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壶缘

(2006-02-27 08:25:25)

最近淘得天福茗茶出品的陆羽玄机喷水壶。这套玄机喷水壶说来还是有些讲究的。壶的主体是葫芦的造型,壶和壶盖有青蛙。普通的壶是上出水,这套玄机壶是下出水。只有在壶面上的青蛙和壶壁的青蛙相对,水才会流出。此为玄机之一。壶的主体放置在一壶盅之上,壶盅侧面有一小孔,须仔细观察才能觅到。茶盘之中储水渐多,壶盅则默默吸水。待到茶水吸足之时,适逢沸水冲淋壶面,壶盅小孔会喷出细细水柱,出人意表,此为玄机之二。盖因壶面受沸水所淋,里外受热不均,产生了压力,水柱因此而出。

 

壶缘

 

这套壶构思精巧,寓意祥和,做工选料均属上乘,在市面之上已很难见到。壶的后面还是有些故事。这套壶是陆羽的限量壶,总数应为千把,千把之中又分紫砂、段泥和绿泥三种。出品的时间也是同样的顺序,以紫砂为先。

 

朋友之中二人均于一年前收有一把,平时置于天福店中寄养。经常有人问起,愿出双倍价钱请走,朋友只是一笑耳。这套壶的玄机朋友很是自得向我讲起。

 

只是过了两日,在另外一天福店中,同店长随意聊起此壶,店长说巧了,适逢受别的朋友所托,刚刚从深圳那边的分店觅得两把,一把已被客人拿走,还剩一把。拿来一看,居然是紫砂的,壶底的编号是357。急忙打电话向朋友询问,朋友大惊,他的壶是段泥的,编号是八百多号,紫砂的玄机壶只是听说过,却未曾见到过。自然,机不可失。

 

不两日,朋友回来,专程要看看这把壶,一同看壶的还有另外一位朋友。这两位朋友显然比我更懂得赏壶。这紫砂的壶料比段泥的壶料要细腻了许多。沸水刚刚冲淋上去,紫砂的壶面立刻呈现出了细腻、滑润的质感。光而不耀的神采很是迷人。壶的壁面之上的青蛙和蝙蝠做工也显精巧,不似粘贴上去,整体有如天成。壶盅侧面的小孔很是精巧隐蔽,不似段泥的玄机壶,赫然可见。这水注也很是不同,紫砂的小孔喷出的水柱又细又远,可达尺余;段泥的小孔水柱散而不远,仅拃许。朋友很是懊丧,东西就怕比。这喷水的远近也要比,也着实的有趣。

 

还有不同之处,壶底的出水的小球,段泥壶的小球之中的出水小孔,大小不一,而紫砂的小球出水孔很是细密均匀。奥,总之,两位朋友围着这两把壶,很是研究了一番。

 

回到家中,细细想来,同这把壶的缘分还是很深的。当天原定是要出门的,临时改变了计划。既然不走了,下午便临时多出了一个会,开完会,有些口干舌燥。顺路到附近的天福店喝两口茶。这壶也恰恰刚刚从深圳赶到。更为有趣的是,另外一把玄机壶是绿泥的,先来挑壶的客人恰恰是不喜欢紫砂的,而我,恰恰对紫砂情有独钟。

 

一把好壶制作出来殊为不易,我虽不敢自诩为懂壶之人,但是,善待一把好壶还是可以做到的,朋友也说,这把壶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后来,我又到网上面找了一些资料,这玄机壶的造型并非天福所创,台湾的另外一家名为“台湾民窑”也有制作。造型基本相同,壶样取“葫芦迎春蛙”之造型。

 

关于葫芦、青蛙和蝙蝠的寓意,因为兴之所至,便也摘录一些。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葫芦寓意着“创世”、“赐予”,是吉祥的象征,是驱妖除魔、辟邪镇宅的宝物。  在民间,因为葫芦的谐音“福禄”、“护禄”,其茎称为“蔓”,又与“万”谐音,蔓带即“万代”,而且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人们又以其象征子孙万代、多子多福。所以皆认为葫芦“福禄寿”齐全,人们常以其象征吉祥如意,是吉祥之物。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一直存在着葫芦崇拜,有的认为葫芦是生殖的象征,有的认为“葫芦生人”,即人类起源于葫芦。如彝、白、苗族等都有这样的神话流传,奉葫芦为民族的保护神。著名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也与葫芦有关。有学者认为,盘古的盘字即葫芦,古义为开端。所谓“盘古”意即从葫芦中开始人类的繁衍。又据闻一多先生考证,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亦为葫芦。因此,葫芦与人类孕育、生存息息相关。

 

青蛙一是取其多子的特征以喻人类的生殖繁衍。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有很多蛙纹、人蛙纹图案。在原始人物我混同的观念中,为了祈求生殖繁衍,蛙进而被作为祖先图腾来崇拜。同时,人类在对雷、电、风、雨不认识的远古时代,往往以与之相近的动物作为神灵敬之,将青蛙铸在铜鼓上、大铜鼎上、兵器上等均属图腾崇拜说,有求雨为了农业生产,为得其生活如意吉祥。

 

蝙蝠寓意福。

 

是为记。

 

2006年2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捉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