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杂谈广陵琴社张子谦 |
分类: 也劳弦上音 |
"吟猱之于琴,犹顿错之于书法,凡古、雅、含蓄、圆、巧等韵,从此出,其重要不待言,而张氏每易吟猱为进退音,可谓弃金取铁,究因何故?
余听张氏之琴,而未得广陵之真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乃谒张氏于沪上,图一探广陵真面目。时张丈年逾古稀,弯腰弓背,杖而后行,垂垂者矣,然耳聪目明,烟不离唇,谈笑声若洪钟,对琴则精气充盈,实乃琴能延寿之明证。
余不忖固陋,请张老说明何故多改吟猱为上下进退音,张老喟然叹曰:“此余久处上海十里洋场,雅集、演奏过多之害也。琴雅集每杂以筝琵,如继之以琴,虑琴音幽渺,不免按弹加力、变化指法以发入耳之强音。一九五六年余转职为上海乐团琴演奏员,其时扩音器材简陋,以大古之琴音而与筝琵箫笛争胜,不免易从容圆活之吟猱音为大动作之进退音,使听众变观众,沾沾自喜以为得计,而陋习成矣!奈何!”
这段记述殊为难得。读来更是感慨良多。
前一篇:学琴小记之十二:神气冲和
后一篇: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