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灯雨轩杂谈 |
北京出租车运价拟从当前的每公里1.60元涨至2.00元,据说方案已出,只等下周的听证会。有朋友说这“听证会”也快成涨价的工具了,打中国引进了这劳什子,就没怎么见过把价格“听”低的,只瞧着被听的价码儿是飙着劲高了。
今儿北京晚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事,还说了三个调价的理由。一说是汽油涨钱了,出租车得往上码价儿,这倒听着也是个理儿,偶们老百姓能理解。二说是要为驾驶员办理社会保险,这就有点拿俺们打哈哈了,合着您出租车公司一月收人家司机五六千块的份钱连保险都不给办哪?这可是违反劳动法的吧,衙门里的各位爷没去查查这些老板?还堂而皇之登在报纸头版,忒张狂了吧!三说是为应对油价波动预留一定空间,这条有些莫名其妙,说了也白说,明摆着是找个涨价的借口而已。
从知道这个消息到现在,我打了三次出租车,跟他们聊起此事,仨司机全反对。他们的想法是该降份儿钱,而不是涨价。出租车每辆每月收五六千元的份钱,按北京目前的车型两年也就收回成本了,这巨额的份儿到底是用来干什么呢?管理费用要这么多?再说出租车公司又为这些被戏称为“马路吸尘器”的车夫们尽责了怎样的管理呢?或者是公司老板的暴利?还是有其它什么说不清楚的成本?
当出租车司机逐渐被这个城市“蒸蒸日上”的经济大潮所边缘化,他们大多都要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每月还挣不到二千元,这一收入远低于北京的平均工资水平。当合法出租车只有六万辆,而黑出租却已超过了七万辆,而且还源源不断有人加入到拉黑活者的行列,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却不闻不问或是一筹莫展。当北京出租车行业的服务屡遭来自四面八方宾朋的质疑和诟病,这一所谓的窗口行业、城市的名片已经变得蓬头垢面而不断损毁着首善之区的形象时。我们的政府在应有的举措和治理上却乏善可陈,我们的政府只有涨价也只会涨价来解决问题。可悲可叹的是,现如今的有些改革,几乎成了转嫁矛盾、风险、成本到普通民众头上的代名词。
出租车涨价,这个事广泛听取过打车人的意见吗?广泛听取过的哥的姐们的意见吗?所谓的听证会,难保不成为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独角戏。要我说,还搞什么听证会,不就是做个秀吗?甭那么麻烦,直接涨了,干脆涨每公里3块得了,省得下回还得提申请。您提前告诉消费者一声那是看得起我们,反正我们不愿意又能怎的!
(二介,