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原色看建盏之一:建盏之结
(2011-05-09 09:27:18)
标签:
建盏李达文化 |
关注建盏有两年时间了。最先看到的是台湾江有庭先生烧制的天目。那时总和朋友闲聊,茶极盛于宋,茶具的极致便是建盏。喜爱茶,一路走下去,建盏是迟早要了解的。随之看些书,越发对兔毫、鹧鸪建盏产生浓厚兴趣。
我个人的审美里,总是倾向传统。江有庭先生的天目之于传统之上颇多创新,遗憾之余,总想寻找一番,国内莫非没有人烧制建盏。
李达先生的建盏进入视线。读李达先生之文,反复读之,为之而击掌。观李达先生之盏,反复观之,为之而流连。只是,所看到的都是影像,实际的器物并没有真正见到。
厦门原色茶业于建盏的推广有发轫之功。同原色的黄总也通过几次电话,更多的了解建盏背后的故事之余,更是激发了强烈的兴趣。只是,去趟厦门也并非易事,只好耐心等待。
前几日,终于来到厦门。
当黄总抱着一箱子建盏走出来的时候,心中有几分的激动。当盏次第呈现在眼前时,竟有些慌乱,不知从何看起。
慢慢静下心来,普通的黑釉建盏,素朴无华,心中已有几分喜爱。孙建兴老师的建盏色彩绚烂而奔放,如同大写意之作。李达老师的鹧鸪建盏,粗看似无多大的变化,细细看去,却盏盏极为不同。虽均为鹧鸪,色彩或呈灰褐,或呈银灰,分布或晕染成云絮,或片片疏落,型制或敞口呈纤巧之态,或束口现稳重之姿。
再细细看去,竟发现每个小盏都有或多或少之瑕疵。或有小凸起,或有小斑片之脱落,或有裂纹。建盏烧造极难,成品率极低,多有瑕疵。这我早已知晓。只是摆在眼前时,心中仍是不禁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