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东篱菊也香 |
多年前,王选先生曾公开讲,自己最有创造力,最有学术成果时,无人认可。而如今名满天下,自己则深知,自己的学术生命早已结束了。
普洱之名日隆,尤以古树茶为甚。百年前,"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众",近几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树茶于盛名之下,被过度采摘,被过度保护,茶之品质可想而之。在过度釆摘之下,茶树会自动保护,叶子中茶碱等含量増加,茶汤变得汤质薄,苦涩度变高。原本油润而空明的茶汤已难觅踪影。
而古树茶之美,恰恰是不被大多人所识之时,而价格自然也低的让人咂舌。有资深人士曾说,凡是好茶,都是便宜的。乍听犹如梦话,仔细推究,说的正是真相。
能否识的真相,自然不能为名所蔽。为名蔽,则放弃了独立思考之精神。放弃此精神者,则不可与论茶。茶,虽人皆饮之,然可与论茶者廖廖,也正在于此。
有实者未必有名。无实者难有其名。名,难得之物也,未可有易得者。实之至而名之起。名之起,而实之衰之始也。唯有真名者,有其名而不敢享其名,方能保其名,不愧于其名。
前一篇:普洱十年絮语之七:北方仓臆断
后一篇:钻进故纸寻容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