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老友,河南人士。一向保持着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当然,这是比较书面的说法,按土话讲,你说东,他说西,你说西,他就要说东,你要打狗,他一定会骂鸡。

认识将近6年了,我还是很少听到这位老兄附和别人的意见,当然,我们已很是熟识,他的意见我也很是了解,总之,把我的意见和看法倒过个来就是他的意见,一准没错。
前一段,一位朋友从太伟打球回来,对太伟的果岭评价很高,一是快,二是要看草纹。这明明是下坡,但如果是逆草,推杆的时候还要加一些力道才好。明明是直推,碰上草纹是斜的,还要相反方向调一下方向才好。后来被草纹折磨傻了,只好按着球童摆的线来推。
朋友一边介绍,我就开始同河南老友打趣,我要是球场的设计者,我将把球场的果岭设计成怎么推都是逆草,并以我的这位河南老友命名该球场。
老友的习惯是,不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坚决捍卫自己的观点,决不为任何情况所动摇,大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
对此我们都已习惯,并乐此不疲,常常抛出一些可笑的题目用来斗嘴之用。当然,胜利的最终属于这位老友。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尽管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自由权利。
前两天,我的老友的执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锋芒顿失。老友开出球来,球划出右曲的弧线,而球道的右侧是连绵不断的水障。球童高声喊道:下水了。我也很是同情的安慰,好像是下水了。
“下水了?不可能,绝不可能。”老友大声的嚷嚷,“这球可能偏了点,但肯定没有下水,就在水边的长草里,球童们巴不得球下水,这样她们就不用找球了。肯定没有下。”
我等微笑着,到水边找找看。“肯定下水了,我都看见水花了”服务老友的球童很认真还带着一点的委屈。这是我们才真正注意了一下这个小球童。圆脸,带着一脸的稚气,大概不到20岁的样子。
到了水边,老友一通的搜寻,边找边对球童说,赶快找。没想到,小球童站在水边并不寻找,坚持说,球是下水,我都看到水花了。老友大怒,你没有找,怎么知道下水了。更没料到的是,小球童把脖子一拧,就是下水了,我都看见水花了,要是没下水,我就跳下去。
老友沉默,片刻,转身从球包里拿出一球。
十分珍贵的一刻,6年了,我第一次看到我的河南老友低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