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原色看建盏之二:建盏之纹
(2011-05-11 11:14:32)
标签:
建盏李达人文 |
建盏的烧制必须用福建当地的红土来做胎。而红土做成的胎不耐高温。若要出斑纹,须1300度以上。在如此的高温,胎会出现种种的状况,开裂,发泡,变形等等。这就是烧制建盏始终要面临的困境。也曾有人尝试过白胎,可耐高温,但却无法烧出那神秘的斑纹。黄总解释说。
这段话说来轻松,但对于烧制建盏的陶人来说,确是一生所要背负的沉重。从一开始便注定要在不可能中探寻那神秘的可能性,穷尽人力扑捉去那瞬间。
再次注目这些小盏,似乎又有了新的感受。
细观李达先生所烧制的鹧鸪建盏,同之前所见之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且不论釉面斑纹之异同,这涉及个人审美之趋向,并不好做定论。只说斑纹之肌理,我个人认为是极大的不同。
陶瓷艺术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艺术,其根本之在于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不是笔和墨,也不是丝与竹。宋之瓷为何被认为是陶瓷艺术的巅峰,其根本也在于此。自宋以降,花样越来越繁复,与其根本却越来越远。
有专家解读陶瓷之烧造,颇为认同。陶瓷之烧造分窑内的功夫和窑外的功夫。高手间,比拼的窑内的功夫。窑外所绘之纹自然无法和窑内自然产生之纹相提并论。
同为窑内所产生之纹,又有大的区别。有浮于釉面之纹,虽色彩绚烂,却总有描摹之嫌,如瓶中之花;有由内而外生发之纹,肌理丰润,生机勃勃,如园中之花。
李达先生所制之盏,可谓如园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