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拾缀之四:松还是紧
(2009-12-29 11:04:21)
标签:
杂谈 |
还是只说普洱的冲泡吧。
普洱的形制和工艺对于冲泡也有很大的关联。普洱分饼、砖、沱、散。压制成型有紧有松,有机压有古法石磨压制,有多级别茶菁拼配,有所谓的“一口料”。
饼、砖、沱从形制上对冲泡的影响不是根本的,形制为表,而压制的工艺,松还是紧,拼配还是“一口料”,相对而言对于冲泡的影响更为关键。
冲茶之前要取茶。对于拼配的撒面之茶而言,以取其纵面为佳。这样面里兼备,更能客观反映这款茶的特点。曾有朋友横向剖之,先取其表层,但见芽头细嫩,水粘滑;次日再喝,取其较里之茶,枝叶粗老,粘滑之感全无。无他,表里不一实乃多数茶之工艺。
简单而言,松掰紧撬。较为疏松的,直接拿手掰,效果就很好,掰不动的就上茶刀,有的茶压的很紧,茶刀不行,就上茶针。还有更夸张的,茶针直接折到茶砖里,只好上大锤。
大体而言,取茶大小关乎茶汤表现,厚且大者,茶汤不易出滋味;小且碎者,茶汤易混沌。取茶以大拇指甲盖大小为宜,薄如甲。
又,现喝现取,不若置于紫砂罐中醒好备用。
紧压茶和传统石磨压制的茶,在冲泡时间的把握上相去甚远。曾泡2000年前后下关铁饼,头一泡焖泡一分钟,茶汤鹅黄而已;石磨压制之茶,30秒出水,茶汤已经红褐透亮。概而言之,压的越紧,发其茶性,需要的时间越长。
压制的松紧,在冲泡过程中,表现也迥乎不同。曾经对冲03年的纯料倚邦,一款饼,一款砖,饼松砖紧。冲泡手法保持一致。头三泡,饼,香气馥郁,水红褐厚滑;砖,香气清洌,水黄褐爽快。再往后走,饼,力道渐弱,砖,则渐入佳境。
松好还是紧好,这是一个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