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石

(2009-05-15 09:47:47)
标签:

文化

哲学界对于冯友兰先生有一句评价,认为先生“可超不可越”。“可超”认为尽管冯友兰哲学造诣颇高,但后人仍可后来居上,但谈及近代的中国哲学,却不可饶过冯友兰先生。

 

对于普洱届,私以为,石昆牧先生亦是如此。

 

古人讲“三立”。石昆牧先生一方面笔耕不辍,于普洱茶文化推广有发轫之功,可谓“立言”;另一方面身体力行,履之,尝之,配之,制之,存之,售之。可谓“立功”。

 

除去“立德”之事不好界定外,于“立功”,“立言”,二者兼备者,近代普洱不可不提到石昆牧先生。

 

邓时海,有言而无事功;

 

邹家驹,周红杰,有言而事功不显。

 

叶炳怀,白水清,何景成,黄传芳,艾田,有事功而无言。

 

当然,如此评价似有武断,吹捧之嫌。在这里我也只是自说自话。

 

古人云,做人要矜持,为文则需放肆。对于小人物来说,则可更放肆些,宁可过之,不可不及。

 

万一过了些时日,幸被言中,享自得之乐不说,这样的一大笔功劳是当仁不让的。若言错了,聊作井底蛙谈,损失是可以忽略的。

 

附记,五月,石昆牧先生再次莅石,得以于先生作长谈,遂有此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