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琴小记壹拾肆:一个瑞典人的琴缘

(2013-12-14 20:30:47)
标签:

杂谈

分类: 也劳弦上音
很久没学新曲子了。一曲秋风,一曲凤求凰来来回回的弹,也无所用心,旁人闻之而掩耳,我却还不腻烦。同朋友谈及此种不求进取之精神,朋友倒是蛮理解,大凡没有什么时间覌念的人,才会如此。

弹琴须读书。读书在我看来,便也算学琴了。
林西莉女士的古琴一书,在诸多琴书中,有天然的趣味。林西莉,一个瑞典人。六十年代在北京学习古琴,师从王迪,是古琴研究会中唯一的学员。书中记录的学琴场景,最是难忘。

学琴的时候,傅雪斋先生有时会轻手轻脚,有点好奇地走过来。
管平湖先生时不时过来看看,并鼓励地点点头。
我可以隐隐地听到管平湖的琴声和查阜西的箫声。他们俩正在为一些古曲打谱。有时,他们会中断一下。你就能听到他们激烈讨论的声音,然后,他们又继续弹下去。

王迪女士教琴的只言片语,也弥足珍贵。
要始终保持轻与重之间的平衡。就像一幅画,墨的浓淡要搭配,有时甚至还需要一片完全的空白。
不只是弹出某个音,还必须以一种感情和内涵做度量,唤起自己和听众内心的一幅画面。
当我们开始弹欸乃时,王迪给讲长江边上船夫和纤夫的艰辛。她给我示范要如何使用有力的和弦才能让人感受到和听到桨橹的吱呀声。
人的机缘很难讲清楚。书早先就翻看过了,近日拿出来再读。每每读到这里,总要慨叹一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学生活
后一篇:茶之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