茶。

小记:器擇陶㨂或作“器擇陶簡”。器是飲茶之器,擇是選擇,陶就是瓷,東晉時期在名詞上瓷器的名稱還沒確立,陶字經常就是指瓷,簡和揀都也都有挑選的意思,古常通用,所以才有不同的版本。陶簡,即瓷器之精選者。全句的大白話是“茶器選擇東甌出產瓷器中的精品”。

陸羽不喜歡卷口的盌,大概是容易滴漏的緣故。根據現在考古發現,各窯口的盌都有卷口和侈口的,造型多樣,口沿不卷的盌其他窯口也有,同時越窯也有卷口盌。

盌底以圓弧形為上,平底為下。因為平底盌和盌壁有折角,會將茶末渣淤積在折角處。不如圓底的,茶湯帶著茶末渣一起喝下去了。

唐代除了北方的邢窯產白瓷外,南方多以青瓷為主,青瓷的主要釉色是綠色,但正常都存在著偏色問題,偏黃、偏棕,還有看上去是褐色或醬色的,基本原因都是因為釉中含鐵量偏高的問題,高到可以變成褐色或黑色,其實高溫瓷釉沒有絕對的黑釉,當褐色濃度高到一定程度時,看上去是黑色的,但在強光下看還是褐色,宋代著名的兔毫盞是這種現象。所以唐代已經出現了醬釉或黑釉,也是青瓷系列的,就是這個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